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在我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玉文化发展到战国时期与汉朝的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又辉煌灿烂“王玉”时期,也是玉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期,玉器的艺术性同样达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高度。通过近几十年的考古出土大量战汉玉器的发现,为这一时期的玉器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更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欣赏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战国蟠虺纹玉环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战国玉环局部

首先,从大的社会背景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活跃、英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期,很多思想的牢笼禁锢被打破,思想的开放使这一时期的玉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具有创造性。到了汉朝,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富饶,自信心很强的一个大汉帝国建立起来,同时,社会趋于安定,因为有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及礼仪规范等级的需要,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又把自己的学术思想精华附加在玉器之上并总结出“玉之十一美德”,提醒珮玉的君上谨言慎行,时时以玉的好品德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作为表率。君王佩戴精美的玉器成为其身份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玉器的发展有了精神的需求和准备。

其次,生产力大发展及生产工具极大的得到改进,使玉器加工工艺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玉器加工过程中一些原来不可能完成的艺术构思变得可以实现了,它丰富了玉器制作过程中技艺和方法,突破了制玉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使原来在加工玉器过程中受到制约的艺术想象力豁然开朗起来,那些呆板的制作模式被突破了,更具张扬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玉师们的艺术创造力被极大的释放出来。一件件富含艺术韵味的玉器被制作出来。在加工工艺上有了大的突破。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战国时期蟠虺纹玉璜

大量优质的和田玉料成为战汉玉器的主要用玉,高品质的和田玉料,除了外观有良好的观赏性外,它的交织纤维状结构是其具有细腻和坚韧性的主要原因。而这一特性在加工时方可游刃有余的处理好立边,不至于出现过多的崩边,爆线现象而影响美观度。这种性能对战汉玉器中那种流畅、锐利,有强烈立体感起凸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或细若游丝“游丝毛雕”的琢玉风格都是不可缺少的。大量和田玉料通过玉门关输入中原,解决了用料问题。

由于以上决定性的要素具备了,战汉玉器发展到相当的高度也就成为必然。并逐渐形成我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个高峰期自战国时期始,经秦到汉之为止延续了数百年,这一时期也为我们遗留下大量的有极高艺术性的玉器作品。尤其近几十年的科学考古发掘为我们真正得认识这一个时期的玉文化提供了许多详实全面的素材。从这么多考古发现的玉器来看,战国汉代玉器风格有很多共性和传承性,也是中国玉文化王玉时期的代表。故此,就把他们放置在一起来研讨似乎更全面一些。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一)

汉代

和田白玉玉剑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