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區風溼及痛風調查報告發布,六成患者基層治療耽誤病情

抽樣調查超過六分之一人口患風溼病

前不久,在“全民關注痛風日”上公佈了一項最新調查結果:被抽樣調查的四川省10677人當中,風溼病患者達到1854人,比例高達17.36%,超過總數的六分之一。抽樣調查顯示,超過六分之一人口患風溼病,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2020年~2030年將是四川地區風溼免疫性疾病高發時期。

這項調查是由全科醫學協作平臺、北京協和醫學院國際風溼免疫聯合診療中心、風溼MDT多學科會診中心、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於2019年開始著手進行的。調查的目的是掌握風溼類疾病的發病規律,從而研究預防及其治療的有效途徑,調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到目前,已有成都、德陽、綿陽、巴中、自貢、宜賓、南充等17個市州完成了調查工作。

四川地區風溼及痛風調查報告發布,六成患者基層治療耽誤病情

風溼MDT聯合會診中心

調查的對象分為自然人群和特定人群兩部分。

  • 自然人群調查人數6699人,查出風溼病患者936人,患病率13.97%。其中包括痛風、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患者居多,達到827人。
  • 特定人群主要是工人、出租車司機、網約車司機、辦公室人群、IT人群等。調查結果表明,特種人群中風溼類疾病的患病率均明顯高於自然人群。調查人數3978人,患病918人,患病率23.07%。由此可見,風溼類疾病與人們所從事職業有著密切的關聯。

從患者年齡結構看,風溼免疫性疾病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升高。從性別看,男性患病率不同程度地低於女性。從地區分佈看,甘孜、阿壩、涼山州三州地區患病率較高。

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頸椎病、頸椎炎、肩周炎、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質增生起來的疼痛及腰腿疼痛、坐骨神經痛症狀的人群,其中65%未經過正規治療,相關受損關節均有不同程度變形等。

資料顯示,臨床上65%病人,在痛風發作時去基層的醫院就診,囿於基層醫院診療條件,通常採取的方法是激素和抗生素治療,如此耽誤病情且對於疾病正規治療並無益處。

痛風人群男女比例上升至12.6:1

調查報告重點研究了痛風目前診療現狀。

以醫院臨床門診數據為基礎的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流行病學調查指出,痛風的患者率為15.97%,男性明顯高於女性12.6∶1,超出以往15:1男女比例,證明女性患病人群明顯在增加;患病人群年齡以20~45歲人群為主,痛風患者平均初發年齡為39.5歲,40歲以下初發病者佔70.3%。

四川地區風溼及痛風調查報告發布,六成患者基層治療耽誤病情

精準檢測日益成為風溼病診療必備

與以往調查不同的是,患病年齡明顯下降,伴隨出現高血壓及代謝綜合徵。為什麼現在痛風患者越來越年輕化,果汁和碳水飲料是罪魁禍首,它們中所含的果糖是促進尿酸升高的重要原因,尿酸的排出渠道主要通過尿液和糞便,每人每天至少要喝2000-2500ml的水,多排尿則可以有效的減低尿酸。

風溼MDT多學科會診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王振剛表示,痛風發作時患者血常規裡面的白細胞會升高,部分基層醫生會認為白細胞升高就是有感染,應該用抗生素。除非患者疼痛關節局部有破潰感染,絕大部分時候,用抗生素沒有任何意義,不僅浪費了藥物、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還會帶來抗生素耐藥、抗生素過敏等問題。

王振剛教授對於痛風患者的止痛問題作出現場解答:規範的治療應該是首選消炎止痛藥或秋水仙鹼,如果仍不能達到止痛效果,才考慮是否需要激素。由於激素副作用相對比較大,尤其是長時間使用激素會帶來骨質疏鬆、高血壓、糖尿病等一系列副作用,所以建議痛風發作時“短療程、足劑量”使用激素。

調查報告指出,痛風患者血尿酸需控制在360以下;痛風石患者,尿酸要控制在300以下,這樣通過針刀鏡取出痛風石後,尿酸鹽結晶不至於繼續沉積。僅高尿酸血癥或亞臨床痛風患者,若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尿酸控制在420以下或者說是300左右。

四川地區風溼及痛風調查報告發布,六成患者基層治療耽誤病情

痛風患者對於藥物和治療常常掉以輕心

調查報告提醒,目前患者對於風溼掛什麼科仍然無法把握,多數患者選擇骨科。調查報告建議,首選風溼免疫科,次選內分泌科;如基層醫院無這兩個科室,可選普通內科或全科醫學科。目前而言,全科醫生可以解決基礎問題。但風溼免疫性疾病屬於長期慢性疾病,患者應與醫生長期保持溝通,慢病慢治,做好慢病管理工作。

#健康科普大賽# #痛風認識及治療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