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佛像的姿勢有站、坐、跪、飛行等姿勢。其中,跪姿多見於供養人像,飛行僅見於護法神中的飛天。坐姿的講究最多,在使用上也有區別。


結跏趺 (jiā fū ) 坐


結跏趺坐,亦稱“金剛跏趺坐”,略稱“金剛坐”。又以為佛禪定時常用之坐勢,故亦名“禪定坐”。如來佛多為此坐,又稱為“如來坐”。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結跏趺坐的姿勢是將左右兩腳的腳背置於左右兩腿上,足心朝上。這種坐姿又能再細分成兩種,即降魔坐和吉祥坐,降魔坐是先將右腳壓在左腿上,再將左腳壓在右腿上,雙手的上下順序也是左手在上,反之就是吉祥坐。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降魔坐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吉祥坐

如來佛多為結跏趺坐,佛教認為這種坐姿安穩,形象端嚴,不易疲勞,身心端正;現代瑜伽教練認為這種坐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身體柔韌度。


半跏趺坐


半跏趺坐不同於結跏趺坐,一腳藏於下,一腳外露。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半跏趺坐


善跏趺坐

即身體端坐於座上,兩腳自然下垂。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交腳倚坐

兩腿下垂相交於座前。早期的彌勒菩薩像,都取交腳倚坐之姿。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半跏趺倚坐

左小腿放下,右小腿半跏趺坐。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半跏趺思惟倚坐

僅有一足上盤,另一足垂放而下,一手指頰、低首側身的冥想沉思狀。半跏思惟坐不見於印度,而流行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其意義是佛為菩薩時思惟眾生疾苦的造像。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遊戲坐

一般遊戲坐姿多為菩薩像。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自在坐


右膝曲起,左足半趺,右臂直伸,置於膝上,左手撐於膝後;或有右膝曲起,左足垂下,右臂直伸,置於膝上,左手撫於座上,呈自在舒坦之姿勢。宋代以後成為菩薩像的流行形式。

佛像的常見坐姿,相無定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