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游之所见,情之所依,欢迎来到“旅游中看历史”

,在旅游中感知世界,在感知中探寻万物,一起体验出行中那些放不下的情怀。

晴空万里,日朗风清,在空闲时和节假日自驾游关中,风景不只是一个个的旅游目的地,风景也在路上。驾车穿行在关中环线上,看晴空如海,云如蝉翼,远山如黛,一路踏歌而行,美哉,美哉!

关中环线上古镇多到烂大街的地步,然而,每座古镇的景致和特色却各有千秋。这里给大家推一下宝鸡扶风的“西府古镇”,西府古镇的规划是为了整合法门寺游客资源,与法门寺互为依托,形成一个以法门寺为主线,吃、住、行、游、购的旅游产业链。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自驾游关中环线风光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扶风县

1.西府古镇的规划理念

西府古镇的建设理念是希望能以法门寺客源为基础,借力助力,而法门寺是唐代皇 家寺院,所以西府古镇也是以唐文化为核心进行营建的,景区建筑风格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线。景区致力打造以休闲娱乐、民俗特色、唐风唐韵为主题的风情古镇。

大家在景区内还可以看到 老式板车、牛槽、石磨、拴马桩等关中民俗生活生产工具,原本景区是为了通过这些物件增加景区的民俗特色,但很遗憾的是这样的设计效果只能让古镇变成游人眼中的“四不像”。这些民俗生活用具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与古镇想到打造唐文化景区的意愿南辕北辙,这可能也是古镇红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吧!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石碾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板车

2.西府小镇突出的佛教元素

西府古镇希望与法门寺文化对接,自然古镇中会出现很多关于佛教的一些景观元素。下面这幅壁画是唐代皇帝尚佛图中的一部分,描绘的是不空和尚向唐肃宗谏言兴佛的故事。

这尊牛雕看起来憨拙可爱,牛在佛教中被视为佛的化身,比如印度人佛教对牛的崇拜已经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这些佛文化元素加入设计之中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设计显得有些简单粗暴,直白露骨,并不能与景区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从朱雀门进入古镇,可以看到一座大型的古建——CAI SHEN 庙,CAI SHEN 是道教元素,虽然儒道释合一,但把CAI SHEN 庙设计在朱雀门有点突兀,又给游人上了一道“四不像”加持。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唐肃宗纳言图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牛雕

3.西府古镇湖光

古镇内有人工湖,湖周围绿树成荫,翠竹依依,芦苇摇曳,鹅弄红掌,鸭戏水面,湖上小桥水榭蜿蜒连绵,倒别有一番宁静之美,很多游人会在此处歇脚,纳凉,看群鸭戏水,确有几分情趣。景区内的自然景观搭配构思巧妙,得到了游客的青睐。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大白鹅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鸭子

4西府古镇的特色小吃

古镇的西府特色小吃很多,有一口香、面皮、臊子面、锅盔、肉夹馍、鹿糕、醋糟粉等。凉皮、臊子面自然是岐山正宗,肉夹馍得数老潼关,锅盔、一口香乾县的才地道。

不过扶风的鹿糕、醋糟粉确实不错,前来参观的游客都竞相品尝,临走时还不忘带些特产回去给家人。鹿糕口感甜酥,并且易储藏,适合当旅途点心,

据说,鹿糕是“重阳糕”演变而来,点心中间点缀鹿形花纹,叫“食鹿”谐音“食禄”,寓意美好。醋糟粉薄而劲道,酸辣爽口,到西府古镇,一定得尝尝。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鹿糕

关中古镇烂大街,“西府古镇”为法门寺而生,却没有因法门寺而红

醋糟粉

千篇一律的古镇,也有不一样的灵魂,民俗特色和美食是每个地方非同一般的灵魂,这就是民间文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样的旅游,不一样的视角,旅游不只是简单的眼观,重要的是用心体会历史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和辉煌见证。旅游大观园,文化新体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评论,互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