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民造物文化熱 河北借力直播探尋特色產業之路

活動海報。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供圖

長城網訊(記者 趙曉慧)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0.5秒生產一隻口罩……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再一次認識到了中國製造的實力。這期間,河北製造業也展示出了強大的產能實力。際華3502從零轉產,以10萬件/周的速度生產防護服支援前線。河北17家企業轉產增產醫用口罩,日產能近350萬隻 ,保障全民防護。

身為河北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時也對河北製造業強大的生產能力感到好奇。疫情培養了人們在“雲端”與線上活動的習慣,從7000萬人雲監工火神山醫院建設,到4000萬人通過直播觀看口罩生產線,通過直播,中國製造與網友們建立了另一種親密的聯繫,工廠和生產線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機械運動,在轟鳴聲的背後是無數中國造物人的智慧和信心。

疫情形勢逐漸好轉,造物的故事仍然說不完。4月20-29日抖音直播活動“尋藝復興計劃”上線抖音app,其中造物河北板塊由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發起,並同期上線話題#尋藝復興計劃。“造物河北”甄選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產業,9天時間通過直播鏡頭,網友們將走進河北7大城市,深入探尋古往今來的河北造物文化,更有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主任封昌紅、意大利設計師董瞻偉 Gianvito D’onghia,首個設計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鄒鎮孟,晟邦設計創始人駱歡、河北美術學院田宇等9位不同設計領域的嘉賓,以連麥的形式與網友互動,從設計的視角探索河北製造的創新與轉型。

隨著各地企業復工復產順利開展,作為一名河北人是否瞭解家鄉的製造業有多強大?塑造國人奶製品信心的君樂寶乳業,受14億人矚目的際華閱兵靴、生產網紅貓爪杯的河間明尚德、有著150年家族血脈的高陽永亮紡織、傳承600年骨瓷工藝的唐山隆昌骨瓷廠等等。

除了這些現代化的生產企業,直播鏡頭還將走進非遺博物館、手藝人的工作室,從定州的定瓷,到辛集的皮雕、雄安的黑陶、蘆葦畫,通過與手藝人的雲上面對面交流了解河北造物文化背後的精彩故事和傳承。

活動期間,通過在抖音APP搜索話題“尋藝復興計劃”,參與短視頻投稿,曬出那些大隱於市的“造物”達人、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名不見經傳的製造大廠、土洋結合的特產單品、催淚搞笑的造物故事等等河北造物相關內容,還能獲得由河北工業設計創新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河北製造禮品。

用一架鏡頭探尋河北製造業的古往今來,用直播聚焦造物與設計的智慧。這個春天,讓我們通過這個年輕的方式對話河北力量,喚醒河北人的自豪感,為河北製造的復工復產加油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