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操盤:基金重倉聚焦消費科技醫藥 低油價衝擊相關產業鏈

大盤參考

當前國內市場不存在結構性風險,調整很大程度上是悲觀情緒帶來的波動,聰明的資金很清楚回踩就是加倉的機會,但展開強勢反彈的契機仍未出現,還要警惕回落風險,較為考驗投資者的定力,建議主線擁抱消費板塊的修復性行情,適當配置券商等非銀金融板塊,數字貨幣概念可重點其關注交易性機會。

【要聞盤點】

美股收高 美油反彈近20%黃金期貨漲3%

美股週三收高,能源與科技股領漲,道指上漲超過450點。美國6月WTI原油期貨收高19%。美參院通過4840億美元小企業救助計劃,眾院最早將在週四對其投票。

點評:投資者仍繼續密切關注能源市場的最新動態。目前原油市場受到供應過剩、需求疲軟以及儲存空間不足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使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結構性資產荒來了 公私募基金嚴守信用底線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買方機構或面臨資產荒。仇秉則直言,資產荒已經出現,理財和結構性存款價格屬剛性,缺乏實業投資機會,回購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債券市場收益率已較難滿足主流資金的回報需要。

點評:在低利率環境下,機構投資者需要如何做出應對?接受採訪的公私募人士表示,不建議下沉資質配置信用債,可通過適當加槓桿增厚收益,並關注轉債的投資機會。

基金重倉股聚焦消費科技醫藥板塊

除了上述公司以外,在前50大重倉股中,還包括有色龍頭股紫金礦業,該公司受到了興全、中歐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青睞,知名投資人鄧曉峰更是20多億元重倉持有。

點評:一季度,從基金重倉股的增減情況看,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基金避險情緒升溫,有業績支撐消費龍頭股、具有行業競爭優勢並且未來向好的科技和醫藥股,受到基金的青睞。

科技類、大宗商品ETF申報迎窗口指導“暫緩”:波動、流動性等風險引關注

從部分公募機構獲悉,包括原油在內等大宗商品ETF產品申報迎來窗口指導,要求“暫緩”。“主要近期油價風險較高,加上最近的負油價事件,正在讓監管層開始謹慎對待這一類產品。”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公募人士表示,“主要全球經濟悲觀預期的情況下,原油本身存在價格風險,同時也擔心這個時間的低油價導致不少投資者藉機抄底,進而引發更大的風險。”

點評:確實有很多投資者問是否有產品可以投資原油,但實際上存量的公募產品並不多,而且因為之前的暴跌存在溢價。

監管要求銀行自查原油理財產品

除了銀行對風控、投資者適當性把握等方面的問題外,個人投資者也必須認識到,原油交易是高風險、高波動屬性,並不等同於普通意義上理解的理財產品。美油5月合約此前暴跌一度跌入負值,國內銀行掛鉤原油的產品也出現巨大波動。4月22日,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各大行已在監管的要求下進行自查,並要求遞交自查報告。

點評:撇去銀行的投資者適當性問題,就投資者本身而言,在投資原油相關產品前,若不瞭解其高波動的屬性以及近期一系列極端事件導致波動加劇,那麼很容易無端受損。

港元逾四年來首觸強方“紅線”國際資金借道香港藏何玄機

根據香港自1983年起實施的聯繫匯率制度,美元兌港元存在正常浮動區間:7.75(強方兌換保證)至7.85(弱方兌換保證)。如果港元匯率觸發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會買美元、沽港元,將美元兌港元穩定在不低於7.75的水平;如果港元匯率觸發了弱方兌換保證,則進行反向操作,將美元兌港元穩定在不高於7.85的水平。聯繫匯率制度旨在確保貨幣及外匯市場運作順暢。

點評: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近期港元匯率偏強,主要原因是市場套息活動和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均有所增加,而且除了目前市場對港元的殷切需求之外,財政開支增加也使得港元需求上升。

低油價衝擊產業鏈 “三桶油”打響降本增效戰

當前,石油產業鏈面臨嚴峻挑戰。多位專家表示,國際油價暴跌,對上游行業特別是勘探開發、油田服務行業衝擊較大,而下游的煉化企業則將受益成本下降盈利提升。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簡稱“三桶油”)已迅速行動起來,打響降本增效戰。

點評:油服行業無疑受油價大跌影響較大。海默科技相關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低油價影響,無論國際還是國內石油公司,資本開支都會有一些縮減,對油服公司經營造成直接影響。海外特別是美國業務佔比較大的油服公司受到的衝擊會更大,國內業務影響會相對小一些。

【行業機會】

QQ圖片20200423092103.p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