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王的盛宴》劇照,導演:陸川,中國,2012年)

這張畫面截自2012年中國的一部電影——《王的盛宴》,該片導演、編劇均為陸川。由這個鏡頭的構思,就可以看出陸川對“鴻門宴”這一歷史故事是有過深入研究的。

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擊破秦軍主力,劉邦趁機率軍向西進入秦都咸陽。聽到消息後,項羽大怒,立刻揮師關中。公元前206年,項羽軍破函谷關,進駐鴻門,劉邦屯兵霸上。項羽兵四十萬,劉邦兵十萬,兩軍相隔僅四十里,且沒有任何阻隔,項羽對劉邦形成泰山壓頂之勢。經過項羽的叔叔項伯的斡旋,項羽沒有立刻發兵,而是決定在鴻門設宴,邀請劉邦。宴席間,項羽謀士范增想趁機殺掉劉邦……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關於這段歷史,描寫最好的自然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筆下的《史記·項羽本紀》。除認真刻畫人物外,司馬遷還注重道具描寫。在這場宴席中,重要的道具竟然不是“酒肉”,而是“劍”與“盾”。其中,“劍”出現了十次,如“項莊拔劍起舞”、“項王按劍”、“(范增)拔劍撞而破之”等;“盾”出現了四次,如“(樊噲)擁盾入軍門”、“樊噲側其盾以撞”、“樊噲覆其盾於地”等。“劍”這個字出現十次,有七次是在描寫項羽一方時出現;“盾”這個字出現四次,全部是在刻畫劉邦陣營時出現。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鴻門宴上,項羽一方是強勢進攻的一方;而劉邦陣營卻是被動守禦的一方。歷史上,項羽以暴制暴,劉邦恢宏大度,故司馬遷在“鴻門宴”一段記載中,特意設計讓項羽與殺人的“劍”有勾連,使劉邦與防守的“盾”產生聯繫。項羽手下多次拔劍示意,甚至都跳起舞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羽卻最終“按劍”不決,致令劉邦僥倖逃生。四年後,劉邦滅項羽。

電影《王的盛宴》中,就有這麼一個鏡頭:一劍一盾佇立在光影中,意味盎然,這個鏡頭為整部電影增色不少。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發生在公元前206年冬季的“鴻門宴”,是四年楚漢戰爭的“開場宴”。當時的西方是兩強相爭,古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此時古羅馬共和國逐漸收復失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最終成為地中海世界執牛耳者。“鴻門宴”開啟的楚漢戰爭,也使中國陷入兩強相爭的境況,這場戰爭持續雖然只有四年,但使中國社會產生劇烈的轉向。

在小編心目中,真正使中國社會體制發生深刻轉變的戰爭有三場:其一,是公元前十一世紀初的周滅商之戰,它將“祀戎中國”帶入到“禮教中國”;其二,是楚漢之爭,它是對秦國統一六國戰爭後所存社會問題的清算,也是兩千多年“帝制—官僚社會”的奠基;其三,就是公元1945年至1949年的解放戰爭,它開創了全新的社會體系,名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義自然不用由筆者言明。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有的人說,楚漢戰爭與秦末農民起義性質不同,秦末農民起義性質是農民發動戰爭反對秦王朝暴政,而楚漢之爭是項羽、劉邦兩大集團爭權奪利。很難想象,同樣一批人能在不休息的情況下,連續搞出兩場波及全國的性質不同的戰爭。如果僅把這場戰爭視為“爭權奪利”的戰爭,它就不可能在中國的老百姓中,口耳相傳兩千多年,也不可能將“楚河漢界”這四個字烙印在中國象棋的棋局上。除了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軍事拼殺外,“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鴻門宴傳奇》劇照,導演:李仁港,中國,2011年)

