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更是位詩詞大家。他的詩風豪邁、大氣、俊朗,為古今所罕見。他留存於世的詩詞,不僅是文化瑰寶,更是一座豐富的思想寶庫。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在毛主席的詩詞中,多有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例如他在那首最為著名的《沁園春.雪》一詞中,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是“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都是開國皇帝,都是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在肯定他們建立了不世之功的同時,毛澤東認為這二人欠缺的是文采,並無有好的文章與詩詞留傳後世,可謂是武有餘而文不足,因而構不成全才。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也都是憑武力奪取政權,但也缺乏騷人墨客的文采。至於那位曾遠征過歐州的成吉思汗,更是憑藉武功著稱於世,只識彎弓射大雕,不言而喻,缺乏的恰恰也是文采。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那麼,在歷史上這些著名的帝王中,毛澤東最佩服的是哪位?答案是曹操。

曹操生前雖未當皇帝,是魏王,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漢末的實際掌權人,他的兒子曹丕當上皇帝后,追封他為魏武帝。曹操生前以自己的雄才大略,不僅實現了北方的統一,而且在文學上頗有建樹,他的《龜雖壽》更是千古名篇。

毛澤東寫於1954年夏的詞《浪淘沙.北戴河》,看似筆調輕鬆,信手拈來,實際上,在這首詞中,毛澤東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文韜武略是持肯定的態度的。請看全詞: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詞的上半闋,作者以實景入詞,“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這首詞寫於1954年夏,北方,正值雨季,進入汛期。古代的河北、北京及天津北部地區統為幽州。又因戰國時期河北省為燕國,北戴河、秦皇島均為燕國屬地,所以,毛澤東在詞中以幽燕的古稱代指北戴河與秦皇島。大雨落在幽燕地區,白浪滔天,是說北戴河的水勢很大。秦皇島外的魚船,因為煙雨茫茫,也看不見了,不知駛向哪裡去了。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雖然是以實景入詞,但作者選取的物象具有典型的雨季特徵,用雨、浪、船,三個簡潔的物象,便勾勒出雨中的幽燕大地景象,把讀者帶入水墨畫一般的藝術境地。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詞的下半闋,作者抒發的是“思古之幽情”。思緒從現實一躍達千年之遠,遙想當年,魏王曹操親率大軍平定了北方烏桓殘餘勢力,解除了後方之憂。班師途經河北昌黎的碣石山,登臨此山遠眺大海,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詩篇《觀滄海》。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曹操的《觀滄海》是一首四言詩,原詩是這樣寫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的這首詩,由登臨碣石山所見景物寫起,抒發的是勝利後的喜悅。末句之意為自己有幸來到此山,寫此詩是抒發一下一統天下的遠大志向。

毛澤東在詞的下半闋,引用了曹操詩中的“東臨碣石”和“秋風蕭瑟”兩句,說明他很欣賞曹操的這首詩,只是在引用“秋風蕭瑟”這句詩時,把語序作了調整,寫為“蕭瑟秋風”,這樣改,是為了突出秋風的蕭瑟感,使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有人置疑,毛澤東的這首詞既然寫於1954年夏,為什麼會出現秋風蕭瑟的句子呢?其實,這裡的蕭瑟秋風並非寫實,只是引用了曹操詩中的意境。因此,詞在時間概念上並不矛盾。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這首詞的下半闋,是對歷史及歷史人物的追懷,筆調雖然輕鬆,卻透著厚重的滄桑感。“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千年鉅變,人間已不再是舊時模樣了。

毛澤東的這首詞,雖沒明言,但卻透著對曹操這位政治家的讚揚與肯定。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貶多於褒。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由於作者的“擁劉反曹”立場,曹操被塑造成奸相的人物形象。在眾多的歷史劇中,曹操的舞臺形象也總是以白臉的臉譜出現在觀眾面前。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對歷史人物作出評價

事實上,曹操在動亂的漢末,對於推進國家的統一還是作出突出的貢獻的。政治上是這樣的,文學上,他的貢獻更突出,他與兒子曹丕、曹植,並稱為“三曹”,以反映社會現實,張揚個人積極進取精神,開創出全新的“建安文學”新風貌,曹操本人,則是“建安文學”的領軍人物。“建安風骨”的文學特徵,對於後來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引領作用不可低估。

毛澤東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以輕鬆的筆調,寫出凝重的歷史滄桑感。對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更反映出偉人的歷史唯物史觀。這首詞,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都堪稱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