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2011年6月1日,天氣晴好。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芳草萋萋,重巒疊嶂,風景秀美。坐落在這裡的臺北故宮博物院210展廳,人來人往而又安靜有序,個個身子前傾,伸長脖頸凝望著一幅畫,生怕錯過每一幀畫面。這幅曠世名作就是中國歷史上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名作中的名作"-----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常熟(今屬江蘇)人。黃本姓陸,名堅,幼年父母雙亡,族人將其過繼給永嘉州平陽縣黃氏為子。養父見到他就說:"黃公望子久矣。"於是名為公望,字為子久。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古人講究"學而優則仕。'' 黃公望少有大志,勤奮好學,期待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參加了朝廷舉辦的考試,並且在元至元(1335~1340年)年間,在浙西廉訪徐瑛手底下成為了一名書吏,不料官場險惡,遭小人陷害,被誣入獄。

等到黃公望出獄時已經年過五旬,五十知天命。這一場牢獄之災令他看透了官場和紅塵世事。遂加入全真道,改做了道士,潛心畫事。因他自幼"習神童科","旁曉諸藝",後又長期擔任書吏,有很厚的書法功底,加之得到了畫壇領袖趙孟頫的指點,所以畫藝進步很快,不久就名聲大振。而真正成就黃公望的是一卷《富春山居圖》,完成這一長卷時他已是82歲的老人。歲月沒有許給他一世榮華富貴,卻饋贈給他一段綿長人生。鉛華洗盡,風輕雲淡,黃公望邂逅了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寄情於煙水蒼茫之間。每每回望元朝的歷史,這個充斥著冰冷鐵騎的朝代竟因《富春山居圖》的橫空出世而多了一絲溫潤。從此《富春山居圖》成為傳奇。

《富春山居圖》的傳奇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01 藝術史上的價值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這是南朝梁吳均在其名篇《與朱元思書》中對富春江的描繪,文字之間的絕佳風景已令人心馳神往。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富春山居圖》則用一支畫筆描繪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展卷觀覽,人隨景移,引人入勝。樹叢林間,或漁人垂釣,或一人獨坐茅草亭中,倚靠欄杆,看水中鴨群浮沉遊戲。天長地久,彷彿時間靜止,物我兩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巒岡阜, 陂陀沙渚,遠山隱約,徐徐展開,但覺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江面遼遠開闊,渺滄海之一粟;有時逼近岸邊,可以細看松林間垂釣漁人閒逸安靜。山腳水波,風起雲湧,一舟獨釣江上,令人心曠神怡。接著是數十個山巒連綿起伏, 群峰競秀,最後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點綴村舍、茅亭,林木蔥鬱,疏密有致,近樹沉雄,遠樹含煙, 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水佈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恰似人在畫中游。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可以說《富春山居圖》已經達到了藝術上的極致,後世畫家無不對此圖頂禮膜拜。

《富春山居圖》不僅是一張描摹自然風光的山水畫,同時也是畫家精神訴求的流露,是畫家人生態度的表達。當時張士誠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黃公望年過八旬,行於富春江上的時候,頓覺朝代興亡,其實不是最重要的事,不管誰家天下,只求真我,做一個最簡單的自己。在一千年的歷史裡,漫長的富春江流過淺灘、激流、高峰。流過夏天,流過秋天,繁華落盡始得真。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02 火殉的傳奇故事

《富春山居圖》完成後,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全真教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它便有了第一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 此畫作成之初,無用上人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無用道人過世後,其後人將畫變賣。

在隨後數百年的流轉中,《富春山居圖》幾易其主,歷經滄桑。

明代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書畫家沈周手裡。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請他題跋,沒想到那位朋友的兒子,心生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謊稱畫是被人偷了。沈周仁厚,待人以寬,對於如此皇皇鉅作的丟失,雖然極是心痛,卻也是無可奈何。誰知,由於他的長壽,竟讓他等到了作品重見天日的這一天。

後來,沈周得到消息,這幅畫作在文物市場上出售,要價不菲。沈周不忍苛責朋友,也因為囊中羞澀無力購買,非常難過。於是,與《富春山居圖》真跡失之交臂的沈周,憑著自己把玩此圖時對細節的深刻記憶臨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沈周畫功了得,畫風細膩,竟頗有真跡風韻。

此後,《富春山居圖》真跡輾轉又藏於明末大家董其昌之手。董其昌曾說,觀此畫令他覺得"心脾俱暢"。董其昌晚年時,又將其賣與了好友吳正志。自此之後的四五十年間,《富春山居圖》一直收藏在宜興吳氏家族中。

