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本週有兩場分享會,分享期間有不少品牌加我私聊,看看有沒有業務上的合作可能。開始老趙還是蠻開心,畢竟有很多大品牌加過來,聊一聊對業務也是有幫助的,還能更多瞭解品牌有具體哪些需求。但是花了整整三天時間聊下來,發現好多品牌對於帶貨這塊兒是沒有認知的,竟然把 MCN 當成是無底薪銷售公司,而且對帶貨這件事情是既沒戰略,又沒規劃,還沒細節,能做好帶貨才怪。所以老趙把兩場分享會的核心內容整理一下,分享給品牌們,希望大家能從不同的視角看待短視頻帶貨。總結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1 品牌應該如何看待 CPS?

品牌錯誤的認知會制定出錯誤的戰略,而錯誤的戰略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1.1 純傭帶貨是不符合商業邏輯的短期行為

正常的 MCN 機構是看不上純傭帶貨的。任何沒法給合作方帶來利益的商業合作,既不穩定,也不強勢。合作方和品牌合作總會圖點什麼,要麼是想在品牌身上賺到錢,要麼是想通過和品牌合作給自己做信用背書。說難聽點如果你是個新品牌,千萬不要天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像大品牌一樣獲得白嫖機會。大品牌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勢能讓 MCN 機構妥協,MCN 機構可以從大品牌身上既獲得產品,又獲得案例。一旦有了案例,後續再想來白嫖真的是難上加難。

品牌可能反過來講,我不是都給合作方分傭了麼,這不就是給你們的收益麼?真的奉勸一句品牌,不要把合作伙伴當成免費勞動力或者無底薪銷售員,世界上最穩定最靠譜最便宜的商業合作就是給錢。給錢會讓合作方認真的對待每一次合作,讓合作方有動力服務好品牌,而不是湊合著浪費品牌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會讓品牌浪費大好的紅利期。

1.2 好的純傭帶貨渠道少之又少,承諾品牌效果的機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有的品牌會說,我能找到純傭帶貨的渠道,我和誰誰誰合作的也挺好。我只想說,不要以偏概全,拿個例當普遍的情況。每個 MCN 機構都不是慈善機構,願意和你合作的機構肯定有他們自己的目的,所以品牌要清楚帶貨邏輯是怎麼回事兒,自己心裡也要有點 X 數,這樣不會被那些盲目承諾 ROI 的機構忽悠(當然也不排除人家真有本事)。

1.3 純傭帶貨真的省成本麼?合作方管你要 60%-70%的分傭比例你敢不敢給?

品牌總以為純傭帶貨省預算,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有銷售 ROI 很高。其實品牌各個部門都是屁股決定腦袋,市場部有市場部的想法,電商部有電商部的想法,靜下心來仔細算筆賬,對於品牌來說通過純傭帶出去的貨,每多走一單都是虧一單的錢,任何一個有實力的純傭帶貨合作者開的條件都不會低,也千萬別天真的認為把利潤空間讓出去了人家就能跟你合作,有的品找誰都賣不掉。沒有實力的純傭帶貨合作方確實開的條件很優惠,貌似很省預算。但是效果好不好就真的難講了,合作方估計就是本著試試看的心理在和你玩,反正影響的也不是人家的推廣節奏,人家根本不在意和你這一個品牌玩的結果好壞,受傷害最大的反過來還是品牌。而且願意和品牌玩的合作方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去找,本來可以在平臺紅利期通過投放迅速的瞭解消費者對產品的反饋,做一輪迭代的,結果硬生生浪費了大好時機。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其實一點都不少。

1.4 純傭帶貨能給品牌帶來什麼?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CPS合作方了,能給品牌帶來什麼呢?品牌在執行過程中一定要戰略清晰。如果打新品,積累原始銷量,純傭帶貨是個不錯的選擇,缺點就是佣金比例高,動輒60%-70%,但這部分錢花的值,畢竟對於天貓平臺基礎銷量非常重要。如果是清庫存,迴流現金,純傭帶貨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你的產品不好一樣賣不出去。即使能賣出去,品牌們也要清楚,純傭帶貨是對消費者的收割,對於品牌其實是一種消耗,不能幫助品牌佔領消費者的心智。提到某個品類,如果不是第一時間想到你這個品牌或者在做主動選擇時,你這個品牌沒有在消費者的選擇範圍裡,那麼短期的純傭帶貨對於品牌一點意義都沒有。

1.5 品牌應該找誰做純傭帶貨?

