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導語:《甄嬛傳》中的華妃與甄嬛,原本沒有什麼大仇恨,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很正常,畢竟,後宮裡就只有這一個男人,其他男人都是太監。

所以,皇帝也知道女人之間會爭風吃醋,為避免這種因吃醋而引發的後宮風波,皇帝也要儘量遵循“雨露均霑”的基本原則。不偏愛,不專寵。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就如皇后勸導的那樣:“有節制、不偏愛,方得長久。”宜修在飯桌上,利用一道皇帝愛喝的鴨湯,趁機勸誡皇帝: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縱慾無度、想吃多少吃多少。

所以,那道鴨湯,宜修只給皇帝吃三碗,多了就不給了。氣的皇帝臉色鐵青,當即拂袖而去。

其實,這也怪不得宜修,作為後宮之主、皇帝的妻子,有勸諫之責。只要是為了皇帝的健康著想,哪怕明知會得罪皇帝,也要直言不諱,這才是賢德之舉。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既然皇帝和宜修都懂得“不偏愛、有節制,公平公道、一視同仁”為何還會引發後宮的血雨腥風呢?尤其是甄嬛黨與華妃黨,更是發展到後來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而宮中那些“老嬪妃們”卻能作壁上觀、隔岸觀火,比如端妃、敬妃、齊妃與欣貴人等等。

最尖銳的兩股勢力就是甄嬛與華妃的對決。她們鬧到如此地步,到底是什麼原因?真是因華妃不能容人,還是因甄嬛鋒芒太露?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其實都不是,只因一個人從中蓄意挑撥,有意為之,故意挑起她們的戰火。這個人並不是宜修,而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他——皇帝。

1、步步為營,別具用心

其實,皇帝並沒有那麼多情,他“愛情裡”的每一個舉動,都不是隨心所欲的。包括寵甄嬛,他明知華妃善妒,卻在新寵甄嬛的時候,讓甄嬛在湯泉宮沐浴,這種待遇,只有華妃享受過,而甄嬛是第二個。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另外,皇帝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花園裡抱著甄嬛回碎玉軒,像這種爆炸似的新聞,又怎能躲得過華妃的耳目?

皇帝這樣做好像是情難自禁,發自內心,其實是別有圖謀,居心叵測。無意間便將甄嬛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成為華妃“實力相當”的情敵、和具有專政意義的對手。

為進一步激化她們的矛盾,皇帝還在雷雨之夜從華妃的床榻上起身去了碎玉軒,說是擔心甄嬛害怕打雷。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這理由多可笑,這舉動多氣人?難道你是避雷針,你去了之後就不打雷了嗎?甄嬛就不害怕了?碎玉軒有的是宮女太監,害怕的話可以讓浣碧流珠陪伴;哪兒就用得著你了?甄嬛沒進宮之前,不是也沒遭雷劈嗎?

2、圖謀皇位的時候寵純元,打天下的時候寵華妃,安天下的時候寵甄嬛

甄嬛怕不怕打雷另當別論,關鍵是:此刻他正睡在華妃的身邊。與華妃繾綣過後,卻起身說要去陪伴別的女人,這換誰能受得了啊?對於華妃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太羞辱人、也太不把她的感受當回事了。所以,華妃當即咬牙切齒地發狠:“殺了她!”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就這樣,華妃與甄嬛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敵兼情敵。最後,華妃被甄嬛扳倒了,甄嬛卻也被“懲罰禁足”隨後去了甘露寺。說是自請修行,其實是被皇帝逼的。這次的爭鬥可謂是兩敗俱傷。

那麼,皇帝為何要蓄意挑撥甄嬛和華妃之間的關係呢?我們來梳理一下皇帝慣用的套路和伎倆就能分析出原因了。

在他還沒登上皇位之前,他需要烏拉那拉氏家族的鼎力相助,於是乎,對純元“情深似海”專房之寵。當他登上寶座,需要年羹堯為其南征北征、蕩平天下的時候,他對華妃“情有獨鍾、萬般寵愛。”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隨著帝位穩固,天下太平,而年羹堯卻功高震主、氣焰日盛的時候,他又轉而寵甄嬛,百般寵溺,聖寵不衰,這說明了什麼呢?

因為甄嬛的父親是言官,因為他需要蒐集年羹堯的罪證,更需要有一個誓死效忠皇帝、不惜冒險彈劾年羹堯的言官,而這個人就是——甄遠道!

如果甄嬛與華妃和睦相處,相敬如賓,那麼甄遠道是不可能去彈劾年羹堯的,犯不上。只有讓甄嬛與華妃水火不容,相互殘殺,甄遠道才能冒死彈劾年羹堯,並聯合一些言官,一起上奏朝廷。

甄嬛傳:皇帝真的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

年羹堯被扳倒了,甄遠道和甄嬛立刻被皇帝“卸磨殺驢”了,隨便找了個藉口和罪名,發配寧古塔。所以說,哪兒來的愛?皇帝對甄嬛也不過是利用而已。

最後甄嬛也徹底看清了這一點,所以,回宮之後,甄嬛展開了瘋狂的報復,最後的皇帝死得很慘,約等於被甄嬛活生生氣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