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各央行非常規資產負債表或成疫情“持久遺產”

美媒稱各央行非常規資產負債表或成疫情“持久遺產”

外匯天眼APP訊 : 美國彭博新聞社21日撰文指出,由於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造成巨大經濟影響,各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在最新一輪購買熱潮中擴大至創紀錄水平,而這種情形或很難在疫情結束後的短期內迴歸正常水平,或成為新冠疫情的“持久遺產”。

文章認為,自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10餘年中,全球各主要央行在削減資產負債表的努力上並未獲得太多成功。而今,在面對新冠疫情時,央行不得不放棄縮表努力,通過量化寬鬆等舉措繼續為經濟注入資金。

彭博社經濟學家的分析數據顯示,今年3月七國集團(G7)央行購買金融資產額度高達1.4萬億美元,約為2009年4月創下的月度歷史記錄的五倍。截至4月15日的一週內,通過無限量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以每天約410億美元速度擴張。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估計,受疫情影響,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等四家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可能最終增加6.8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由於疫情帶來的全球性影響,除了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之外,包括加拿大、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央行也開始大規模購資,瑞典等較小型發達經濟體也加入其中。甚至泰國等部分新興市場央行也可能開始擴大購買規模。美國銀行駐紐約經濟學家阿迪提亞.巴韋(Aditya Bhave)認為,全球央行都在朝同一方向前進。在某種程度上,非常規的寬鬆政策已變得不再非常規。

彭博社認為,未來數月,隨著市場流動性得到補充,各國央行和金融當局會將重點轉向保持低借貸成本以促進經濟復甦的長期努力,並幫助政府預算提供資金。雖然這一進程可能會放慢資產購買步伐,但非常規膨脹的資產負債表趨勢不會出現逆轉。

文章以美聯儲為例說,2013年,隨著美聯儲考慮放慢資產購買步伐,美國國債收益率在“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中飆升。直至2017年,美聯儲才開始縮表,而這距離其最初擴張資產負債表已達9年之久。但就在不久之後,美聯儲又暫停了縮表努力。眼下,隨著越來越多資產記在更多央行和金融當局的“賬目”之上,全球央行拋售前景似乎更加遙遠。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騰.斯洛克(Torsten Slok)表示,“只要看看全球央行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花了多久就知道了,現在我們正以高出彼時數倍的速度擴張(資產負債表)”。他認為,全球必須適應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那裡,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要大得多”。

不過文章同時指出,各國央行購買額度雖然會持續增加,但不會擴張至日本央行的水平。目前,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達到604萬億日元(約合5.6萬億美元),超出日本年度經濟產出。而美聯儲規模為6.4萬億美元,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歐洲央行的比例約在39%。摩根大通日本資產管理公司駐東京全球市場策略師喜則重實(Yoshinori Shigemi)認為,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雖然會繼續加大資產購買力度,但不會接近日本央行的水平。當市場最終平靜之後,它們不需要強迫自己購買過多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