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由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因为地处宋朝的西方,所以当时的宋人将其称作为西夏,而其则自称为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不论于前期同北宋、辽朝等国共存于世,还是在后期与金朝并立于北方,西夏国虽小却表现得极为坚挺:前后传递十帝、历经189年。下面我们就讲一讲这西夏国的由来。


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西夏为党项政权,而据汉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时西羌后裔。《隋书》明确写道:“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在后来的《旧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早于南北朝末期,约公元6世纪后期,党项羌就开始在现青海东南的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的山谷地带等地动,但是当时他们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阶段。

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早期的党项羌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的衣、食、住全都都是从放养牲畜中获取。不仅没有文字,而且不用历法,年月计算采用的还是最原始方式:以草木枯荣为准。因保持着对天神最原始的崇敬,党项羌尚武且勇猛。同氏族之间不仅互帮互助,而且在受到伤害时能够做到有仇必报、一致对外。因党项羌十分崇尚白色,故自称“大白上国”。

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公元584年,有一千多户党项羌主动向隋文帝称降。次年,党项羌各部落首领也纷纷率族人在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其中有拓跋氏部落首领拓跋宁丛,被隋朝授予了大将军一职,此人就是西夏的先祖。在596年,党项部落反叛,但在隋朝的镇压下以失败告终。各党项部落再次降附,纷纷派出族中子弟入朝谢罪,并向隋朝纳贡。

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629年唐太宗招安党项,各首领率部归唐后被任命为各州的刺史长官。635年,大唐为安置各族在其各自领地接连开设了16个州,吸引了约34万党项人内附。而在当时的各个部落之中,就要数拓跋部最强,它还与吐谷浑王为姻亲。但是最终拓跋部还是为唐兵所败,被迫归附了大唐。至此大唐就各族领地新开了32个州,并将它们统一划为西戎州。时任拓跋部首领的拓跋赤辞则被任命为西戎州都督,此外还赐其姓李氏,并封其为平西公。

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随着不断繁衍与发展,党项各部落规模不断壮大,拓跋氏部族更成为各部落中的盟主。自唐初吐蕃就在青藏高原开始崛起,不断扩张北上灭吐谷浑。本来党项是与吐谷浑联合共同抵抗吐蕃的,现在失去重要的队友与屏障后,党项不得不向向中原求助。当时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一边派兵抵抗吐蕃的侵袭,一边将党项部落安顿到了庆州。于是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东南的党项部落,因对恐惧吐蕃而背井离乡,举族南迁去往庆州。

西夏的由来(一):党项为西羌后裔,隋时归附,唐代两迁后居夏州

​安史之乱平定后,有驻守汾州的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因被人猜忌诋毁并遭宦官陷害而举兵叛唐。郭子仪怕其周边少数民族部落受煽动闹事,于是就想唐代宗提议:将党项各部落迁到了银州以北、夏州一带居住。因为早在南北朝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在这里建立平夏国,所以定居于此的党项部落就被称为平夏部,此即为西夏皇族的先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