首先,這是一場“文化戰爭”,體現了市井智慧對抗貴族法則。

項羽出身貴族,思想單純,他的作戰思想也是中國“勇戰派”的代表。劉邦,雖然不能說他代表平民的利益,但他滿腦子的確充滿了市井智慧,其心機和城府不知勝過項羽多少倍。劉邦身邊的人才也多出自社會底層,除張良有貴族光環外,蕭何是刀筆吏,韓信是流浪漢,陳平是田舍郎,樊噲是屠狗輩……有市井智慧的人可以不講規則,如劉邦撕毀“鴻溝約定”;可以厚臉皮,如項羽要殺劉邦父親,劉邦卻說“願分一杯羹”;可以隱忍變通,如劉邦心不甘、情不願,臉上卻很豪爽地封韓信為“齊王”,以換取韓信的支持。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人們常說,項羽不能用人。這可能和項羽的出身有關,貴族出身的人就往往容易有狹隘的毛病。隨著秦始皇的征服和東方六國貴族的沒落,能和項羽有共同語言的,還有幾人?如果說,項羽是春秋戰國貴族命脈的遺存,那麼,劉邦就是社會底層草根精神的噴發。從西周到秦末,數量龐大而又幾乎在史書上沒有任何存在感的平民終於在劉邦身上活了過來。最終,劉邦打敗了項羽,實際上就是市井智慧征服了昔日的貴族法則。也正是從這以後,中國的主流政壇既有著靈活的草根精神,也有著無賴的流氓氣息。靈活的草根精神,能讓中國的文化吐故納新,無賴的流氓氣息卻鎖死了中國的政治,失去了進步和創新的動力。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其次,這是一場“體制戰爭”,體現了皇帝主宰下的郡縣制對抗貴族主導的分封制。

項羽的思想仍停留在舊時代,他若當政,必會實行傳統的分封制,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項羽率領諸侯聯軍進入咸陽後,分封十八個王,自己號為“霸王”。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立刻悍然稱帝,但也迫於形勢,實行了分封制,卻不是全國範圍內的。全國範圍看,西漢初,在東部實行“分封制”,在西部實行“郡縣制”,畢竟,西部是昔日秦國所在地,在這裡實行郡縣制,有群眾基礎。不久,劉邦就開始著手剪除異姓王,八個當中攘除七個。他還在去世前,大會群臣,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自漢武帝后,君主專制加強,就連劉氏同姓王也遭到打壓和肅清,分封制度開始在中國慢慢取締。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鴻門宴傳奇》劇照,導演:李仁港,中國,2011年)

第三,這是一場“地域戰爭”,是中國古代地緣政治對決的絕唱。

因為周朝實行分封制度,所以在中國不同區域,就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實體。不同的政治實體代表著不同地區的利益,它們之間常為了地域利益而進行軍事鬥爭。如春秋戰國時有很多戰爭,是以敵對雙方所屬地理名詞進行命名的,如齊魯戰爭、晉楚爭霸戰爭、吳越爭霸戰爭、三晉伐齊之戰、五國攻秦之戰等。再到後來,就是秦滅六國戰爭、楚漢戰爭。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漢”指劉邦一方,他的封地包括漢中、蜀郡和巴郡。劉邦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這劉邦的兵源、餉饋、糧道都來自何處?據歷史記載,彭城之戰後,劉邦退守滎陽,“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可見,劉邦的根據地應該在當時中國的西部。“楚”是項羽一方,他是楚國貴族後裔。項羽引兵入咸陽,燒掉秦宮室後,大肆分封諸王,自己定都彭城,言道:“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兵敗後,他說:“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可見,項羽依賴的地域應該是當時中國的中部和東部(不包括山東)。“楚漢之爭”,僅從名字上,就不難覺察出東周時各諸侯國地域紛爭的影子。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但是從楚漢戰爭以後,中原王朝內部爆發的戰爭很少是以敵對雙方所處的地名進行命名了,多是以年號、領導人的姓名或具體戰役的爆發地命名,如西晉永嘉之亂,以年號命名;唐朝安史之亂,以領導人姓氏命名;三國時襄樊戰爭,以戰場所在地命名等。甚至還有用領導人口號命名的,如明朝靖難之役。無論如何,絕不會以戰爭雙方根據地命名。因為楚漢戰爭以後,中國就被“混一”了,中原王朝內部不存在地緣政治了,即使有,也僅停留在文化爭吵領域,不會發展到殘酷的戰爭層面。當然,近代民國時的軍閥混戰倒是有幾場戰爭貌似是以地理名稱命名的,如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等。實際上,這幾個戰爭都是以戰爭首腦所處的軍閥派系命名的,未必是地緣政治矛盾的體現。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第四,這是一場“心靈戰爭”,這場戰爭的開端之意外、過程之孟浪、高潮之精絕、結局之倉促,無不撩撥著後來藝術家和老百姓的心絃。

