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追寻儿时的手写春联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里。


  追溯春联的起源,清代《燕京时岁记》里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就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一般长六寸、宽三寸,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二位神灵的名字,以驱鬼避邪。到了五代十国时候,宫廷里开始出现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后来由于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张得以大量生产,于是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了纸张,叫“春贴纸”,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文学欣赏:追寻儿时的手写春联


  记得有一首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做豆腐;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把油走;三十,吃饺子”。这里面所说的“二十四,写大字”,指的就是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开始写春联了。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子里能写春联的文化人有如凤毛麟角,很少很少。我的爷爷那时是我们村子里唯一一个颇有名气的秀才,他念过私塾,还在国立大学念过书,属于村子里最有文化的人。村子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如写信、写文书或办红白喜事之类需要动笔墨的事,都得请我的爷爷。至于写春联,那更是我爷爷的强项了。他写得一手好字,楷书、行楷或隶书、草书都很擅长。因此,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一过,求我爷爷写春联的人便纷纷找上门来,一拨还没写完又来一拨。爷爷的书桌上、柜子上,到处都摆满了墨迹未干的春联。而我则像一个小书童,侍奉左右,围绕着爷爷转悠,一会儿帮着爷爷研墨、裁纸,一会儿把爷爷写好的春联摆放在土炕上晾干,间或嘴里还不停地念着春联的内容。至今,有些情景我还记忆犹新。如土炕墙上写的是“人丁兴旺”;鸡架上写的是“金鸡满架”;猪圈上则写的是“肥猪满圈”。总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象更新、春回大地等等,是当时写得最多的内容了。还有许许多多的春联,上下联的内容我都记不太清楚了,反正大都是祈福纳祥,表达村民们对美好愿景和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爷爷写春联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向他问这问那,爷爷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还教导我说:“一定要学习好写春联,等你长大了,也给人家写春联。”我说:“字写好就行了呗。”爷爷说:“哪有那么简单呢,写春联有很多讲究呢。春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让人看上去有一种美感;春联上下联词组的结构要相同,相对应。词性也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虚词等也都要一一相对应。此外,还要做到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语在平仄上的相对,即上联如果是平声,那么,下联相对应的词语必须是仄声;上联是仄声,下联相对应的词语则必须是平声。这样诵读起来才有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你要多学多练,这些基本的东西你一定要懂得。现在起你就要多练,练好笔,等你长大了,写出比爷爷更好更美的春联啊。”


  爷爷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我这才明白,原来要写出一副好的春联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和讲究。而今,爷爷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了,可他的教诲却一直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


文学欣赏:追寻儿时的手写春联


  在人们的殷殷期盼中,年三十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在欢欢喜喜地打浆糊、贴春联。每家的大红春联都贴在窗户框和大门的两旁,门中间的大红“福”字格外耀眼醒目。即使在那个生活十分艰苦的年代,也没有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红的春联,使整个村子骤然鲜亮起来,红彤彤的一片,让人感受到了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庆、祥和而热烈的春节气氛和浓浓的年味。


  大年初一,我和同村的一些小朋友去给街坊邻居拜年时,挨家挨户看春联、念春联,偶尔还故作有文化的模样,对别人家的春联评头品足一番。诸如谁家春联的字写得刚劲有力呀,谁家春联的寓意深刻呀,谁家的对仗不工整呀等等,一副自命不凡的可笑样子。有时遇见春联中不认识的字,大家还争得耳红面赤,这个说该念啥,那个却说不对,应该念啥,各执一词,互不认输。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我们只好把这个字记下来,回家去查字典或去问大人,直到弄明白为止。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现代人们的生活比过去富裕了。因此,如今的春节虽然贴春联的习俗依旧还在,可手写春联已经很少见了。农历小年一过,市场上机器印制的各种春联便比比皆是,琳琅满目。这些春联纸张美观,色彩鲜明,图案新颖,字体多样而漂亮,制作也精美,人们手里有了钱,喜欢哪种就买哪种,多简便啊,谁还不嫌麻烦,买纸买笔买墨,去自己写或请人写春联呢。


  是的,这种想法也不无道理。然而,市场上买来的春联即使再好,与手写的春联相比,我总是感觉缺少了一些什么。因此,现在每逢春节,看到人们买春联、贴春联,我的思绪就回到了孩童时候,去追寻儿时围着爷爷,看着爷爷写春联的美好时光,追寻儿时的手写春联……


文 | 天瑞集团诚兴公司 陈淑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