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这期开始,我们来聊《三十六计》,上两期分了多章篇幅聊了三国话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话题,各位看官可以帮忙点下

关注到主页看下,记得帮忙点赞啊!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为了便于我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取一个字,组成了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个字都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今天我们来聊《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攻取之。

翻译:敌人混乱时,必然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空隙,我方应当利用其混乱无主这一点战胜他。

这翻译很难看懂,但简单的说声东击西就就是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做出错误判断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此计出处:此计的名称出自唐代社佑编纂的《通典》,“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此计阐释: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是打非打,制造假象,引诱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乘机歼灭敌人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来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示出任何进攻的现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断出我们真正的意图,被假象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

但是运用“声东击西”这一计的时候,我们必须观察敌方是否已经被我们调动了,我们的目的在西边,但我方佯装进攻东边,敌人开始把兵力或物资集中调往东边时,证明敌方已经中计,这时我们就可以找准时间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敌方的西边。但如果敌方依旧是镇定有备时,不为我方所调动,已经知道我方的真正意图,将计就计,佯装防守东边,实则已经集中优势兵力在西边做好埋伏等着我方进入埋伏圈,而我方贸然出击,那就会自取失败,这是一条非常冒险的计谋。

古代行军打仗,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如《孙子兵法》说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声东击西也是这个意思,佯装我们真正的意图,诱惑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再抓准时机出击。

三国演义之声东击西经典案例:

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公元228年,诸葛亮给蜀汉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后出兵北伐。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次北伐正是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以避开魏军的主力。

首先诸葛亮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军取郿城,然后派赵云和邓芝为疑兵,占据箕谷,而自己亲率主力进攻祁山。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赵云布兵在箕谷的任务是做疑兵,主要是为了吸引和牵制魏军主力。而此计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经过浴血奋战,赵云也做到以少量的兵力把魏军主力曹真拖在了箕谷,牵制住魏军的主力大军。

另一边,蜀军的主力大军由诸葛亮带领,由斜谷进军攻取郿城。按预定计划,赵云拖住魏国主力大军,诸葛亮这边夺取郿城,然后直接进攻长安,那时将是势如破竹、水到渠成之势。

诸葛亮用声东击西这一计,把这次北伐部署得很完美,以老将赵云的名气,必定能达到“声东”的效果,让魏国派主力大军抵挡赵云。而实际的“击西”,由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完成,加上由姜维做先锋,北伐一定能成功。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但唯独一点,也是致命的一点,错用了马谡来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用司马懿的话说,“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果然如司马懿所说,马谡不堪一击,魏军围而不攻,断了蜀军取水之道,蜀军自乱阵脚。

马谡丢了街亭,诸葛亮进无所据,只能放弃北伐,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全功尽弃。赵云这支疑兵也失去了战略意义。随后由箕谷退兵,魏军趁机追击,赵云让邓芝率军先退,自己亲自断后,军需物资以及兵将都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赵子龙箕谷布疑兵,诸葛亮声东击西取郿城

不得不说,诸葛亮这一声东击西的计策是非常好的,但在关键点上用错了人,导致前功尽弃,无功而返。

喜欢的朋友可关注下我,记得帮忙点个赞,我会定期不断更新文章!已更新很多文章了,喜欢的朋友可进入我的主页翻楼看下其他文章的讲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