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意的恐吓,给孩子埋下恐惧的种子

父母无意的恐吓,给孩子埋下恐惧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岁的明明在游乐场充气城堡玩得很开心,妈妈提醒他要回家吃饭了,提醒了几遍之后,妈妈不耐烦了,对明明说,你不回家,妈妈再也不带你来了。明明听了之后,赶快哭诉着说,不要,妈妈不要。


孩子把大人的话当作耳旁风,不听话的时候,家长难免用恐吓的方式,类似于:


不刷牙,你的牙齿就会掉光;

不睡觉,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

你不听妈妈的话,不要妈妈,妈妈明天离家出走;

……


恐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从身心影响来看,恐惧需要消耗人体更多的肾上腺素,激发人保护紧张状态的生理物质,当肾上腺素不够时,人体的多巴胺会转化成肾上腺素。


多巴胺是增加人快乐感的物质,久而久之,快乐就会失衡,增加紧张不安,抑郁递增。


父母无意的恐吓,给孩子埋下恐惧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恐吓给孩子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首先,被恐吓的孩子,自尊感丧失,体会到深深地被遗弃的恐惧,长时间处于绝望的边缘。


心理学家Fonagy提出,孩子会先发展出等同模式,外部现实和内在世界的主观体验和简单地等同,因此孩子会认为,如果父母遗弃我,我就是应该遗弃的。


其次,被恐吓的孩子,内心敏感脆弱,外在一点儿刺激,例如别人的批评,他们内心呈现防御和进攻的状态,极力地想要维护自己;


在恐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反社会人格比例非常高,他们把对于父母的恐惧,迷散性地投射到人际关系中,认为周围的人就像恐怖份子。


第三,内疚和羞耻感伴随他们长大,他们会认为自己没用,是父母负担,生到世界上就是来受苦的;


或者自我憎恨,父母为什么生我,最好不要生我,我总是带来麻烦!


第四,被恐吓的孩子,往往掌握了父母的雷点,他们经常用任性对抗父母,心理上的不服感让他们的叛逆心理更重,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


父母无意的恐吓,给孩子埋下恐惧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么避免孩子耳旁风的情况,正确引导孩子


1、首先要了解孩子“耳旁风”的原因


是不是孩子在为某事情生气而消极对抗,与他沟通;或者是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拖拉,他们预先已经知道,反正爸爸/妈妈还得再叫我好几遍。


可以尝试提醒的方式,比如告诉孩子还有十分钟就睡觉了,让孩子有缓冲。


2、正面与积极行为反馈


国外有一项心理研究,小朋友被分成A,B两组,他们分别进入一个有吸引人的玩具的房间。


研究者对A组小朋友说:“不能玩这个玩具,否则打断你们的腿!”恐吓的威力似乎不错,没人敢玩。对B组小朋友说:“不能玩这个玩具,因为要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保持完整很重要。”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A组的小朋友再次进到房间中,触犯规矩的有九成,而B组小朋友只有三成。因此,强调行为的积极意义是引导孩子的长久之计。


父母无意的恐吓,给孩子埋下恐惧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3、不要直接攻击孩子本身


你太没礼貌了!”“你太不懂感恩了““你太笨了!”……这些攻击孩子本身,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孩子无法区分自我与行为表现,于是认为我就是坏的,不好的。


4、让孩子探索内疚感,自我约束其行为


父母也可以训练孩子同理心,告诉孩子当他得不到回应时,他会伤心着急,同样,如果父母叫他没有反应,父母也会着急。


恐吓让孩子听话,只有暂时的效果,但是有很深远的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