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刀一刻,是一種怎樣的愛

那一刀一刻,是一種怎樣的愛

​假如問,有哪一樣歐洲的紀念品,最能體現父親對孩子的愛?新穎的積木,實用的文具,溫暖的圍巾,精美的繪本,或者是不遠幾千公里揹回的嬰兒奶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我覺得答案是達拉木馬。

那一刀一刻,是一種怎樣的愛

源起

達拉木馬看上去很粗糙,但大巧不工;也很平凡,但偉大莫不是出自平凡之手。

達拉木馬之所以有成為瑞典國寶的實力,不是依靠精雕細琢的外表,恰恰是來自真實的情感和深邃的內涵,自帶天然的暖心,勇氣和力量。

試想16-17世紀,在瑞典中部廣袤的針葉林中,伐樹是當地大部分男人可以依靠,並養家餬口的工作,從出發,進駐木場,砍伐到裝運,短則十幾天,多則數十天,無法歸家。

本來可以享受孩兒繞膝的嬉戲之樂,卻被生活所迫,無奈遠離家人,思親心切,夏季北歐的夜晚,百無聊賴。

夜深人靜之時,精心挑選一小塊瑞典特有的赤松木料,其木質緊密,適合雕刻,並可長久保存。

再拔出隨身的小佩刀,藉著微弱的篝火,一刀一刻,一切一削,反反覆覆,漸漸從木塊上雕浮出一匹原生態的小馬,之後再撿一塊表面不太粗糙的砂岩,細細的磨去毛刺。

粗雕細磨,把所有對孩子的美好回憶,都一絲一絲的刻進小小的木馬中;再將思念的愁緒,連同細細的木屑,一口一口的輕輕吹去。


離愁

時光荏苒,世事轉換,父愛從來未變,如同那個遠行的瑞典父親,莫不是把對孩子的思念埋藏心底,哪怕明知前路有未知的崎嶇坎坷,依然揮手告別,帶著歉意,轉身離去。

思念深藏心中,在需要勇氣和與命運相爭之時,就是依靠這份思念,可能就能換來一個機遇或是一條出路。

一路奔波,滿身風塵,當每個父親再見到孩子,拿出自己的「木馬」時,孩子笑靨盈盈,父親凝視孩子的目光,都將帶上些許的溫柔,那些疲憊困頓都將煙消雲散。


慰藉

孩子的心中和記憶中,估計都有一頓父親做了但難吃的飯菜,都有一次父親聲色俱厲的批評,都有一個父親轉身離開的背影,也一定有一個父親拿出「木馬」的溫馨瞬間。

樸拙無華,敦厚篤實,像極了每一位父親的深沉,每一個手裡拿著「木馬」的孩子,心裡充滿著來自父親的愛和勇氣,使得TA可以面對一切挑戰。

孩子也將長大成人,心裡藏著父親「木馬」的孩子,一定有來自父親的底色,父親雖然不能給孩子世界上的所有,但卻給了孩子通往美好的所有可能,而這樣的「木馬」將伴隨孩子一生。

小小木馬,飽含父愛的全部意義,足以讓人心生依戀,感知偉大。

泰戈爾說:思念是翅膀飛過的痕跡。父親和孩子的相互思念,隨著那一刀一刻,就是彼此愛的痕跡。

那一刀一刻,是一種怎樣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