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已經習慣了快遞送貨上門?又是否也開始不那麼排斥自取櫃了呢?
交通運輸部近日發佈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對保護快遞用戶合法權益作出規定,要求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投遞快件後應及時通知收件人。
這意味著,今年10月1日起,未經收件人同意,快遞員不可隨意將包裹放進智能快遞箱。此外,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快件延誤、損毀、內件短少的,收件人可以當場拒絕簽收,並按照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的提示將快件退回智能快件箱。
快遞業務爆發式增長,末端配送壓力不斷上升
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十二五期間”,國內快遞業務量連續5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長,短時期內完成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
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總量達到139.6億件,已躍居世界第一。2017年,業務 總量達到400.6億件,業務收入達到4957億元。國家郵政局發佈的《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2020年快遞業務 量將達到700億,業務收入接近 8000億元。
2018-2020快遞業務量複合增長率為19.5%,業務收入複合增長率為15.4%,不斷增長的業務量將給末端帶來了極大的配送壓力。
最後100米偷懶?快遞員工作量時長長,配送壓力大,人難找,門難進
據艾瑞數據顯示,2017年底,國內已投放智能快遞櫃數為20.6萬組,較2016年增加一倍以上,通過智能快遞櫃投遞快件佔投遞總量7%,同比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郵政局2018年的工作計劃,智能快遞櫃(信報箱)箱遞率將提高2個百分點。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到15%,按2017年單櫃的效力計算,77.2萬組智能快遞櫃才能滿足配送需求。目前市場智能快遞櫃有三大陣營,包括:快遞系、電商系和第三方企業。
第一類是快遞公司建的智能櫃,以中郵速遞易和豐巢為代表企業。在中郵速遞易掀起的快遞櫃潮之後,國內的快遞櫃迭起,中郵速遞易和豐巢為代表的快遞系企業逐漸成為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第二類是電商企業自建的智能櫃,代表主要為京東、蘇寧易購的自提櫃業務,但是電商系的快遞櫃數量相對較少,宣傳力度不大;第三類是第三方快遞櫃運營管理公司,代表性企業為江蘇雲貴、上海富友、日日順等,而第三方平臺品牌眾多,主要發力細分市場和局部市場。
雖然有這麼多市場參與者,但管理運營能力參差不齊,末端配送壓力依舊不小。人難找,門難進,送件慢,收件難,讓快遞員腿疼,收件人頭疼,甚至也鬧出不少哭笑不得的鬧劇。
最後一公里配送相對比較完善,用戶體驗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末端100米未來仍有發展與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