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讀《明朝那些事兒》: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不知道是因為第一遍感觸實在太深,還是因為有點留戀那個曾帶給我無比震撼的王朝。

總之,我又一次翻開了《明朝那些事兒》。說來奇怪,相比於第一次看,我花了更多的時間,也看得更加仔細認真。(第一遍的感想:“看完《明朝那些事兒》,突然想說幾句”

第一遍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因為急於瞭解後面的故事,被險象環生的劇情所吸引,所以一路狂奔,看書的進度也是快馬加鞭。

最後一次讀《明朝那些事兒》: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看到劉瑾、嚴嵩弄權,總想著趕緊看到正義的出現,將他們繩之以法;

看到張居正整肅超綱,李如松抗倭援朝,總是大快人心;

看到關寧防線固若金湯,徐霞客摒棄世俗遊遍山川,令人心馳神往。

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家國情懷,民族大義,總是抓著每一根神經。所以當我第一遍看完這本書的時候,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就像是身臨其境走了一遍這個精彩的大明王朝,感受到太多太多的心靈震撼。

最後一次讀《明朝那些事兒》: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或許也正因如此,當我再一次翻開了這部作品,沒有了第一次看的時候那樣,對劇情的迫不及待。很明顯,我放慢了閱讀的速度。我更加仔細地去分析每個人的心理變化、每件事背後的因果關係;也會嘗試著做不一樣的假設,和導致的不一樣的結局,樂此不疲。

李東陽忍受世人冷眼,因為他明白,堅持,才會有希望。(有時候,屈辱地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

黃道周告訴我們,人的一生,至少有一些事,不應該妥協。(即使妥協的好處也許更多)

徐霞客用他的一生詮釋著: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便是成功。(在科舉、官場橫行的時代,作出鬥爭)

最後一次讀《明朝那些事兒》: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是啊,用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就是成功。

徐階隱忍二十年,終究鬥倒嚴嵩父子,成功晉升明朝第一官僚,是為成功;

王守仁突破常理,格物致知,躋身聖賢,門生遍佈天下,是為成功;

張居正官場沉浮,鐵血手腕,推動改革,挽救帝國危局,是為成功;

戚繼光、俞大猷一生征戰沙場,掃平敵寇,青史留名,是為成功;

但在茫茫歷史長河中,還有很多人,他們的一生同樣精彩紛呈:

李時珍輟學歸來,深究醫學,苦研數十載,終成《本草綱目》;

唐伯虎考場失意,一生悲涼,而後醉心山水,終成一代畫家;

徐霞客出遊30載,足跡遍佈四海山川。和張騫、鄭和不同,他無受命,無目的,只因為這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後一次讀《明朝那些事兒》: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於是,我想到了那些王朝更迭、帝王將相身後的普通民眾,他們不被記錄在史書上,他們渺小到完全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可是,他們分明存在,他們擁有一個平凡的名字——百姓,他們的一生,也一定同樣精彩。

到這裡,看到許多人在爭論,明朝究竟是亡於嘉靖,還是亡於萬曆,亡於天啟,都已經不重要了。歷史不會重來,故事也不會改寫,我們要面對的,是自己的未來。

一輩子,其實很長,這個世界也很有趣。

借用這部作品結尾的一段話:做一個勇敢的人,無需害怕、無需絕望,要相信自己!

最後一次讀《明朝那些事兒》: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後記:

兩次看《明朝那些事兒》,感觸確實很不一樣。談不上哪一遍更印象深刻。如果非要做一個區別的話,就是第一遍我看到了很多人奮鬥的一生,對很多事物有了不同的解讀,也習慣用寬容的心態去面對身邊人與事。也因此才萌生了去看第二遍的想法。

而第二遍,也許是因為對劇情有了大致的瞭解,我看到了很多情節之外的東西,也更加心平氣和。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珍惜時光,珍惜現在,珍惜未來,珍惜身邊的每個人。

一生可以很短,幾十載一晃而過;一生可以很長,很多事我們都來得及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