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杜毅

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你讀書了嗎?

互聯網時代,人們已經習慣了使用手機、Ipad、Kindle等電子設備,“讀書”便也不拘一格:從紙質閱讀到電子閱讀,再到有聲閱讀。當“聽書”這種新興且靈活的閱讀方式出現後,終於讓大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了與讀書需求的平衡點。

據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保持增長勢頭,但紙質圖書和電子書的閱讀量有所下降。有聲閱讀繼續較快增長,中國有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圖片來源:第十七次全民閱讀調查

當“聽”成為一種潮流後,造就了迅速崛起的耳朵經濟,併成為黑夜的寵兒。《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以下簡稱《分析》)指出,夜聽成為新時代下用戶夜間娛樂新選擇,夜聽用戶規模超2億,2019年夜聽總時長109億小時。

夜貓子們都是誰?最愛聽什麼?音頻平臺如何用“聽”持續點燃大眾的閱讀興趣?

同比增長95% 2019年夜聽總時長109億小時

“這些年用戶‘聽書’,在商業模式、內容形式、內容題材上都有較大改變。”蜻蜓FM副總裁陳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聽”的方式讀書,也讓聽書變得更有趣。“首先有聲讀物付費模式,從完全是單點付費轉變為會員付費為主,單點付費為輔。其次,有聲讀物品質升維,內容形式從單播走向多人有聲劇等高階形態。再者,出版精品有聲化趨勢明顯,出版界與有聲界聯動升級。”

聽書,發揮了音頻的伴隨性特質,讓書本走入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尤其在夜間備受用戶喜愛。《分析》顯示,移動音頻行業用戶夜間使用時長佔全天使用時長46.3%,高於綜合視頻、短視頻、移動音樂等行業。有聲讀物、語音直播類內容兼具休閒放鬆、自我提升功能,在夜間時段受到追捧。

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圖片來源:《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

近年來,夜間經濟被視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中國夜間經濟複合增速為11.9%,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4萬億元。

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圖片來源:《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

“夜聽”亦成為新時代下用戶夜間娛樂新選擇。據易觀千帆數據,夜聽用戶規模在2019年達到2.17億。這當中,夜間移動音頻用戶收聽總時長近年來出現快速增長,2019年夜聽總時長達到109億小時,同比增長95%。

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圖片來源:《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

尤其在21時後,當短視頻、長視頻用戶明顯下降時,移動音頻依舊活躍,人均使用時長為40.7分鐘,高於全天均值17%。而凌晨1點則是人們的收聽高峰時間。

“這揭示了大眾對於音頻類內容的消費特點是:越入夜,越依賴。”陳強直言,長久以來,夜間都是音頻收聽的高峰時期,因此音頻行業會加大對夜貓子們的搶奪,“我們將通過生產夜聽內容服務,創新夜聽產品,開拓夜聽場景終端,來升級夜聽內容服務,獲取夜聽用戶。”

Z世代成夜聽新主力 超七成用戶在二線及以上城市

從夜聽用戶的分佈來看,易觀千帆數據顯示,音頻娛樂行業二線及以上城市用戶佔比達到72.92%,一線及以上城市用戶佔比為52.11%。且夜聽的男性多於女性,佔比為66.95%。

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值得一提的是,Z世代已成為夜聽用戶的新主力,30歲以下的用戶佔比37.55%;與此同時,中高消費者佔夜聽用戶的62.33%。

對於夜貓子們愛聽的內容,《分析》中表示,夜聽音頻內容涵蓋有聲書、電臺以及各類節目等,按照用戶需求可劃分為休閒放鬆、個人成長、情感陪伴、親子時光等類型。根據蜻蜓FM數據,有聲書、脫口秀以及個人成長類內容是夜間最受歡迎的內容品類。其中,約有25.51%用戶在22點-0點收聽兒童節目。

在深夜場景下,男性用戶更偏向故事類有聲內容,如《老梁故事會》《劉蘭芳:楊家將全傳》等;而女性用戶則喜歡情感類內容,如《蕊希電臺》《十點讀書》等。

黑夜裡活躍的“耳朵經濟”:2億人一年花109億小時在聽書上

圖片來源:《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

對於耳朵經濟發展,易觀千帆數據分析認為,音頻消費終端將從手機拓展到多場景,接下來想象空間巨大。而現階段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突破10億,但2019年夜聽用戶規模僅2.17億,未來,移動音頻行業滲透率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為了抓住夜聽的廣闊市場,讓更多人通過聽書的方式保持閱讀,陳強向每經記者透露,“將通過打造如同‘耳邊大戲’一般的有聲書,讓人們愛上聽書;為讀書會類型內容提供生長土壤,降低大眾閱讀門檻。”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