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要留心,公攤比例在這個區間才合理

買100平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究竟有多少?這幾天,“住宅建築應以套內面積進行交易”的消息在網絡上沸沸揚揚。“公攤面積”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少網友尖銳地指出“公攤傷民”。

購房者要留心,公攤比例在這個區間才合理

那麼,公攤面積究竟是什麼呢?簡單解釋就是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公用部分建築面積。

它包括了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等公用區域,以及各種為整棟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如要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表示就是,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套內面積。

購房者要留心,公攤比例在這個區間才合理

無論今後商品房以何種形式買賣,公攤面積始終客觀存在甚至至關重要。想要大氣的入戶大廳、合理的電梯配比、寬闊的走廊過道以及完善的小區配套就必須承擔較大的公攤面積。

但在房價日益走高的情況下,動輒二三十平的公攤面積要讓購房者多付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購房款,無論是誰心裡都會有怨言。

購房者要留心,公攤比例在這個區間才合理

對公攤面積的計算和管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問題,但問題就在於交易的信息是否透明,開發商是否願意公開具體的公攤內容、是否有虛報公攤面積的嫌疑。

近年來網上出現過不少天量公攤比例的新聞。因為有些善於玩兒貓膩的小區,會把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停車場所、管理用房、人防工程等本不該納入公攤的面積通通劃入公攤面積,讓購房者買單,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有網友就曾調笑到:小區所有房子的公攤面積加起來,一定會超過這個小區的實際公攤面積,實力詮釋了什麼叫1+1>2。

購房者要留心,公攤比例在這個區間才合理

公攤面積無法取消,又是不良開發商搞貓膩的高發區,這就要求我們購房者自己多一個心眼,尋找出一個公攤面積的合理區間,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公攤面積到底是多少才合理?根據目前房地產市場上的慣例,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係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係數在17%~20%之間;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20%~25%。

你家房子的公攤面積是否合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