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我們收藏的古玩藝術品,如果需要在網絡上進行鑑賞交流,那麼,拍攝出曝光恰當、焦點清晰、色彩還原準確的照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縱觀網絡上的一部分藏品圖片,曝光不準、焦點不實、色彩偏色這三類現象是普遍存在的通病。那麼,如何掌握好“曝光恰當、焦點清晰、色彩還原準確”這三大要素?在這個貼子裡,我想根據自己平時拍攝靜物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經驗與技巧,與朋友們一起探討學習一番。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探討完全立足於業餘拍攝這個基礎之上,不考慮涉及繁瑣的攝影理論和昂貴的專業器材;通俗易懂、操作簡便,是這個貼子的宗旨,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與探討和提出具體問題。在探討過程中,也希望能夠得到這方面行家高手的幫助與指點。

先說說拍攝古玩收藏品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設備
它們包括:一臺數碼相機,一支堅固的三腳架,一個攝影臺,一張背景紙、兩盞照明燈以及其它附件。
一、相機不建議大家為專門拍攝靜物去重新購置專業相機,手中已有的,儘量物盡其用。想添置相機的朋友應該遵循所購買的相機具備“可手動操作(起碼能夠增減曝光量和多種白平衡模式選擇)、有微距拍攝功能”這兩個基本功能。其中,“可手動操作”是為了根據實際拍攝情況能自主調節曝光量和白平衡,而“微距功能”是方便拍攝局部細節特寫。嚴格來講,沒有手動功能的全自動數碼相機不適合拍攝高質量的靜物照片。
二、三腳架不要迷信相機的“防抖功能”以及你的過人腕力,在靜物攝影中,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購買時應遵循穩固第一、輕便第二的原則。如果只限室內拍攝靜物使用,份量自然越重效果越好。
三,攝影臺攝影臺其實就是一個夾角大於100度,類似於靠背椅形狀的平臺架,用於鋪設背景紙和擺放被攝物品。有能力的朋友可以自制,或利用家中的類似物品,如沙發、桌子等。(附圖)


四,背景紙灰黑色漸變背景紙是拍攝古玩藝術品的最佳選擇,不但色調莊重便於突出主體,而且有助拍攝時的正確測光。購買時應該選擇表面無顆粒、可用溼布擦拭清潔的那種。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五,照明燈具照明燈架最好是可以調節高度的,燈罩的深度應該可以容納照明燈泡。照明燈泡一定要選擇“三基色螢光粉,色溫為5400K左右”的節能螺旋燈泡,這點非常重要!照明燈泡的光源是否合乎要求,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色彩還原正確與否,居室內的照明光源幾乎都不符合彩色攝影的要求。至於額定功率,30W(相當與200W的鎢絲燈泡)左右就足夠了。有條件的朋友可以選擇帶柔光罩的照明燈架,或在燈罩上套一個專用柔光布,這樣可以減輕來自被攝物表明的反光。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六,柔光棚
還有一種可摺疊的柔光攝影棚,也可以用來拍攝我們手中的藏品。缺點是不能鋪設大面積的背景紙,也無法容納大件物品進行拍攝。以上設備網上攝影器材商店都有銷售。(附圖)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好了,必需的設備添置好後我們就可以進行拍攝了。鋪設好背景紙(注意深色一頭朝上,轉折處要有一定的弧度),架上相機,左右兩側擺設好照明燈,原則上與被攝物呈30—45度角。為了突出輪廓線條或內部質感,有些藏品(如雕塑、半透明體等)在拍攝時可以再打上背光或頂光,,當然這需要增加照明燈的數量。(附圖)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一,構圖
構圖方面,一般來說被攝主體居中是最基本的構圖原則,但被攝體切忌不要佔據整個畫面,四周適當留有一定的空間,可以烘托出被攝體的平穩感和透視感。拍攝局部特寫時,可以捨去四周沒有關聯的畫面,突出所要表達的細節部位。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二,對焦


現在的數碼相機自動對焦功能雖然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線條清晰、色調反差明朗物體的拍攝,但是,一但遇到單色調的光滑表面(如半透明的玻璃球、沒有形成開片的單色釉表面等物體),再專業的自動對焦系統恐怕也會束手無策。其原因在於,相機自動對焦的精度取決於被攝體的反差強弱;反差越強,對焦精度越高。因此,我們在拍攝這類物品時,不妨在白色、沒有線條形狀的物體表面放一根黑色絲線,或在黑色、沒有線條形狀的物體表面放一根白色絲線;半按快門對準絲線對焦,隨後抽去絲線按下快門曝光。這樣,便可以有效避免被攝體焦點不實(俗稱“跑焦”)的尷尬。雖是舉手之勞,效果卻事半功倍。拍攝其它單一色調的物體也可以參照此方法。(附圖)

單色調清晰.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單色調模糊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三,測光
相機自動測光的原理是,任何亮度的黑白單色物體,經過相機自動測光系統分析處理拍攝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都是18%的灰色調。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們拍出來的單一黑色物體不夠黑(曝光過度)、白色不夠白(曝光不足)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近距離拍攝這類物體時,問題更加明顯(飽和度高的彩色色調也容易出現類似問題,具體表現為色澤暗淡,色彩不鮮豔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臨時調整拍攝時的曝光量。在拍攝黑色、或亮度較弱的主體時有意識減少一些曝光,拍攝白色、或亮度較強的主體時相對增加一些曝光。絕大部分數碼相機都可以手動增加或減少曝光量,至於增減幅度,需要多拍幾張對比後方能確定。(附圖)

