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人共赴抗疫的感人事蹟

(作者:劉夢東)

中國抗疫的勝利在全球抗疫上樹起了里程式的豐碑。

自三月八日古城黃州解封至今,復工復產的人們進入正常生活秩序己一個多月了。雖在日常生活和上班中加強了常態下的防疫,但緊繃的心在逐步放鬆,從疫情中走出的人們如釋重負,喜笑顏開。昔日寂靜,空曠的街道如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繁華似景。這一派祥和的氣氛,總讓我們難忘哪一段人們從驚恐中醍醒,以身相博抗擊病毒的動人事蹟。他,他(她)們,不是醫生,不會拿針管,是志願者,是在崗值班人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積極參戰,奏起了全民抗疫的凱歌。

他,陳志明,電力公司運檢班的負責人,住電力公司服務小區。我作為一位退休職工,閒不住身子,在電力服務小區任卡口值守人。見證了陳志明和他的一家人投身抗疫的感人事蹟。

話得從頭說起,由於武漢市新冠病毒肺炎蔓及全國,1月23日,武漢封城,離武漢市僅80公里的黃州自然難逃厄運。當時武漢確診病例500,黃州確診病例也在飆升,到28日達342例。23日下午,黃州封城,28日,黃岡市進一步實行嚴控。全市居民點,小區,鄉村實行封閉式的管理。居民在家隔離,生活物資供應由政府組織商家,志願者派送,志願者對接。能出行的只有醫院醫生、護士、執勤的公安人員、保障市民日常生活正常的值班人員、保障人民生活物資供應的銷售人員和志願者。並且都手持疾控中心頒發的綠卡。

我剛上班時,電力服務小區住戶63家共98人一個都不熟,全是生面孔。能作到的只有嚴格按市疾控中心通告的規定,對沒有持卡人一個也不放行。而對持卡人的進行出行登記,量體溫放行。小區那段時間出行的有6人。1名護士,2名執警,作為保障全市電力供應的值班人員有3名。

陳志明在列,與別人不同的是,其他5人出行有規律,隔三兩天可以在家休息一下,夜晚不出行。可他總是連軸轉,晨5晚9,有時深夜2點鐘出,也有深夜12點回。別人出行衣著鮮麗,或穿光亮皮襖,而他出門總是灰藍色的工作服穿在身,土裡土氣。墩實的身材,圓圓的臉龐,樂天派笑哈哈的,不象城裡有單位的工作人員,倒像是農村幹活的莊稼漢。

早春的二月凜冽的寒風不停的呼嘯,他大多時候一身乾淨衣服出去,晚歸則滿身沾滿泥巴點。好奇心使然,我總多注意他一眼。一天下午五點多鐘,他雙腳沾滿黃泥,風塵僕僕的踏向卡口,我攔下他搭訕起來。通過聊天,才知他叫陳志明,電力公司高新區供電中心運檢班負責人,手下職工10人,主要負責管理城郊堵城、火車站、陶店、路口四鄉鎮10KV線路安全運行。疫情期間共有50條10KV線路,其中4條線路不允許跳閘,要保證暢通無阻的運行。因此他必須帶領隊員巡查在離城區20裡多路遠的鄉村荒野,大丘小壑,不分睛雨天,天寒地凍,如果不是疫情,他們可以在家值守,有報警再出診,可是疫情斷電就會危及生命,延誤分秒即成罪人。至此我明白了他穿粗布藍衫的原由。

疫情期間的巡查,他們鬧心的有兩樁:一是泡麵充飢,出行在四鄉八鄰,人隨線路走,眨眼就是一上午,可到了中午,肚子咕咕叫,可飯無處吃,餐館停業,上農戶借炊,村封路斷,層層把守,誰也入不了壪。二是巡查在荒郊野外,落腳點無定,疲勞時只有暫歇荒屋街頭。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圖為陳志明和隊友們深夜接受任務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圖為陳志明在工作中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高壓線上的鳥窩)

而特別難對付的是鳥窩,夏秋兩季,喜鵲似乎比人更懂電線杆高,電線帶電人不敢近,安全。銜起樹枝在上面做窩,孵化小鳥出巢後飛走,空巢留在上面,冬春兩季寒風吹攪,雨淋,枯枝纏繞上高壓線,最容易造成斷路,為此他必帶領隊員把它戳掉。2月份的一天,他們巡查在陶店鄉,方圓2千米的電線杆上有4個鳥巢,3人組,他們兵分3處,踏上泥巴路向有巢的電線杆處走去。他套上腳蹬,帶頭爬上電杆,寒冰似的電杆,手搭上生冷的疼,人伏立在電杆上,寒風呼呼的掠過頭頂,鑽進肌膚,身子在電杆上打寒顫,先是用鐵桿戳,後用手撿,腐爛的樹枝夾著鳥糞臭味難聞,不時的沾在衣服上,也顧不上拍打。咕嚕咕嚕的一球,手戳得酸脹痛,真想下杆歇一會兒,寒冷的心想起遭災的市民,又燃起了烈火,累乏的身子想到擔當的責任,又化為力量附體,兩個多小時後,終於戳完了鳥巢。

