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300本書還是一無所獲?不甘心的他總結出了一套讀書方法論

現代社會經濟發達,信息爆炸,每年上市的各種新書層出不窮,搞得讀者們眼花繚亂。但其中很多書都只是商務類書籍,功利性濃厚,文字間充滿泡沫。

對於如何閱讀此類書籍,變成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這類書不像傳統的經典著作,值得我們一個字一個字細細咀嚼。所以我們需要採取一種更加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這方面,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做得不錯。可能是經濟的發達再加上極具匠人精神的民族性格,使得他們比我們更早意識到這個問題,並推出了很多簡單且操作性強的讀書方法。比如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以及筆者即將介紹的這本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

讀了300本書還是一無所獲?不甘心的他總結出了一套讀書方法論

《實用性閱讀指南》

此書作者大巖俊之,為獨立創業者。曾一年讀書300本,但一無所獲,後來調整方法,終於感受到了求知的喜悅。但即便如此,讀的書也沒有在他身上展現出任何成果。於是再次反思優化讀書方法,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一名研討會講師。

這本書就是他根據自身經驗教訓總結而來,主要針對商務類書籍的閱讀。該書不僅理清了讀書的一些思維誤區,教會我們提高閱讀效率,而且還詳細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如何學以致用。下面就從這幾方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一、如何有效率地讀書?

什麼叫有效率的讀書?簡而言之,就是以最小的投資(時間精力成本等)從書中獲得最大的收益。為此,我們就不能按照傳統的閱讀方法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品讀。因為對商業類書籍而言,重要的是筋骨,而不是血肉。這些筋骨就是一本書的乾貨。為了找到這些筋骨,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讀了300本書還是一無所獲?不甘心的他總結出了一套讀書方法論

1、確定讀書目的,帶著問題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總結了閱讀的三種目的,分別是消遣、獲取資訊,和增強理解力。前兩者目的最為常見,也最容易達到,而第三種才是我們談論的重點。但增強理解力只是籠統的說法,還需要進一步深挖,比如說我們看商業類書籍,是想從中獲取何種東西,解決何種疑惑。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視網膜效應”,就是指當我們專注某個事物時,會發現這個事物隨處可見。比如穿上一件特別喜歡的新衣服,會發現街上好多人跟自己撞衫;自己懷孕了,會發現周圍都是孕婦。這個效應表現在我們讀書上,就是當自己帶著某個明確問題去閱讀時,反而更容易找到答案,這樣的閱讀也會更加高效。

2、摘取有用信息,不要試圖全部理解

傳統思維中,看書就要每個字認認真真看,但這套方法並不適用於商業類書籍。因為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只要問題能解決,看多看少倒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需要摘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為此,我們可先閱讀書中的序言、目錄和後記,瞭解整本書的大概內容,然後挑選重點章節進行閱讀

不過根據作者的自身經驗,書中重要的內容只有20%,而這20%中最重要的也只有4%。換句話說,200頁的書裡面,精華部分可能才4頁。當我們明白這點時,讀書就會輕鬆很多。這時,我們就可以找出書中的4%,集中火力去認真研讀。讀書效率也會高很多。

二、如何做讀書筆記?

當我們剛讀完一本書時,印象會相當深刻,但時間一長,難免忘記。這就需要我們採取一種合適的方式去記錄書中內容和個人感悟,以方便我們隨時回顧和查閱。而讀書筆記就是非常經典的一種方式。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就詳細介紹了讀書筆記的做法。本書的作者也在書中介紹了兩類方法。

讀了300本書還是一無所獲?不甘心的他總結出了一套讀書方法論

1. 基礎方法:做記號、貼標籤,摘錄書中內容並寫下感想。

這種方法一般為我們大多數人所常用。門檻較低,一本書,一支筆,一本筆記本即可。我們可在書中做各種標記,貼標籤,但更為有效的是一邊摘錄書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一邊寫下個人感悟。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手寫一遍的印象肯定會比複製粘貼更為深刻。

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就對這種方法有過細緻的描述,他將其稱為“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摘抄加評論,就好像魚肉夾大蔥的關係。事實上,這種方法並不新穎。錢鍾書在清華上學時就曾在圖書館的書籍上寫寫畫畫。這種方法對讀書確實大有裨益,也被諸多讀書大家所踐行和推崇。

2、高階技能:畫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法就是指將“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有兩種製作思路。一種是按照讀書目的來製作,按照“書”、“目的”、“答案”、“總結”四個分支來進行延伸。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但是無可避免,這樣一番整理,書中的信息就會漏掉很多。

所以我們還可以採用第二種方式,按書本的要點來整理。具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按順序整理書本的各章要點,這種思路基本上與作者的思路一致。第二種則是按順序整理書中自我感覺重要的部分。這時候就完全按自己的感覺走,自由定製,也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

三、如何學以致用?

孔子曾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翻譯過來就是說,把《詩經》三百篇背的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將書本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唯有行動才是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一套自己總結的行動流程。

讀了300本書還是一無所獲?不甘心的他總結出了一套讀書方法論

1、從書本上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清楚表明“何事”、何時、多少”,同時從視覺、聽覺、體感三部分想象自己達成目標的樣子,這樣對於達成目標的動力就會變高漲。

2、明確現在的位置,思考與行動目標之間的差距。想象自己多達成10%是什麼狀態,讓自己看得到希望。

3、填補差距的具體行動。按照“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做?何時做完?”給出5個以上的行動方案。從中選出一項行動,要選擇自己最想做的那項行動。

4、將行動細分為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確定需要具體實施的事情。挑選出一件實際去做的,然後確定什麼時候做,想象下做成之後什麼心情。

5、將行動告知他人,並付諸行動。可以在社交平臺上宣告,或者告訴身邊的親戚、朋友,這會形成一種自我督促,讓我們不得不去付諸行動。

總結

總的來說,《實用性閱讀指南》正如書名所言,還是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閱讀技巧和思路,尤其是在思維導圖和將理論付諸實踐的章節,作者就分享了很多自身的經驗和感悟。但不得不說,市面上關於閱讀的書籍實在太多,方法基本上千篇一律。但是這本書在閱讀類書籍中還算不錯,值得讀書不得要領的朋友們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