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110」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則群魔退聽,

  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個人理解】

  要想降伏心中的障礙,就必須先降伏自己起伏不定的心,心定了,所有障礙就退去了;

  要想駕馭強橫的外物,就必須先駕馭自己浮躁的情緒,心平氣和,外來的橫逆就無法侵入。

  【心得體會】

  1、這則說的“降自心,馭此氣”指的就是修習“定力”。定力:就是使自己的心境隨時都可以精神集中的能力,心情平靜,此既是世間正定。儒家有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就是說:適可而止——>安定下來——>心不妄動——>所處而安——>處事精詳——>得到成果。

  2、由此可見,定力是一種精神修養,凡是一個有修養、有大擔當的人,也一定有相當好的定力,否則無以致之。比如地區的領導,或者集團企業的老總,每天都是個各種事物纏身,換做一般成人,根本受不了。

  3、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在監獄中生活了27年,他的獄舍連窗戶都沒有,想想處於這種狀況有幾個人能不瘋?

  4、說到“降魔”,哪有那麼多魔?魔就是你外境界的五欲六塵,如果沒有定力,一切境界來臨,你就會隨著起舞,那就是被外境所轉。我們為什麼有時候煩惱重重?就是對於境界沒有主宰,被困惑,被束縛,有時候聽到一句話,夠我們思考一星期,看到一個表情,浮想聯翩,這就是被別人的聲音、動作束縛,不的解脫。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5、當前的誘惑太多了,比如我們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看手機,同學會,家庭聚餐,大家不說話,都在看手機。全民低頭族,一機在手天下盡收,人們喜歡手機上不斷更新的內容,無法定下來,情緒也就隨著境界變動,無法安定下來!

「菜根譚110」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6、酷愛旅遊的,就是喜歡不斷變動的“法塵”境界,心做不了主宰,一直在追逐各地的境界,不知道這都是眾生“如來藏”自己所顯的境界。有人說愛笑的人都愛哭,很有道理,他的心容易跟隨外界而波動。

  7、《康熙大帝》中孝莊太后告訴康熙:“我們要學觀世音菩薩,往那一坐,隨便你怎麼拜,我就是不說話!”這就是在告訴康熙做事要有定力!有大擔當的人都有定力!諸葛亮用空城計的時候,沒定力敢用嗎?經商的、上學的、各行各業都需要定力。

  8、蘇軾拜會好友王定國,他被貶嶺南三年後調回京都,席間問他的小妾柔奴嶺南好不好?柔奴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只要心安,哪都是家。蘇軾很有觸動,寫詞贈與。

  9、定力怎麼練?首先你要確認外面的五欲六塵皆是虛妄!無須認真。當然,這需要長時燻修智慧知見!然後還得修福德作為支撐,還有就是煩惱習氣性障要克服!

  10、再有就是方法了,修定的方法很多,動中定力尤其重要,《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法門,通過努力修習,可以讓我們行住坐臥中皆有定力相應,過著與定力相應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