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真理,自私自利没什么不好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有些敏感。弄不好就会招人唾弃。但是,发现很多人在解释一些古代语言的时候总喜欢偏向于“向自己脸上贴金”式的解释。总把一些道理说得冠冕堂皇,而无视另一面。

既然我们都不是“鱼”,也不知道“鱼”是怎样想的。那么我也可以有另一番解释,直面人性的解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真理,自私自利没什么不好

人不为己的两层解释

后半句大家基本没有什么异议,有偏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动不了问题本质。关键是“人不为己”的解释。很多古语,都是被人拿来“利用”了。他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就可以给以怎样的解释。这句话里的“”字是多音字,所以有两个解释。准确地说,是两层解释,因为它们并不是对立的。

1..

字读二声。也是第一层解释。意思是说,人要修为自己,不然天诛地灭!这里是修为,就是内观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立于天地之间。

很好啊。这个解释当然对了。大家都要修为自己,天下就一片祥和,天下大同。但是,这基本就是一个“理想国”,太过于浪漫主义了。所以这个解释,是一个标杆,一个贴在墙上的大大的行为规范指导,正确无比。但是我想这句话的第二层解释,也就是大家说被误解的解释,也是非常正确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真理,自私自利没什么不好

2..

字读四声,也是第二层解释。就是“为了”的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说,人一定要为自己着想,不然,天诛地灭。

但是,想强调的是,这不是为真正的自私自利者辩护,而是在肯定第一层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

如果说第一层解释是框架基础,底层建筑,是核心骨架。那么第二层解释就是血肉,皮囊。

突然感到好难,不是被满嘴“修为”而居心不良者道德绑架,就是被少有修为的“自私自利”之人利用。第一层意思,大家都不会有不同意见,好像“皇帝的新装”,谁要是有异议,那是因为自己的修为还不够,还要好好修为自己。

那么,第二层意思当然也是正确的,并且是有争议的。但是这个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真理,自私自利没什么不好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经济学支撑

在经济学上有个假定,人是“自私”的。这里和“利他”并不对立。人们的行为就是让自己的效益最大化。注意了,我们不是在讨论纯经济学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

只是想说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人的自私自利”基础上的,如果人不为己,或者某制度不让人为自己,那么天地就不能健康存在。天诛地灭的意思,在这里也要改一改。

文化里常说谈论天地人。三才者,天地人。这里的是关键,是天地之所以能立的根本。如果“人”不存在,或者混乱不立,社会经济系统就混乱,那么天地也就黯淡无光。

举个例子大家就有体会。比如我们早年实行的“计划经济”时期,“大集体”时期。就是要人人为公的体现。每个人都为公,便失去了积极主动性,经济就出现停滞。

因为人的基因决定了人这个系统,需要不断接受正反馈才能运行下去。人的行为,总得在某项工作中获取奖赏才能继续下去。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奖赏。如果没有这个正反馈,人的正能量就会消耗殆尽,无以为继。不发工资,或者分配不公,人们就会怠工,谁都不愿意干。

事实也证明,人人为公不可行。还是要人人为己,为实现自己效益的最大化而努力拼搏,个体系统好了,整个社会系统才能健康运行。看看后来,只要自己肯干,日子就能好转,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充分调动自主能动性,经济社会也欣欣向荣。这就是为什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真理,自私自利没什么不好

一个世界是这样,一个社会是这样。那么一个家庭,家庭里的个体也一样。

举个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例子。认识一个朋友,从小就是大人们心中的好孩子,懂事听话。她也总时时处处为家人着想。连自己处对象也都为家人感受着想。结果呢,一个女的,人到中年还独身一人,现在成了一家人的难处和痛点。她也很纳闷,自己分明都是为了身边的人,毫不利己啊,怎么最后却伤害了身边的人,也耽误了自己。可见,作为个体,必须先管好自身,照顾好自己利益,才能立于天地,而不让自己的天地诛灭。这是穷则独善其身的践行。

那么,达有则兼济天下,做慈善,布施是不是只为别人不为自己呢?也不是,这是在精神方面的利己,布施也是在为自己。只要自己有念头,一念生,那么就有了自己的业力,就可以说是为自己。“助人为乐”、“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都有为己之私的含义。

接受我们的自私

在第一层的行为规范内,就是不断修为自己的同时,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符合天道的。说人是自私的,并不是对人的贬义。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自私自利。

原来,过去的一句话,是道出了几层大道理,经济学思想,古人早已有之,只是在文化思想解释中,常常被忽视,而只重视人们的道德。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真理,自私自利没什么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