清順治年間,當時的畫主人吳洪裕晚年病危。彌留之際,他想效仿唐太宗把畫帶至身後,示意後人須"焚畫殉葬"。就在火苗騰空升起,絕世名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將投入火中的畫救了出來。然而此時畫作已被燒出連珠洞,斷為了一大一小兩段。後來,大段部分有八分之七蜿蜒山陵的江水、松林、趣樂、閒逸、寧靜、樵夫、垂釣者,被稱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小段的部分啟承之挺拔大山,成了孤獨的剩山,被稱為《剩山圖》。兩段畫後來由吳氏家族後人分頭持有轉賣,並由此分離。此後,書畫史上再沒有一幅書畫是因火殉裂為兩半的例子。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03 《子明卷》與《無用師卷》的真偽問題,包括乾隆皇帝對《子明卷》的誤判,引發後人對此兩卷熱烈的辯論。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乾隆皇帝見到後如獲至寶,愛不釋手,時時拿出來欣賞,並且在6米長卷的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幅乾隆題滿了詩詞的《富春山居圖》竟然是個高仿。這幅《富春山居圖》本是明代文人為了學習《富春山居圖》而一比一臨摹的作品,跟原作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但後人為牟利,將臨摹者的題款去掉,偽造了黃公望題款,偽造的題款上說:"子明隱君將歸錢塘,需畫山居景,圖此贈別。大痴道人公望。"意思是黃公望的好朋友子明將要回到錢塘了,子明想要畫一幅山居的風景圖,黃公望就把這幅《富春山居圖》在子明離別之時,作為禮物送給了子明,這幅作品便被後世人稱為《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乾隆對這幅畫的真偽也起過一次疑心,但並不是來自於他對作品的品鑑,而是有一天,乾隆在處理公務之餘翻看《沈德潛詩文集》,發現沈德潛記錄了一次自己看到《富春山居圖》時的驚喜感受,還有對富春山居圖的精細描寫,甚至還寫下了《富春山居圖》上所有的名人題跋。乾隆再次拿出自己手中的子明卷對比欣賞,這一對比乾隆便發現自己手中子明卷的題跋竟然跟《沈德潛詩文集》中所記錄的不一樣。

自信的乾隆皇帝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兩幅《富春山居圖》的確不一樣,但這兩幅都都是真的,只不過是黃公望為富春山居主題創作的兩幅作品罷了。乾隆還給這兩幅圖各自取了個名字,以示區別:一幅叫《富春》,一幅叫《山居》,加起來就成了《富春山居圖》

"書畫痴"乾隆當然要把兩幅《富春山居圖》湊齊,於是他命人去打探沈德潛所描述的這幅畫的下落,得知其被清代著名鑑藏家安岐收藏了。安岐祖上幾代都為鹽商,家資鉅富,故而安岐本人自幼飽讀詩書,喜愛鑑藏書畫古董名作。

按說皇帝想要某幅作品也得旁敲側擊地找原藏家商量,無巧不成書。乾隆皇帝正晝思夜想地琢磨這件事呢,有人把這幅畫獻上來了。他就是乾隆的寵臣富察·傅恆。原來那位安岐家道中落,不得不把家中收藏的很多古書畫拿給書畫圈的達官顯貴們品鑑。富察·傅恆自己並不喜歡書畫,但他知道乾隆喜歡,就用書畫順勢討好皇帝,令龍顏大悅。

好笑的是,儘管乾隆將真偽《富春山居圖》對比著看,但還是覺得偽作比真跡好,他繼續在偽作上不斷寫著題跋,甚至每看一次都要用流水賬一樣的詩詞在畫面上感嘆一番。乾隆至死不知他愛錯了,之後很久才被人稱"徐半尺"的徐邦達先生分辨出真偽。

因為後入宮的那幅《富春山居圖》是半截畫,有明顯的火燒和修補的痕跡,與歷史記載相吻合。後來經反覆考證鑑定,最終專家確認,乾隆鑑定為真跡的是摹本,被乾隆鑑定為假畫的才是真跡《富春山居圖》的後半段——《無用師卷》。

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入關,《無用師卷》隨其他文物一同運出北平故宮,輾轉多地,最終於1948年底運抵臺灣,後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臺北故宮博物院

而《剩山圖》在流落民間數百年,多位名人收藏過。最後的收藏者和捐獻者是近代著名畫家吳湖帆。1956年,當時的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得知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前段《剩山圖》在吳湖帆手裡,認為很有徵集的必要。

隨後,沙孟海被派去與吳湖帆洽談,但因吳湖帆自己也很喜歡這幅畫,所以並不想轉讓。後來通過謝稚柳、錢鏡塘從中撮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花了5000元從吳湖帆手裡徵集到《剩山圖卷》。之後,《剩山圖卷》歸入浙江省博物館所有,成為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兩圖由此隔水而居,遙遙相望。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一張600多年傳世名畫,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承載著太多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如果哪一天能夠跨越海峽實現圓合,那將是何等的盛事!

幸甚至哉,翹首以盼的人們還是等到了這一天。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中的一幕。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因何成為傳奇

2011年6月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卷》和《無用師卷》,在成畫660餘年,遭火殉一分為二361年,分藏海峽兩岸63年後,終於緊緊擁抱在一起,完成了歷史性的合璧展覽,從而在海峽兩岸的交流史上,在中國的美術史上,乃至於在中華文化史上,都寫下了令人難忘的篇章。

從杭州到臺北,直飛只需90分鐘。而《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與《無用師卷》的重聚之路,卻走了漫漫361年。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畫合人圓的一天終將到來。


部分資料引自: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 陳浩為201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望六百年》所作序

2019年6月13日第8版《文摘報》 文章 《"畫痴"乾隆》 作者:李炫芷

圖片蒐集整理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