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讓你讀懂血尿與尿潛血的區別

一文讓你讀懂血尿與尿潛血的區別

一、血尿的定義及分類

血尿可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出現肉眼血尿時,尿液呈紅色或棕色,甚至混有血塊。每升尿液中出現1ml的血液即可導致明顯的顏色變化,因而尿液顏色的改變不能反映出血的嚴重程度。此外,間斷排紅色或棕色的尿液也經常見於非泌尿系出血的其他疾病,如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卟啉尿、服用非那吡啶和食用大量甜菜等。

鏡下血尿的定義是尿沉渣鏡檢中每高倍鏡視野下出現3個或以上的紅細胞。試紙法檢測的是亞鐵血紅素,可以檢測每高倍鏡視野下1~2個紅細胞釋放出的血紅蛋白。尿液中存在肌紅蛋白或血紅蛋白都可導致其陽性,而這些蛋白質可能並非來源於尿液中的RBC。因此,如果試紙法陽性,應使用尿沉渣鏡檢來明確紅細胞的存在。如果試紙法陰性,則可以排除血尿,除非患者服用了大量的維生素C(易出現試紙法的假陰性)。

一文讓你讀懂血尿與尿潛血的區別

二、血尿的病因

1、腎實質疾病:原發性(急性腎炎、IgA腎病等)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遺傳性腎病(Alport綜合徵、Fabry病等);腎小管間質性疾病(急性間質性腎炎等);腎血管性病變(腎梗死、腎靜脈血栓形成、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徵等);腎實質腫瘤;特發性高鈣尿;腎實質外傷;腎下垂等。

2、泌尿道疾病:結石;腫瘤;感染(包括急性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或腫瘤;尿路損傷;膀胱輸尿管反流;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3、鄰近臟器疾病:闌尾炎;盆腔炎。

4、全身性疾病:高熱;血小板減少;白血病;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功能異常(包括彌散性毛細血管內凝血、血友病等)。

5、藥物因素:

環磷酰胺;抗凝藥物包括華法林;汞製劑等。

6、功能性血尿:健康人劇烈運動後一過性血尿。

一文讓你讀懂血尿與尿潛血的區別

三、尿潛血與血尿的區別

尿潛血試驗陽性代表肌紅蛋白尿或血紅蛋白尿。二者均為可轉運氧的含血紅素的色.素蛋白,當尿中加入過氧化物和氧化性顯色劑後,這兩種蛋白中的血紅素基團可催化過氧化物釋放出新生態氧,氧化顯色劑而呈色。臨床中一般用試紙法來檢測。

血尿是指尿沉渣鏡檢觀察10個高倍視野(HP)計數紅細胞,若平均>3個/HP則稱血尿。紅細胞少時,尿色可無異常,僅在鏡檢中發現紅細胞,稱為鏡下血尿。而紅細胞較多時,尿色可呈淡紅至血色尿不等,稱為肉眼血尿。

四、血尿的診斷及鑑別診斷

首先應除外因攝入含有色素的食物或藥物如利福平等導致的假性血尿。其次,應注意血尿與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的區別,後兩者因從尿中溢出的蛋白質呈紅色而使尿液看似血尿,此種情況多表現為尿潛血陽性而尿紅細胞計數正常。

血尿明確後,關鍵在於鑑別腎小球源性血尿與其他疾病(主要包括泌尿系統疾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異常等)引起的非腎小球源性血尿,除臨床表現不同外尚有以下鑑別要點:

1、腎小球源性血尿為全程無痛性,而許多原因的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可伴有疼痛,且可為分段血尿,通過尿三杯試驗可對出血部位加以鑑別。

2、腎小球源性血尿多不伴血塊,或僅見於血尿特別突出的個別患者,而非腎小球源性血尿血塊常見。

3、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在影像學可見相應的結石、腫瘤、結核、多囊腎等改變。

4、如尿沉渣鏡檢見到紅細胞管型或相差顯微鏡下多數(至少>70%)紅細胞形態為多變形紅細胞則可確定為腎小球源性血尿,其中棘形紅細胞>5%對於診斷腎小球源性血尿具有額外的特異性。

感謝大家關注、點贊、評論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