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謝良兵

6月1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此前的4月13日,海南省剛剛宣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試點任務實施率已達97%。

兩年前的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官方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在逆全球化加速、中美關係急劇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香港風雲突變等形勢下,海南自貿港或許被賦予了扛起新時期中國改革開放大旗的重擔。

從洋浦港出發,到海南自貿港

海南的改革開放始於海南島西北角的洋浦。洋浦曾被設想作為國內最早按自由港模式設立的開發區。如果一切順利,擁有深水港口資源的洋浦,完全有希望發展成為類比臺灣高雄的自由貿易港。

時間回到1988年,海南建省之時,中共海南省委和省政府正式向中央請示,將洋浦30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權,一次性出讓給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成片開發,期限70年。一時間,洋浦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新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但由於對“外包給外商”開發模式的不同理解,之後引發了一場“洋浦風波”。這讓洋浦的開發報告未能通過,發展被耽擱了五年時間。1992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洋浦經濟開發區,洋浦才真正成為國內唯一享受保稅區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

然而,此時的洋浦已經陷入了炒地皮的狂熱之中。加之1998年以後,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洋浦的經濟也步入了低谷。其後,亞洲金融危機來臨,熊谷組自身也陷入困境。

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洋浦沉寂的原因,既有外部經濟發展環境的改變,也有開發模式遇到的挑戰。隨後,洋浦迴歸傳統開發模式,實行“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策略。2003年,洋浦引進第一家大型企業金海漿紙項目;另一大項目海南煉化也於2006年建成。

基於這一策略,“再造洋浦”的戰略也得以推進。2005年以來,洋浦開發區的多個經濟指標“井噴”,出現每年100%甚至500%的增長。洋浦佔海南陸地不足千分之一,但它當時卻承載了海南省40%的工業產值、60%的進出口份額。

不過,僅作為一個臨港工業區並不是洋浦的發展使命,畢竟自貿港才是它的初心。2007年9月24日,洋浦正式被國家批准成為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之後的中國第四個保稅港區。夢想再次起航。

作為海南改開的縮影,沉浮30年後,再回看洋浦如今的定位,較之前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在當地官方的表述中,這一次,洋浦主要承擔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的重任,為全島自貿港建設積累實踐經驗。

對標“新港迪”,海南再出發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確給了人們很多的想象空間。從方案來看,近1.5萬字的內容闡述了未來30年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藍圖。全文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自由”,該詞在方案中出現了155次。此外,方案提及“開放”的次數也多達44次。

根據方案顯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實施範圍為海南全島,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媒體從方案中總結出60個政策亮點,很多高頻詞彙的確引人注目,比如“封關”“自由”“免簽入境”“自由貿易港法”等。而關於關稅的表述尤其令人興奮——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自由貿易港是自由貿易園區的升級版,是當今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目前全球屬於自由貿易港的城市主要有新加坡、香港、迪拜的傑貝阿里港、美國紐約港以及荷蘭鹿特丹港等。海南自貿港無疑就是對標“新港迪”等這些自貿港。

中國香港目前是世界最高標準的自由港,金融、貿易上都較為開放。其主要特點在於港市合一,港內要素齊全,商品、服務、資金、信息、人員流動均很自由;尤其是實施典型的零關稅政策;香港也是世界上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但由於國際環境的惡化,香港遭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角色危機。此時海南自貿港總體建設方案的出臺給了人們很多聯想。

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香港的價值在於它曾是中國對外開放唯一的橋頭堡。直到今天,香港依然是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窗口。因此,香港的地位很難被替代。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海南,其自貿港的定位顯然不同於香港,其意義也不同於香港。

海南島與大陸隔離,被認為是天然的試驗區,容易滿足“一線開放,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自由港貿易監管規則。

同時,海南具有洋浦港等天然港灣和優良的海運條件。其面積達3.5萬平方公里,是香港自貿港的30多倍,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貿港。

截至2019年,我國已經有自貿區18個。我國的沿海地區,基本都有自貿區,而且逐步在向中西部擴展,這些自貿區的最終目的應該都是往自貿港方向發展,海南自貿港就將承擔先行先試的責任。因此,海南自貿港的政策比其他自貿區更為突破。

其中包括前述的“一線開放,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包括低稅率,對鼓勵類產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對高端人才,個稅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包括島內消費免稅、離島免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

但若以對標的香港為標準,海南島在配套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包括法治環境)、高教科研資源以及高端人才方面較為欠缺。

香港不是一天建成的,海南從當年中國最大的特區到後來的國際旅遊島,再到如今的自貿港,始終在試驗的路上。

海南再出發,空間很大,未來可期。

□謝良兵(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

編輯:李碧瑩 校對:何燕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