45天的疫情中,他像擰緊的鐘表沒有停頓,沒有休息,日日出現在人煙稀少的野外,帶領隊員保護線路戳扯鳥巢243個,甘苦自知。不僅如此,一班人還完成了黃岡市大別山醫院、市二醫院、龍王山休幹所改造,南湖學校改造方艙醫院的線路鋪設任務。

愛國情懷不是人人都有,全家共赴抗疫更是少見。陳志明一家人住在城裡的還有二姐、二姐夫、外甥女。黃岡市疫情爆發,病毒肆虐揪住了黃岡市民的心,更揪住了他們一大家人的心。他的二姐陳麗萍,是電力公司退休職工,住大修廠小區,花甲之年當上了志願者,擔任小區生活物資接送員,100多戶日常生活物資送到小區由她接手,然後按清單分戶一一叫拿,年齡大的不能出戶,她把物送到家,一干38天,愛心暖百家,紅心亮中華。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圖為陳麗萍收到的錦旗)

二姐夫葉年,城管工作人員,在團風縣上班,疫情中報名當志願者,值班崗位遠在大山深處的但店鄉,45天一直堅守在崗。2月末的一天,團風縣但店鄉一名10來歲的小男孩吃雞肉骨頭卡在喉嚨裡,急需送縣醫院搶救,知道情況後,他二話不說,駕上值勤車,一路綠卡通行送小孩到醫院,救小孩生命於垂危之中,義舉動天,為此,團風縣但店鎮小學教師繡錦旗“疫情無情人有情,志願服務顯真情”送到家中。

外甥女葉寶抗疫期間當義工,作志願者的帶頭人,組成團隊奔赴抗疫第一線,東奔西征的事蹟讀來津津有味,真實感人。以下是她的自述:

“1月25日,我刷朋友圈,手機上看到一條消息,黃岡市疾控中心緊急招義工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新建病區幹活兒,我想反正在家裡沒事,就報了名並聯繫上了招收的醫生,隨後微信招呼朋友一起去,當晚邀好了20多位,但報名參與人遠大於這個數,第二天打開手機報名的有200多位。

一夜無語,早上起來看有這麼多人報名,內心充滿了歡喜。上午九點鐘,我從家裡出發,開著私家車順道接了幾個朋友一起同行。到達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心裡很震撼,醫療中心離城區有5裡多路,在城中住沒來過,新建的中心醫院,醫療疾控中心並排在濱湖大道旁,佔地面積900畝,25 .5萬平方,座西朝東四棟四層的院樓壯觀亮眼。一條繞院區水泥路望不到盡頭,進口百米路段鋪上尼龍布,又寬又長,前場滿目整平的黃土鬆散地鋪墊在上面,腳踏上去肯定沾滿泥巴。室內外裝修已完工,但無擺設,空空的走道,樓室堆積著水泥渣,碎磚頭無序堆放,灰塵滿地。在醫控中心二樓,我們找到了昨天晚上聯繫的醫生,寒喧了幾句,他告訴我十點多鐘就要回貨,1000多張床,還有被套、枕芯,你們的任務就是卸下來搬進病房。十點多鐘,來了兩輛貨車,拉來的是被套,車上卸下地不覺得,可扛上肩特別沉,我先扛了包到四樓,說錯了,又扛到三樓,最後扛回二樓放下,喘息未定,腰痠背痛,我打開包一看,一包十來床,不行,二十幾個人一上午肯定幹不完。於是我微信求助,半個小時後朋友趕到,隊伍壯大到50多人。我就分工男的扛包,女的打掃衛生,醫院剛完成裝修,鏟垃圾堆,掃地灰塵僕僕,室內人員來往不停穿梭,100多斤大包扛在肩上,幾趟下來大汗淋漓,無水,也來不及沖洗,灰塵沾在臉上,每個人髒兮兮的,就象電視中塗了花臉參訓的特戰隊員。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圖為夜幕中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圖為做志願者的葉寶在工作中)

丹心一片赴沉痾,熱血鑄就壯山河      ——記陳志明一家抗疫事蹟

(圖為葉寶收到的錦旗)

