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裡的幸福祕訣

一、引言:家庭建設秘訣,一筆寶貴財富

建設幸福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並積極行動起來。

歷代的經典家訓是建設幸福家庭的有益參考。

《朱子治家格言》作為最普及的家訓之一,

所蘊含的幸福家庭建設秘訣,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我們一起開啟尋寶之行吧。


《朱子治家格言》裡的幸福秘訣

雲山蒼茫看勁松

二、走進《朱子治家格言》

1、家教名篇,簡明精到。

《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僅520多字 ,就精闢地闡明瞭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家訓的文字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 ,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有清一代家喻戶曉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2、修身齊家,集大成者。

《治家格言》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

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3、治家之經、通俗易懂。

《治家格言》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口頭傳頌,也可以寫成對聯條幅掛在大門、廳堂和居室,作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銘,因此,很為官宦、士紳和書香門第樂道,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課本之一。


《朱子治家格言》裡的幸福秘訣

黃山奇松立千古

三、修身勤字訣:一勤天下無難事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溼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後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並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此一句,突出了一個“勤”字。

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曾國藩先生的一個故事和“三看”訓誡;

1、一個故事: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早年曾國藩在家鄉讀書,這一天晚上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為了背會一篇文章,翻來覆去地讀了不知多少遍,仍然還背不下來。這可急壞了一個人--樑上君子。

原來,這天晚上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牆角,想等他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曾國藩睡覺,一直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等了太久的賊忍無可忍,竟從牆角里跳出來質問:“你這種水平還讀什麼書?”然後竟然將曾國藩讀的那篇文章流利地背誦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和這個賊相比,曾國藩真是“太笨”了!

但後來他卻出將入相,成為清朝四大“中興名臣”之首,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國藩在其《家書》談及學習時這樣說:“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其所言正好說明了勤能補拙的道理。

2、“三看”訓誡:勤是修身、齊家、有所作為的根本。

曾國藩先生在家書中寫道:

看一家的子弟以後能不能發展,有沒有前途,看這家子弟的三件事就可以知道:

一看這家的子弟幾點鐘起床;

二看這家的子弟是否自己的事自己做;

三看這家的子弟是否讀聖賢書。

前兩條生版活中的小事,卻可以看出這家的子弟是勤奮向上、艱苦奮鬥,還是懶惰恣肆、放任自流。

第三件是因為凡是富過三代的家必定是詩書傳家。

先生告訴我們:人一旦懶惰放縱,其它就不足問了。

《朱子治家格言》裡的幸福秘訣

雲海滔滔自從容

四、治家儉字訣:儉以養德身心安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為什麼要這樣呢?

1、節儉的好處。

人如果節儉就少貪慾,有權位、有才幹的人如果少貪慾就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

普通家庭、財富少的人如果少貪慾就能約束自己,節約費用,避免犯罪,使家庭逐漸富裕。

所以說:“節儉,是各種好的品德共有的特點。”

2、不節儉之害

如果奢侈就多貪慾,有權位、有才幹的人就容易貪戀愛慕富貴,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禍患;

普通的人多貪慾就會多方營求,隨著慾望揮霍,敗壞家庭,胡作非為,甚至為錢財鋌而走險。

因此,做官的人如果奢侈容易貪汙受賄,平民百姓如果奢侈容易盜竊別人的錢財。

所以說:“奢侈,是最大的惡行。”


《朱子治家格言》裡的幸福秘訣

來為人間添奇峰

五、結語

《治家格言》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講的由中國幾千年經驗教訓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

讓我們牢記“修身勤字訣”:一勤天下無難事,人生會更加向好、順利;

讓我們牢記“治家儉字訣”:儉以養德身心安,生活會更加從容、祥和。

以上只是《治家格言》開篇前兩句所蘊含的幸福家庭真智慧。若要獲益更多,請讀《朱子治家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