後人在談到這場戰爭時,尤其在看到項羽被分屍,分搶到項羽屍體的幾位將軍都被劉邦封侯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無可奈何”的落寞心態。說白了,這種落寞心態就是所謂的歷史進步帶給人們的悵廖感。西漢的司馬遷如是、魏晉的阮籍[1]如是、兩宋之際的李清照[2]如是、日本的現代作家司馬遼太郎[3]亦如是!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電影《王的盛宴》中,呂后有一句臺詞:“項羽是我一生中見過最高尚的人,他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殺掉陛下,甚至殺掉我。可是他沒有這麼做……結果呢?他的身體早已經成為了白骨,只剩下冰冷的盔甲……”導演陸川是不是要借這句臺詞,來抒發一下自己的“悵廖感”呢?我看是的。項羽敗亡前,本人也唱出了《垓下歌》,歌中有:“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句,表達了“時運不濟、無可奈何”的心情。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其實,假設項羽得勝,以他的性格和執政方針,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應該不是一件好事。事實是劉邦得勝,人們又為項羽的失敗感到惋惜。看樣子,歷史終難以幸福圓滿的結局呈獻給後人。如果說,歷史是悲劇,那是因為現實生活本身就不是喜劇。這是楚漢戰爭帶給人們的啟示,正因為此,由“楚漢戰爭”衍生而來的遊戲(如象棋)、戲曲、歌曲、電影、電視劇層出不窮。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可以說,楚漢戰爭,既是中國古代春秋戰國紛爭的延續,也是後來帝制中國戰爭的濫觴。中國古代史上,除御外侮、揚國威的對外戰爭外,中原王朝內部的戰爭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一、搶地盤;二、奪皇位;三、民變亂;四、道不同,也就是戰爭雙方所持價值觀、制度不同。關於這四種情況,楚漢戰爭都具備。一、搶地盤,楚漢戰爭的引發就源於山東諸侯叛亂,燕王韓廣、齊相田榮、趙將陳餘因不滿眼前的分封,紛紛作亂,這完全是春秋戰國諸侯戰爭的餘緒。二、奪皇位,劉邦和項羽對決,劉邦贏了,做了皇帝。三、民變亂,不用多說,楚漢戰爭的前身就是“秦末農民戰爭”,西漢開國諸臣得拜將相的,絕大多數“起自布衣”,後世稱之為“布衣將相”。四、道不同,前文已述,項羽是舊時貴族思路,行封建制;劉邦是新興地主思想,要策立皇帝、加賞官僚、設置郡縣。就此看來,“楚漢戰爭”還是一場“路線鬥爭”哩。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其實,當年在咸陽附近舉行的“鴻門宴”,也可視為三年滅秦戰爭的“慶功宴”。滅秦戰爭中,劉邦、項羽曾有過精勤合作。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共同的目標——秦朝滅亡後,二人隨即反目成仇。項羽被除掉後,劉邦開始了“家天下”的統治,並和開國功臣產生疑嫉,劉邦和呂后夫婦策劃屠戮功臣。外患已彌,劉邦和呂后也變得離心,他倆在立儲的問題上產生矛盾。劉邦死後,呂氏擅權,屠戮劉氏宗親……視此,天下政壇,何一而不是“鴻門宴”!?

“楚漢之爭”有著更值得說的豐富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