當志願者,一腔熱血,空身趕來,什麼東西都沒準備。到中午,勞累了一上午,特感飢餓,沒飯吃,兩手一伸,怎麼辦?大家眼巴巴地望著我。醫院有食堂但沒開伙,搜美團、外賣都停了,沒飯填肚,下午怎麼幹活?我又在微信上求助:我們56人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幹活兒,中午無飯吃,欠水喝,親們伸伸手幫我一把吧!也許是我微信的作用,或許我們在醫院幹活兒,黃州熱心的市民們早就替我們想到了,不到10分鐘,60多份愛心飯,100多瓶純淨水就送來了。飽餐了一頓,我們的心熱乎乎的,這份情吃在口裡,甜在心裡,至今我不知送飯的人姓啥,只知是黃州市民。

到了下午,醫生告訴我床來了,放下手中做衛生的活兒趕忙走出樓房,院區離樓100多米,都是泥巴,大車停在大路旁,醫療器械,床,滿滿一車,堆積4米多高,下面墊軟墊,高往下放還可以,可卸下的鐵床200多斤,兩個人搬只能伸腰竄幾步,根本抬不走,而且還有100多米的泥巴路,50幾個人完成不了這個任務。想起中午休息時間,我接了幾百人詢問要不要人的電話,此刻我拿起手機回覆,城裡住的趕快趕來,到了晚上,就有200多人,人多熱情高,力量大,終於在凌晨3點鐘把活兒幹完了。

拖著疲倦的身子一到家我突然猛醒,驚出一身冷汗,那麼多人扎堆,如果出現病毒感染怎麼辦?這責任誰擔?我擔當得起嗎?那將一生無寧。

一腔熱血幹糊塗事,真是老天有眼保我們平安,最後證明我們幾百人扎堆的志願者無一人出現病例,我真是感謝蒼天!

疫情遭殃了黃州城,卻打開了另一個遇難呈祥的窗口。招了幾百人的志願者,幹活在物資搬運場,口罩,手套非常緊缺。

1月26日,我記得非常清楚天氣是雨加雪,繁重的體力活兒,汗水夾著雨雪淋特別容易把口罩打溼,半個小時換一個。鐵床稜角倒刺容易把手套鉤破,兩樣東西消耗特別大,醫院配備有限,沒辦法,我又微信求助朋友和黃岡市民。不到兩個小時,市民趕到了,零零散散,有的用紙箱裝,有的用袋子裝,開車送到場,放到過道上就轉身走了,沒有留名,也沒有開口要付帳。喜思致極,我順口哼出了幾句

前面有我們衝鋒陷陣的義工兵,

後面有全市支援的老百姓。

一場疫情凸顯民族的英魂,

再兇頑的惡毒也是未日來臨。

憑著我們身後的強大靠山,

我們堅定了無悔的選擇。

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我們幹了兩天半,收到了不知名的熱心人送來的泡麵100多箱,水果40多筐共800多斤,八寶粥30多箱,口罩1000多個,手套600多雙。保障了我們完成了大別山醫療中心接收肺炎患者入住前期的準備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忙完了大別山醫療中心的事後,我們又轉到黃岡市外校,因為它是黃岡市接受救援物資集中存放地,也是我們志願者一段時間較固定的勞動場地。志願者們早來晚歸,井然有序,我們的隊伍從零開始,逐步壯大,最多的時候分6個組,2000多人,市政府也肯定了我們的義舉,後期的勞保用品也有他們派送,其它地方需要人援助也從我們這裡調。浩浩蕩蕩的隊伍哪裡需要往哪裡開,衝鋒在黃州城各個需要的戰場。”

黃州城抗疫完勝,灑下了大批志願者的汗水。葉寶作為義工最先發起人,帶頭者組織領導這一批人,無疑是陳志明一家人的傑出者。當我們問起當時是怎麼想的,她說很簡單,只想作好事,做一個好人。也許,陳志明一大家人真的沒想那麼多,是簡單撲素的做人道理,一個平凡質樸人的靈魂顯露,我們不能不說平凡中顯露偉大,力量無窮。

疫情在突如其來的時候如冬天徹骨的寒風襲擊凍傷我們的身體,凍傷我們的心,又如春雷把大地喚醒,志願者如雨後春筍衝出來,疑聚無比強大的民族抗爭力,去戰勝困難,我從她的敘述中窺見了當初在黃岡市政府,人民對突如其來的病毒應對準備不足時,她和他們是怎樣克服困難的,讀出了大別山兒女,黃岡人民義舉共赴城災的情懷,如浩翰的太空一輪明月升起照亮蒼穹,顯示民族的偉大。

聽說個無數個志願者投身抗投,演繹了一段段動人的事蹟,但沒見一大家人全部投入共赴一線的畫卷。陳志明一家人丹心一片,保一方淨土,壯我河山。

人與人交往,各人在各人的腦海打下不同的烙印,而只有哪些閃著思想光輝,危急時捨身不顧,懷抱祖國,懷抱大家的人,品德高尚,使人敬重,留存久遠。

這一家,這一頁在黃岡市人民抗疫勝利的史冊上會濃濃的抹上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