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解讀案例]24歲音樂老師的職場困惑,你有嗎?

‘’我想要即開心又有意義,可以提升自己,還能賺到很多錢的事業。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還是一個俗人。”

這段話出自一個24歲的音樂老師之口,她在訴說了她的苦惱與夢想之後,總結式的說了這段話。

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在24歲時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現在的你是否已經實現了這個想法?

我想起在我24歲的時候,我曾經說過與她同樣的話,也有著與她差不多的困惑。

那時的我,離開了老家,去了一個新的城市,尋找讓自己開心又有意義,又可以提升自己,又能賺很多錢的事情。

可是在後來的6年中,從一個城市漂迫到另一個城市,我一直都在迷茫、困惑中渡過,直到我開始向內探索,瞭解自己,認識自己,才感覺看到了一絲光亮。

[天賦解讀案例]24歲音樂老師的職場困惑,你有嗎?

這位音樂老師是這麼和我說的:

“我總是一段兒正能量滿滿,一段像得了抑鬱症一樣。

不喜歡獨處,但是和朋友在一起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覺得什麼都說不到點上,懷疑自己的人際交往人力。

但其實我以前不是這樣的,我挺開朗熱情一姑娘,這上班了兩年我就跟洩了氣的皮球一樣了。

我實在不想自己就這麼下去,但是又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我們學校基本都是老教師,最近辦公室就剩我一個人。

我也不是特別喜歡和其他老師聊天,因為她們大都談的是老公婆婆孩子之類的話題,不想侷限自己,但是總是會鑽牛角尖。”

聽著她的問題,我彷彿看到了一顆充滿理想,卻鬱鬱寡歡的心,本是張揚激情的年紀,卻要在體制內的框框裡一點點磨滅自己的夢想。

結合她的天賦信息一看,我瞬間理解了她的這些苦惱,都與她的[先天智能]天賦有比較大的關係。

規劃、計劃,特別是中長期的規劃、執行力,她是需要後天補足的,所以當她想改變時,因為沒有一個長遠的目標與規劃,會感覺自己被困住了,找不到出口;

在參與團體方面,也是有選擇性的,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團體活動,辦公室那些上了年紀的老教師們的家長裡短,完全不是她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她不願去與這些人溝通,久而久之,活潑開朗的性格便會有所隱藏。

其實她的這些問題真的不是問題,完全是因為對自己的不瞭解而造成的,她看不清楚自己的優劣勢,也無法運用自己的天賦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她不知道她非常好的[人際指數]天賦,是可以讓她在喜歡的團體中快速建立好人脈的;

她也不知道她的[成功特質]天賦就是要與興趣相投的朋友吃吃喝喝,就可以開展她的副業,為自己賺得滿意的收入;

她更不知道自己目前正在從事的音樂教師的職業,就是她可以讓自己更好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武器;

一個不知道自己天賦才華與優劣勢的人,真不知道要用多少年,走多少彎路,才會認識自己,看清自己。

[天賦解讀案例]24歲音樂老師的職場困惑,你有嗎?

有著同樣迷茫困惑的,還有一名幼師,她說剛開始走上這個崗位是因為她自己的孩子,她覺得幼師的工作時間相對寬鬆,有周末,而且可以帶孩子。

前兩年一直在私人早教中心上班,去年在離家近的公辦幼兒園上班,在這裡事情多,還感覺可能自己是新來的,總有種不被重視的感覺,關鍵是有時她的兒子在幼兒園會調皮搗蛋,結果就就會被領導說。

她說她對幼師工作談不上討厭或喜歡,不知道以後該朝哪方面發展?

結合她的天賦信息,我給出如下建議:

一、找到你的興趣,專注在這個興趣上去發展,利用10000小時定律學習方法。

二、發揮自己的[務實天賦],做好短、中、長期計劃執行。

因為這位幼師的[大腦開發]天賦是屬於全腦型開發。

全腦開發的人,左右腦可並用,即重物質,又重精神,即理性也具備感性,因此左右腦平均的人會根據個人興趣或受本身周遭人事物的影響,而決定從事何種工作。

所以,她找到自己的興趣就猶為重要。

找到自己的興趣之後,專注在興趣上就尤為重要。

一萬小時定律,是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作品《異數》(2009年1月19日)中提出的一條定律,理論為對於量的積累,應用於所有領域、所有學科。

一萬小時定律解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所以,結合自己的天賦優勢運用1萬小時定律,是完全具備將自己的興趣(花錢)轉變成工作(賺錢)的能力。

我是張海燕,心靈禪實修者,以解讀天賦為名,行個人身心解脫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