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注意外賣食品的安全,除了飯前洗手,這樣做降低風險

許多人在居家避疫期間常點餐廳外賣,因此外賣食品的安全成為民眾重視的焦點,包括食材的準備、包裝、送餐過程和消費者食用;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在疫情爆發之初表示,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和飛沫傳播,沒有證據顯示通過食物傳染。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3月中旬發表研究報告顯示,人們對食物安全的擔憂主要在包裝上,因為包裝物表面可能沾上病毒,而病毒在紙盒和塑膠物品表面上的存活時間可達數小時甚至數日。

公共衛生人員建議,把包裹和包裝物拿回家時要格外小心;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艾倫認為,外賣食物的安全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外送員患病、咳嗽和打噴嚏、消費者的手觸到包裝盒表面的病毒,或沒有洗手而觸摸自己的臉、鼻、嘴或眼睛。

艾倫表示,拿到外賣時應把食物從包裝盒中取出,放進乾淨的餐具裡。出於謹慎,可戴上手套打開包裝盒,然後把手套扔掉或徹底清洗;並在食用前用洗手液和熱水洗手20秒。如果沒有洗手液和熱水,可用稀釋後的酒精;還應把放置外賣盒的地方進行清洗和消毒,清洗過程中不要摸臉。

研究顯示,除了呼吸系統外,消化系統也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染的另一個渠道,意味著如廁後沒有洗手的人,或許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專家認為,為了避免病毒通過食物或包裝物傳染,消費者只應在信得過的餐館訂餐,找到可信的餐館可通過當地衛生部門的檢查和評估報告,網上可搜尋到,但要注意,網上的餐館衛生報告可能會過時和沒有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