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富春山居圖

前言: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正是中華民族崇尚山水精神的真實寫照。無論達官商賈還是黎民百姓,倘若家中掛一幅地道的山水畫,室內會頓然文光四射,蓬蓽生輝,回到家中,一杯清茶,與畫中山水,舉目相對,一時間置身世外仙境,塵勞頓除,寵辱皆忘。黃公望是山水畫發展的一個奪目亮點,明清以來,繪畫界出現過“家家子久,戶戶大痴”(黃公望字子久,號大痴)的文化盛況。元四家是明清繪畫的典範,而黃公望幾乎毫無爭議地推為元四家之冠,甚至有人將他比作書壇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圖》被視為畫界的《蘭亭序》,成為明清以來文人山水畫的最高典範。

公元1275年,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抵達元帝國上都時,出生於江南的黃公望6歲.1279年,宋帝蹈海而亡,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無可選擇地成了元朝的子民.

改朝換代在古代中國並不罕見,本來就換湯不換藥.但這一次對以讀書求入仕的士入階層卻衝擊很大,因為影響到他們的就業管道,起於唐宋的科舉制度被廢止很長一段時間,後雖恢復,但作用不大。

時勢所逼,元四家都是隱士,黃公望可以說是典型,天性聰穎,自小受良好的教育,博覽群書,天下之事,無所不能,但出身於常熟的一個平民家庭,沒有家庭背景,沒有萬貫家財,他的志向就象大多數的中國士人一樣,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施展,但只能擔任下層的吏員,由於田糧弊案,經營了二十多年的仕途,毀於一旦,由牢獄收場,這對黃公望原來的政治夢來說,是一個殘酷的打擊。

人生的奇蹟往往在夢碎之後重現的。出獄後,黃公望放棄了一切功名利祿的念頭,皈依全真教為道士,宗教挽救了他的靈魂,雲遊於松江,蘇杭一帶,晚年則隱於富春山,享壽高達86歲,賣卜授徒,修道傳教畫畫,黃公望雖歸隱,但仍保持與官宦,富豪,僧道和其他文士的密切往來,他們是黃公望社交網絡中的最佳媒介。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溪山雨意


黃公望在1300年便從趙孟頫學習,自稱“松雪齋中小學生”,黃公望1340年所作的《溪山雨意》,其幹筆淡墨的皴染,單純的山與樹的造型,前景一角坡岸遙望左方,橫向鋪陳遠山的簡潔構圖,橫式,都與趙孟頫1302年所作的《水村圖》十分相似,後者的製作正好在黃公望拜在趙氏門下的時候,二者十分相似,絕非巧合。趙氏的這種山水風格在當時十分流行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水村圖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水村圖

與《溪山雨意》差不多時間完成的還有《九珠峰翠》,《天池石壁圖》,這時黃公望已開始形成與趙孟頫不同的風格特質。他的遠山墨色由淡到濃的層次變得較為豐富,山體結構也刻意地營造不同的轉折連續,使整體之物象與空間在平和中顯得更為多變,

這正是他在山水訣中說的:“山頭要折搭轉換,山脈皆順,此活法也”。此“活法”指的是那種活潑生氣,即畫中豐富變化的結構與質感,他的效果可以說是趙孟頫平淡風格的進一步發展。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九珠峰翠


《九珠峰翠》,圓弧形之山巒與方頂直立的峭巖交錯結構,與面向觀者開放的水口組成 一區屏障,障前屋舍錯落,植物環繞其周,顯示著草木華滋的山川之相。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天池石壁圖


《天池石壁圖》強調後方山體的複雜結構,乃將宋代山水畫常見的巨大塊體化成碎巖,圓巒與平臺的三種單位,放棄了傳統前,中,後的三景區分,而在相互嵌置中形成由下而上的複雜連續運動。他的這種山水結構,抽象而複雜多變,利於在畫面上隨處營造引人入勝的細節景觀,其目的當然非在對外在自然做被動的再現,而是以更靈活的方式重組自然,讓山水自發生氣。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九峰雪霽


黃公望的這種山水結構,使他的山水意象上得以達到前所未有的變化可能性。《九峰雪霽》即以線條勾描雪後山體之分塊,特別著意於呈現正中巖塊前突後接內縮平臺的類似浮雕效果,為雪後平靜的山際山居平添了一種罕見的動感。這種也見之於樹葉盡脫的片片寒林。這些寒林位於峭巖的平頂上以及其左右的山谷中,姿勢造型簡單,但在刻意地扭動而斷續的用筆處理下,卻特有一種復甦生機的暗示。這種寒林意象亦見於《快雪時晴》之中。

《快雪時晴》圖,呈現了迎向左方,硃砂畫成雪後冬日的動態,形成一種有趣的呼應,隔著深谷與遠峰對望的山樓也被安排在平頂峭巖之下,該巖亦以緊密的分塊結組,造成指向紅日的轉折之勢。這種物象結構的安排,幾乎可以視為《九峰雪霽》的橫向變體,而他們所共同追求的生機呈現,由中國雪景山水的傳統來看,確實是向來以蕭瑟為主調發展中的新格。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快雪時晴


黃公望對山水結構及其內在生命的強烈興趣,很可能與他個人的道教背景有關。“畫亦有風水存焉”。並說明畫中佈置如何能有“活法”與“生氣”之時都有道教堪輿家的意味,他的山水畫也可以說一種遵循道教原則重組之後的理想自然。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快雪時晴


《富春山居圖》最為極致,不僅具有清晰的量感與空間感,而且善於運用山坡之對稱呈現技巧,“眾峰如相揖遜”的委婉動態結構,它的筆墨還顯示著一種強烈的隨意興趣,由於在長時間 的製作中不斷修改,添加的緣由,畫中常規皴線與輪廓相雜,山石疊加在坡面皴紋之上,山體分塊與質面肌理相互衝突等特殊效果,結果非沒妨礙山水結構的表達,反而奇妙賦予此山水“生髮中”的造化運行感,為山水之內在生命做了一個全新的視覺詮釋。

黃公望,用山水畫重現道家風水的精神,仙風道骨在他筆下煥發生機

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如此的筆墨與結構,正是道教思想中對宇宙生命之核心理解的具體實踐。黃公望筆下的山水是探究其心中山水造化生命的終極形象,也是黃公望寄託心靈的理想世界。與造化合而為一。

結語:

元代繪畫,標誌著中國繪畫尤其是山水畫真正步入思想時期。元人是以繪畫來思考來清談的,畫家也是思想家,繪畫是他們清談智慧的一種方式,黃公望的山水,歷史上稱之為以畫說法,黃公望通過他渾厚,華滋的山水繪畫,來訴說他對宇宙人生的哲學理解。黃公望對心物一元,渾厚華滋,渾樸自然境界的追尋,是由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轉化而來,同時,他也以山水畫的形式來闡釋“心無分別,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