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只有華為是「科技公司」

中國可能只有華為是「科技公司」

最近WeWork和Peloton(Keep的美國鼻祖)將要上市的小道消息瘋傳, 乍一看這兩個公司並沒有太多共同點:前者出租空置的建築然後改造成辦公空間,後者銷售家庭健身設備和網絡課程。

但是,兩家公司對自己的定位居然出奇的一致——科技公司。

如果因為一家公司使用自己的APP或軟件來發展業務,就能將其歸類為科技公司,我們好像沒比農耕文明時進步了多少。

50年前,科技公司是什麼卻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IBM就是科技公司,因為其他所有人都是IBM的客戶。

聽起來有點誇張但並不過分。當時的世界,IBM構建硬件,編寫軟件,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並提供了各種服務,包括培訓、持續維護和定製業務。蘋果、微軟與谷歌都是IBM生態下的受益者和受啟發者,

各行各業都能從IBM的技術中受益,包括金融服務、實體制造、零售連鎖等等,甚至延伸到軍事。諸如會計、資源管理和過去手工完成的一些工作,都能被自動化和集中化,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促使了多個新興行業興起。

不過,效率的提高和新的商業機會是無法讓讓摩根大通、通用電氣(或西爾斯成為科技公司的。技術只佔了這些公司龐大整體的一小部分,這種本質暴露了他們技術的平庸:

當公司不談技術時就會被市場區別對待,然後就會陷入不利的境地。這個結論一樣適用於WeWork和Peloton。

IBM和這些公司不同。公司的每個部分都與技術有,實際上IBM就是建立了一個獨立於自身的完整生態系統——硬件、軟件和服務,這與現在普遍認可的“軟件即服務”概念基本一致。

簡而言之,想要成為一家科技公司,就意味著成為IBM,就意味著創建並參與一個圍繞技術構建的生態系統。這個條件下,環顧中國那些聲名赫赫的跨國企業們,可能只有華為才算是科技公司。顯然,WeWork、Peloton和國內很多所謂的獨角獸科技公司都做不到。

微軟成立並壯大後,IBM與微軟簽訂了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的協議,進而在未來15年一起佔據了計算領域的主導地位。

IBM的妥協實屬無奈之舉。微軟的強大也是時代必然。

1968年,為了逃避聯邦政府的反壟斷訴訟,IBM將他們的硬件、軟件和服務進行了拆分。這為軟件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但軟件的銷售是沒有監管的,因為當時的軟件沒有版權保護。

1980年,美國國會將“計算機程序”加入了美國版權法的定義列表中,於是微軟的核心盈利之道——軟件授權就誕生了。即公司可以保持對軟件的合法所有權,並向使用該軟件的個人或公司授予實際上無限量的許可。因此,微軟可以對Windows的每一個拷貝收費,卻不需要銷售任何底層硬件。

這正是了科技公司與眾不同的另一個關鍵特點:軟件的零邊際成本。

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

硅谷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硅基的芯片具有類似的特性。開發和構建一個芯片需要大量的前期成本,但是一旦研發完成,就可以低成本生產出大批量芯片來。

這種商業模式催生了風險投資的誕生。VC為產品的研發提供資金,以便在產品批量製造後,獲得無限量的回報。

過去幾十年,風險資本願意投資的科技公司,都要有科技公司的特點——零邊際成本,不封頂的投資回報。這是科技史上最被忽視和低估的時代,一個由微軟、甲骨文等軟件公司以及IBM、惠普和戴爾等公司的硬件公司共同主導的時代。

現在軟銀投資WeWork徹底打破了這一常識,但如今WeWork的預期估值被腰斬,也證實了只有真正的科技公司才能撐得起如此龐大的估值。

在某種程度上,WeWork的獨特性似乎主要依賴於強大的融資渠道。這或許足夠了,但這並不意味著WeWork是一家科技公司。

另一方面,強行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並不能保證自己就能成功。科技公司的詛咒就是儘管它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但要抓住這些價值極其困難。像拼車這樣的低資產模式確實非常有吸引力,但是Uber或滴滴能產生足夠的價值來盈利嗎?當滴滴最終完成ipo時,它的數據會是什麼樣子?

“技術”這個詞由來已久,它意味著所有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生產東西的力量,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我不否認WeWork、Peloton、滴滴、KEEP的商業價值,但在招股書上將自己定位成科技公司,它們是否真的配得上這個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