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前日,万华化学股价突破80元大关,市值超过2500亿创下历史新高。从今年3月以来,万华就进入了快速上涨通道,从最低的36块直接翻了一倍。


但是今天发现,如果把之前对万华的了解与印象刨除在外,只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来看,我可能根本不会看好这家企业。一家账上钱少、业绩下滑还具有周期性的重资产企业是如何做到股价4年4倍的呢?


一、业绩下滑的重资产企业?


万华化学是山东烟台的企业,早在2001年就登上A股。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各种化学产品,其中聚氨酯相关产品收入占比47.3%、石化系列产品占比29.9%。


1.隐形的全球龙头


作为一家主要为下游厂商提供生产原材料的to B公司,我们作为终端消费者可能很少会对万华的产品有所了解。

如果不是专门做研究,你平时听说过"聚氨酯"是干啥的吗?


但是这些化学产品我们可能平时生活中都在使用,它们的下游应用领域其实非常广。就拿聚氨酯的原材料MDI来说,国内MDI主要应用于冰箱冷柜、鞋底、PU、汽车、建筑管道等。具体到产品,可能你坐的椅子、穿的鞋、枕的枕头、家里的家具等都有它的身影。


万华就是聚氨酯的全球龙头,2019年万华在全球MDI市场中占有25%的份额。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2.周期性的下滑


然而万华这个龙头最近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81亿元,同比下滑6.6%,净利润达到101亿,同比下滑34.9%。而2020年又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收入继续下滑,净利润负增长50%直接腰斩……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业绩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的产品降价,导致毛利率下滑。2019年万华的聚氨酯产品毛利率从50%下滑至41%,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品毛利率从31%下滑至25.6%。


万华将业绩问题归结到行业周期性因素:


"2016年开始到2018年上半年是化工行业景气周期,行业内企业纷纷创下业绩新高。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轻工、房地产、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或下降,以及叠加上游产能扩张短期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3.重资产模式


翻开财务报表可以发现,万华并不是那种很有钱的公司:货币资金总资产占比只有4.7%,但长短期借款加起来占比达到26%。2020上半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是从去年的54.7%增长至62.8%。


而且万华非流动资产占比超过75%,其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共计63.5%,这样看万华的确是重资产的运营模式。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二、股价翻倍可能靠这些


当然,有些东西只盯着财务数据是看不出来的。上升到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层面以及全行业的角度,我们也许才能发现万华的牛股基因。


1.绝对地位与研发投入


刚才也提到过,万华在聚氨酯MDI领域是全球龙头,目前MDI行业呈现多寡头竞争格局排在前面的依次是中国的万华、德国的巴斯夫和科思创、美国的亨斯迈。


要是在上个世纪,中国企业坐上化工龙头宝座是根本不敢想的,支撑万华能做到这一步的就是自主研发。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上世纪80年代,当万华化学还叫万华合成革厂的时候就遇到了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尴尬情景,生产MDI只能购买日本淘汰下来的旧设备,想从美国购买技术却被索要天价转让费,这让老板丁建生愤然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的确,自主研发取得了巨大成功,万华的国际话语权逐步提高。2019年万华的研发费用达到17亿元,费用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2.5%。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为公司构筑了壁垒。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2.产能是重要保障


万华的重资产模式是化工行业的共性特点,其中2019年总资产占比接近25%的在建工程则是公司产能扩张的报表体现。


除了刚才说到的研发,绝对的产能优势也是万华坐稳全球龙头的关键保障。目前万华凭借全球最大的MDI产能坐稳龙头宝座,2020年公司又将会有新的一批产能投入,包括100万吨的乙烯联合装置、4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等。未来随着在建工程不断地转入固定资产,万华的竞争优势将会更加显著。


三、总结


2016年以来,万华化学的股价从最低不到10块钱涨到现在的80块,大有继续冲击十倍股的迅猛势头。当然价格永远围绕价值波动,2019年的利润滑坡以及2020年的疫情冲击让支撑公司市值的业绩不再坚挺。


但券商研报依然发个不停,市场情绪依然高涨。是资本炒作还是聚氨酯真的值这个价?


"研发优势+产能扩张"的核心逻辑是否能继续推动市值?


"化学"还能否继续"创造价值"?


还需要我们谨慎判断。


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的重资产企业,股价凭什么还能翻倍?

文末划重点。

有趣又有料的干货财经,

“小北读财报”与您共同学习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