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永寧古寨尋古

太行山腹地因河流切割,形成眾多黃土高地和深險峽谷,我省高平縣東南的永寧古寨便處在這樣的地勢上。古寨北有蒲溪河,南有小南河,兩河相抱,環流南去,整個寨牆沿溝而建,將村落環繞在內,構築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古村寨。民間素有“兩水抱村流”“金龜探海”之說。寨內有一條古商道,一頭沿南山伸向山外,另一頭繞河灘連接古寨的西寨門,然後出東寨門,通往高平、長治,伸向遠方。

高平永寧古寨尋古

“太行遺珠"永寧古寨

永寧古寨東鄰陵川、西接澤州,可謂“一雞啼叫,三縣皆聞”,厚厚的黃土地上孕育出燦爛的農耕文明。相傳,永寧寨曾是長平之戰時期軍隊屯兵駐守的要塞之地。考古人員曾在永寧村北面發掘出諸多戰國時期的文物殘片和燒紅的焦土塊,被初步認定為“永寧寨戰國爐灶遺址”,平添了這座古寨的幽遠和深邃。

我沿著魯村通往永寧寨的山道,到了古寨的西寨門前,仰望寨門上鑲刻著的“和太培”石匾以及匾上的窗口,彷彿能聽到久遠的戰場廝殺聲。沿著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前行,剝開石壁上風乾的苔蘚,尋找古寨曾經的斑駁記憶。村委會主任引導我們觀看了一通古碑,從碑文記載看,現存的永寧寨創建於明末。由於村落地處邊緣山區,多有盜賊騷擾,特別是明末社會動亂,為維護族人安全,由村內大戶張百萬帶頭捐資募工修築了永寧寨。寨牆原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400米,東西兩側設大門樓,因時代久遠及村中人口不斷增加致使村落不斷東擴等原因,寨牆現僅剩下斷壁殘存,西側殘存磚牆長約10米,高6米,牆上存有的3個洞內有地道,平時存放糧食等物資,戰時作為避難之所。東段寨牆為石砌,東門樓保存完整,上下兩層結構,下為拱券通道,曾設有吊橋與外界相通。

高平永寧古寨尋古

“太行遺珠"永寧古寨

進入寨內,一種古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寨中老房子和古建築大多有人居住,因而都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我沿著那條悠長的青石板鋪成的北爺圪洞觀賞著,巷口是一座小巧別緻的關帝閣,再往裡走,窄窄的巷子兩邊卻盡是令人驚歎的豪宅。枕煙樓、花薰閣、北大宅、花園、看河亭、新旗杆院、西三宅等或已消逝,或只剩下斷垣殘壁。存留下來的尚有槐樹院、醋房院、旗杆院、新樓院、新樓後院、茶樓院、廊底院等30多個院落。永寧寨民居最大的特色,是依崖而建的窯樓風格,或明樓暗窯,或上下宅院,或窯中層樓,或窯上建樓,整個窯樓與地勢渾然一體。

張百萬是明末的商賈大戶,相傳張家世代經商,生意遍佈豫、皖、魯、鄂、蘇、浙等地,到張百萬時,已家資萬貫,富甲一方。他的宅院位於永寧寨東邊的小寨上,形如金龜。聽老輩人講,一年冬天,一夥山東盜賊暗潛小寨,盜取金銀寶物後放一把火燒了宅院。從此,燒盡資財的張百萬元氣大傷。我望著小寨上那片碎石瓦礫,空餘唏噓。

高平永寧古寨尋古

“太行遺珠"永寧古寨

清代時,從赤土坡遷來的張姓一支,也漸漸靠經商發跡,由宅主張宗堯率子孫輩於清康熙五十七年修建了精美的二進宅院。因為此院出過張大武、張亦僑父子兩個武舉,門前曾立過兩根旗杆,便有了旗杆院的叫法。現在,巨大雕花的旗杆石依舊聳立門前,奢華氣派的旗杆院和對面精緻高俏的茶樓院依然完好,顯證著曾經久遠的顯赫。

觀賞枕煙樓、花薰閣,我嗅到了至今仍舊飄散著的幽幽書香。藏書樓雖已塌毀近半,二層樓板上生長了茂密的樹木,但氣勢猶在,氣場仍在。

枕煙樓、花薰閣,是張家的藏書樓,在當時曾聞名三晉。清時高平文化大家司昌齡在《蒲溪吟社三家詩鈔》一書的序言中寫道:“花薰閣、枕煙樓……皆張氏藏書處也”。他在《枕煙樓藏書記》中記載:“吾友張子雪樵,嗜學能文。自其先君子好書,架上積有數千萬卷。……張氏載籍之富,遂為郡邑之冠。其藏書之所,曰:‘枕煙樓’……雪樵(張承綸號)之建是樓也,特為藏書建也。鉅細均收,新舊畢採。先之以經,次之以史,又次之以子、以集,隨其部分,秩然有條,方取多而未止。其庋閣者,約以二十餘萬卷,而復出與抄本不在列。”枕煙樓、花薰閣藏書樓的主人張承綸,被收入山西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薛俞編著的《山西藏書家傳略》一書。書中記載:薛鳴皋“年少時,借館高平藏書家張承綸家,張氏藏書豐富,有萬卷樓。薛氏對該館圖書,無所不窺,他能中進士,成通籍,與張家萬卷樓閱讀大有關係”。《山西通志》張承綸傳中載:張承綸“家富於藏書,築‘枕煙樓’儲之,計二十萬卷”。至今,在天津圖書館還收藏有張家藏過且蓋有“高平張氏承綸家藏善本”“雪北山樵”印章的《柳河東詩集》《韋蘇州詩集》《王右丞詩集》等。

高平永寧古寨尋古

“太行遺珠"永寧古寨

張家世代重文重教,辦學館,請名師,張家子弟從小便在名師典籍的薰陶下成長起來,業儒喜詩的子孫不在少數。從張承文、張大武、張又華、張承綸四堂兄弟開始,至其子侄孫輩,可查到享有盛名的詩人就有9人,真可謂詩書之家,其中有5人6種詩集載入光緒十八年版《山西通志》;有張又華的《雙溪詩集》;張承綸的《花薰閣詩集》和《西軒遺詩前集後集》;張立本的《趨庭詩稿》;張蘭徵的《瘦山小草》;張熊徵的《花南吟稿》等,堪稱詩文大家族。張又華、張承綸兄弟與住在張家的鳳臺縣苗季黃先生3人,在張家組織了高平史籍唯一記載的詩社——蒲溪詩社。清乾隆年,詩評大家沈德潛,在三人合著的《蒲溪吟社三家詩鈔》題詞中,對張又華、張承綸兄弟的詩大加讚賞:“二張君古體明雋,七言近體登臨懷古之什,不落大曆以後。”其評價之高,令人聞之起敬。

進入永寧寨西南的祖師廟院內,看見師傅們正站在西廂房和正門的腳手架上小心地修補著。東廂房走廊上的木雕,得益於村集體當年佔用時用青磚壘護而完整地保存下來。

出了西閣門,我站在遠處的山頭上回望高低錯落的永寧古寨,回味寨子裡那些如荼的故事,內心滿是對古寨凋零了的美麗往昔的感嘆!


(圖文來源: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