再次明確一下,品牌真的不應該把做內容傳播的 MCN 機構當成無底薪銷售公司。內容傳播的好壞和銷售額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繫,雖然通過抖音等平臺讓消費者在看內容的過程中有方便購買的渠道,但是品牌千萬不要本末倒置的把內容平臺當成賣貨平臺。品牌應該在有必要的時候,去找大淘客或者社群群主做一點這樣的CPS工作,但是這種飲鴆止渴的行為千萬別多做,會毒死自己。

2 短視頻帶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二個部分給大家分享一些短視頻帶貨的邏輯。之所以很多品牌做不好短視頻帶貨,從根本原因上講就是戰略上犯了錯誤——太拿自己當回事兒,而太不把消費者當回事兒。要想帶好貨,一切動作都要圍繞消費者行為展開。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2.1 不理解帶貨的本質——需求的形成

消費者的需求形成有三個要素:缺乏感、解決方案和行為成本。三個要素要都滿足才能形成消費者的購買動作。

2.2 不瞭解消費者行為

1)品牌通常都沒有主動的去了解消費者的認知

盲目的認為自己的產品好,消費者就會買單。其實產品是不是真的好不重要,主要是消費者認為你好,你才是真的好。所以在帶貨過程中一定要強調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

2)品牌也不太會去了解消費者的決策邏輯

品牌一般不會去了解他們在購買過程中到底是聽自己的,還是聽品牌的,還是聽第三方的。如果不瞭解這些,品牌在做的所有營銷動作基本上都是無效的。

3)消費者的行為門檻往往是品牌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品牌往往在調動消費者缺乏感的部分做的不亦樂乎,卻常常忽略消費者的行為門檻。行為門檻不僅僅是花錢的這個動作,而是包括功能/健康風險、財務風險、時間風險、社交風險和心理風險等,這些都是消費者的行為門檻。

2.3 不理解廣告內容製作

合作下來上千個品牌,我發現很多品牌不太理解什麼樣的廣告內容消費者能接受,總是本著想給消費者生硬的灌輸一些內容的想法在做事情,效果非常的糟糕。其實品牌關注消費者在各個平臺的任務是什麼,比如說消費者看抖音,其實就是為了找樂,如果拍攝的廣告內容不夠軟,不夠有意思,僅僅是個商業宣傳片,消費者會一秒鐘划走絕不留戀,所有的工作都是白費。

2.4 不理解流量的作用

流量大一定對賣貨有作用麼?舉一個極端例子,給一坨翔 1 億展現能賣出去多少?哈哈哈這當然只是個玩笑,我想說的是流量對於帶貨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對於低認知決策產品,流量越高,帶貨通常越多。對於高認知決策產品,流量再高也沒用,這樣的產品如果要賣出去,一定要解決用戶的理解,動機,信任,行為門檻和群體規範等問題,這不是一個短短的 60s 短視頻可以搞定的。

2.5 不瞭解競爭對手動向

競爭對手的動作往往會給我們一定的啟發,品牌可以對新東西接受程度上慢,但是絕對不能忽略競爭對手在幹嘛以及對他們動作的拆解,這裡就不多講了。

2.6 不瞭解供應鏈

如果單純把供應鏈理解為產品的質量有保證肯定是偏頗的。舉個例子,88 塊錢 1 斤的小龍蝦和 264 塊錢 3 斤的小龍蝦哪個更容易在抖音上做帶貨,就是一個最直觀的供應鏈問題。品牌必須搞清楚為什麼選 88 塊錢 1 斤裝的小龍蝦而為什麼不選3斤裝的。搞清楚這個問題後,能不能生產出 1 斤裝的小龍蝦是另外一個問題。

