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有一座小城,讓我們從法國中部的盧瓦爾河谷驅車南下300公里來到波爾多,她是葡萄園中間的聖埃米利翁St-Emilion。

大約從公元2世紀,羅馬人就開始在聖埃米利翁種葡萄。聖埃米利翁的名字來自於8世紀時居住在這裡的一個本篤會僧侶。中世紀時,聖埃米利翁是聖地亞哥朝聖路上的一站,巴掌大的小鎮塞滿了教堂和修道院。1999年,整個小鎮被UNESCO確認為世界遺產。

聖埃米利翁建在4塊凸起的岩石之上,所以小鎮被分成了地勢高的上城和地勢低的下城。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如果看過《將愛》大約會記得這個陽臺,楊錚在餐館拉起文慧就跑的那一幕。拍攝餐館的陽臺屬於一家羅萊夏朵的五星級酒店。

古老的巨石教堂Église Monolithe在小鎮的中心,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她高聳入雲的鐘塔。教堂最初的建造時間已經無從考證,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教堂是在本篤教會僧侶獻給聖埃米利翁。教堂最初開鑿在岩石裡,12世紀被加蓋了上面的鐘樓。14和15世紀鐘樓又分別被加上了哥特式的窗戶和尖頂,成了現在的樣子。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第一次見到這樣鑿在岩石裡的教堂覺得十分新奇,後來才發現在柔軟石灰岩山體裡建造教堂似乎是歐洲隱修士的傳統項目,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巖洞教堂。

比起高聳的巨石教堂,藏在遊客中心後面的參事會教堂Eglise Collégiale顯得有點低調。但其實從12世紀到18世紀,參事會教堂是聖埃米利翁的宗教中心,住在參事會教堂的僧侶掌控著整個小鎮的宗教生活。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漂亮的雙柱迴廊在好多電影裡出現過。站在迴廊裡,發現她精緻,但沒有多餘的裝飾,古樸地保留著中世紀時時的樣貌,和聖埃米利翁小鎮一樣,淡淡記載著時光的流逝。

波爾多原本是阿基坦公爵的屬地,12世紀阿基坦女公爵嫁給了安茹王朝的亨利二世,一直到百年戰爭結束之前,波爾多都是英國國王的勢力範圍。當時英國商人駕船到波爾多來買酒,在港口卸下作為配重的卵石,裝上酒桶滿載而歸,那些被卸下的大石頭就被阿基坦人用來修建城池。所以上下城的之間很有一些坡度的小徑最初都是用從英國“進口”的卵石鋪成的。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清晨的聖埃米利翁,空氣涼絲絲的。遊客大軍還沒有趕到,不勤快的法國人更沒有提前起床準備開店的習慣,整個小鎮還在沉睡中。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藏在小巷裡的小酒窖,門口掛著大大的葡萄酒瓶,小鎮的每個不經意的角落都寫著大大的“波爾多”。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走在聖埃米利翁的小巷,時不時會遇到一兩個有點眼熟的轉角。

高處的Cloître des Cordeliers遠看只是座只剩立面的廢棄房屋,屋頂早已蕩然無存。這裡原本是建於13世紀的方濟各會修道院。大革命期間修道院被大量關閉,Cloître des Cordeliers也沒能倖免,於是逐漸被人們遺忘。一直到一個世紀後的19世紀末,新的業主開始用修道院的地窖釀造起泡葡萄酒,漸漸變成了小有一點名氣的酒窖。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即使只剩下殘垣斷壁,依然可以感受到曾經雙柱迴廊的精美。地下的酒窖可以跟團進入參觀,但通常只在7月和8月才會有英文解說。

葡萄園中間孤零零的國王的塔樓Tour du Roy是13世紀的城堡碩果僅存的部分,不過雖然叫做“國王的“塔樓,真正主人卻是聖埃米利翁古老的組織魯拉德騎士團。這個組織從1199年開始便掌管的小鎮的經政治和司法權力,一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被解散。塔樓方方正正的形狀象徵著新城市權利,法國大革命之前聖埃米利翁都沒有市政廳,所以國王的塔樓就相當於聖埃米利翁的市政權利機構。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故事的後續是法國大革命之後魯拉德騎士團就銷聲匿跡了,一直到1948年當地葡萄酒商又重新以商業聯合會的形式組織了“魯拉德騎士團”,推廣聖埃米利翁的葡萄酒。這就是很多明星被“授勳”的傳說中騎士團了。不過不管怎麼說,魯拉德騎士團在提高聖埃米利翁知名度方面功不可沒。到現在國王的塔樓依然屬於這個魯拉德騎士團,他們時常會在這裡舉行一些重要活動。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小鎮的外面,綿延的葡萄園,在波爾多種葡萄釀葡萄酒才是頭等大事。

傍晚讓人鬱悶的雨雲總算散開,露出漂亮的火燒雲。

晚安,從中世紀小鎮走來的小鎮。

波爾多葡萄園裡的中世紀小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