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艺术:对人说话,要懂得随喜别人

其实,人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怀有一颗喜心。

这就是佛门里常说的一句话—随喜。

什么是随喜?喜,喜者欢喜,菩萨庆他从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随喜是快乐生活的一个重要法门。

不少人见到能力比自己强,生活、事业蒸蒸日上的人时,心里 多少会有点不舒服,可能会酸溜溜地说别人的风凉话及坏话,这是人之常情。

其实这样很丢人,很不好,心中的度量不够!

谈话的艺术:对人说话,要懂得随喜别人

佛门告诫我们,当别人过得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随喜,要真诚地替别人高兴,这样,自己才会从心灵上获得更多的快乐!

很多人原来没有这个喜心,或者说没有激发和挖掘出这个喜心,最后知道随喜别人才能快乐这个法门以后,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在办公室里面,有的同事学历高,有的干起活来一个人顶好几个,还有的悟性特别好,等等,因为这些差距,有一些同事内心就产生了失落感。

谈话的艺术:对人说话,要懂得随喜别人

都知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他的光辉点,只是自己永远未挖掘到而已!

就像感叹号里面的生活: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中,知足常乐!

如果不会随喜的话,有了失落感就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才能,但还是不可能超越别人。那怎么办呢?只会起来越痛苦,甚至只有搞一些美旁门左道来证明自己。

有一位法师回忆说:我小时候上学,经常会在课堂上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行,以获得老师的注意,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小的时候不懂。长大后,在寺院里跟着师父修行,慢慢就知道了一些道理,心里就觉得,有人体力好,我比较高兴,有人学历高、悟性好,我随喜他。

慢慢地,心里就自在了!

随喜——认同别人也同样认同自己,能让自己处于乐观的状态不是改变,而是顺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