3 如何做短視頻投放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3.1 短視頻投放邏輯

1)未來賺錢是通過現在投放+精細化運營虧出來

上手就想靠一個新品賺錢是非常錯誤的預期;

2)靠短視頻投放建立模型,做素材,測試,看評價,看轉化;

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一定要劃出一部分預算自己做,不下水永遠不知道水深淺;

3)心態上要堅持

開始 ROI1:0.2,1:0.5 都不重要,會優化才是真本事;

4)對於天貓商家,日銷非常重要的,是拿下免費品類詞流量的關鍵;

短視頻的流量模式和日銷非常匹配,投放過多個 KOL 後,只要不掉車,就可能源源不斷的產生日銷。

3.2 產品策略

1)品類要被消費者熟悉

品牌一定要選消費者熟的品類,不熟悉的品類很難馬上成交,是高認知決策產品;

2)單價不能太高

品牌一定要選客單價低的產品,對初次嘗試的用戶不能太貴,高價必然是用戶下單的攔路虎,也是高認知決策產品;

3)產品最好新奇特

品牌選擇推廣產品最好是新奇的,內容電商場景對產品的新奇程度要求很高,如果是常規產品,就要有新奇特的玩法了;

4)產品要應季

品牌要關注產品是否應季,勢能是否在高點;

5)產品要有社交屬性

品牌要關注產品是否有社交屬性基因,能否成為消費者討論的話題;

6)產品設計要有顏值

品牌要關注產品設計是否有顏值,消費者拿到手是否會發朋友圈;

3.3 投放平臺選擇和賬號評估

1)投放平臺選擇

品牌要熟悉各個平臺的特點,這樣才有的放矢。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2)投放賬號的選擇標準

不多說,選擇能持續生產爆款的賬號非常重要。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3.4 信用背書

投放之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沒做好信用背書工作,轉化率勢必受到很大的影響。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3.5 內容策略

在短視頻平臺獲取流量的核心是內容,內容不符合平臺和賬號調性,是肯定沒有流量的。

1)合適的 kol+創新的玩法是王道。

品牌要對平臺的玩法有足夠的瞭解,做出來的內容才能更和自己的品牌銜接。

2)先自己測,再找 KOL

同一個產品,翻來覆去、不同角度地去拍是品牌自己測試過程中最該做的事情。直到某一個視頻小爆,再去找 KOL 複製相關內容繼續打爆,要借力。

3)平臺規範是底線。

堅決不能違規,符合平臺的規範,否則肯定沒量。

3.6 流量的落地承接

流量的落地承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忽略了這個環節,轉化率會大打折扣,前面做的再完美帶貨效果都不會好。品牌往往忽視這個最重要的環節。

1)帶貨落地鏈接

天貓優於京東、網易考拉、拼多多、有贊等,原因大家都懂,不多說。

2)落地優惠

點擊帶貨鏈接最好先跳轉到優惠頁面,清晰的展示優惠信息,引導用戶從櫥窗到手淘,優惠展示一定要全程保持一致,減少跳失率,提升ROI;

3)轉化數據觀測

視頻的千次播放 GMV 滿足要求,可以持續投放 Dou+,提升ROI;

4)一個素材多渠道使用

測試出優質的視頻,可以用於信息流廣告,在各個平臺投放,稀釋抖音的投放成本,提升 ROI;

3.7 MCN 機構的選擇和配合

對於 MCN 機構的選擇,品牌一定要從四個維度來衡量,單一維度總是存在偏頗:

1)幫我給消費者傳遞多少認知

2)幫我給消費者安利多少產品

3)幫我帶來多少轉化

4)幫我留住多少復購用戶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在配合上建議品牌也不要過於以自己為中心,認為自己付了錢,一定要 MCN 機構聽話。既然選擇了 MCN 機構,就一定要相信機構的專業程度,相信他們一定能生產出符合平臺調性和粉絲調性的內容幫助自己。

短視頻帶貨的邏輯!懂與不懂銷售額相差1000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