白色泛灰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黑色濃郁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色正常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四,白平衡
觀察發佈在網絡上的收藏品照片,圖片“偏色”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所以,這裡著重談談彩色照片拍攝時的“白平衡”問題。“白平衡”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讓白色物體所形成的影像依然為白色;如果拍出來的照片白是白,那麼其它顏色物體的影像就會很接近人眼的色彩視覺習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色彩還原真實”。要使我們拍攝的照片色彩還原真實,選用正確的照明光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在這裡還得談談什麼是“色溫”。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單位為“K”(開爾文)。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之為此光源的色溫。低色溫光源的特徵是其能量分佈中“紅輻射”相對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後,能量分佈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準燭光為1930K,鎢絲燈為2800K左右,熒光燈為30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4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2000—18000K。以上這些光源中,色溫為5400K的光源是最適合用來準確還原色彩的;因此,就象上述提到的那樣,室內攝影照明光源一定要選擇“色溫為5400K、三基色熒光粉”的節能照明燈泡。只有在這種光源下拍攝出來的色彩效果,才能非常接近與在室外中午日光下拍攝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還原我們眼裡所看到的真實色彩。


附上相機不同“白平衡模式”下拍攝的同一光源下的物體效果。通過對比,“日光模式”和“自動模式”比較接近原色。

關於“灰板”:

  •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物體是絕對的黑色,那它的反射率是0,如是絕對的白,那麼它的反射率就是100%。實際上所有的物體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如果某一灰色影調反射的是18%的光,它就是18%的灰。如果把大自然中的所有物體的亮、暗、中間色調混合起來,產生的就是18%的灰。
  • 因此照相機中測光系統的設計就是以這種18%的灰的亮度為再現目的的。不管你把測光系統對準任何色調的物體進行測光,它總是“認為”被攝對象是中灰色調,並提供再現中灰色調的曝光數據。也就是說,你把照相機對著白雪測光,得到的曝光數據是把白雪還原為灰色,對著黑色的物體測光,得到的曝光數據也是把該物體還原成灰色。這時就需要進行曝光補償了。
  • 如果測光的對象恰好是18%反射率的中灰色調,包括測光範圍內各種景物的綜合亮度呈18%的中灰色調時,按測光讀數推薦的曝光組合就能產生準確的曝光,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表現景物各種亮度層次。但是大多數的被攝體不可能是18%的反射率,這時就可以把達18%灰板放置在同被攝體相同的光照條件下,再用照相機內的測光系統對準灰板進行測光得到準確的曝光數據。
  • 確定曝光值、確定光比、確定色彩的平衡和密度、確定微距及翻拍攝影的曝光、為數碼相機和攝像機設定白平衡。
  • “灰板”的“顏色”如圖所示。如果我們使用的是灰黑色漸變背景紙,那麼,可以從由白到黑的過渡中找到“灰板”的“顏色”加以利用了。

白平衡自動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平衡熒光燈燈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平衡陰影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平衡陰天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平衡鎢絲燈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平衡閃光燈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白平衡日光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有了標準照明光源並不是說可以萬事大吉,不同型號、不同級別的數碼相機對色彩“白平衡”準確性是不盡相同的;特別是近距離拍攝單一色調的物體,差別會更明顯。我們不妨可以做個實踐,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攝一張樹木的照片,再近距離拍一張樹葉的特寫。對比之後我們會發現,樹木的綠葉綠的非常真實,接近肉眼看到的效果;而那張綠葉的特寫,綠色不是偏黃就是偏藍。這個結果表明,近距離拍攝單一色調的物體時,數碼相機的自動白平衡準確率會明顯降低,即便是高檔專業機型也在所難免。這是因為,數碼相機自動白平衡的準確率高低是與所參照的色調種類多少成正比的;

被攝體的顏色越豐富,白平衡效果就越佳,反之則準確率下降。當然,這個結論是建立在正確選擇照明光源基礎上的。因此,我們在近距離拍攝單一色調的物體時,最好在被攝物旁放一小張白紙,先試拍一下,看看白紙是不是夠白;如果白紙明顯有偏色,就要靠調節相機的白平衡設置來糾正了。絕大部分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模式是可以調節的,比如“日光、熒光燈、鎢絲燈、多雲、陰影、陽光下”等等。要求嚴格的圖片應該多拍多試,直到找到最佳效果的白平衡模式。(附圖)

近拍偏色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近拍偏色調整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五,布光
拍攝以鑑賞為目的的收藏品照片與拍攝商品廣告片是有區別的。前者必需真實,即“形狀真實、材質真實、色彩真實”,後者則允許運用拍攝特技以及後期製作進行藝術喧染。既然如此,我們在具體拍攝以鑑賞為目的的收藏品照片時,如何對被攝物進行布光反到變的簡單易行了。對一般不透明的三維物體,兩盞燈一左一右成30—45度角照射是最常用的布光方式;如果想要突出被攝體的立體感,可拉開其中一盞燈與被攝物的距離,形成一定的明暗的差別。雕塑類、凹凸明顯的紋飾,可以採用單盞側光照明以增強明暗反差,但暗部細節需用反光板(純白色卡片紙)進行適當補光。

常規布光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側光布光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立體感布光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時,背逆光可以突出被攝物的輪廓線條和內部結構,從而產生晶瑩剔透的美感。玻璃製品和玉器可以採用這種布光方式,但在具體拍攝時,這種布光方式對測光的準確性要求較高。

逆光布光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最後談幾點注意事項
一,避免被攝物體變形
大多數數碼相機都配備從廣角至中遠焦距的變焦鏡頭,在較近距離(20—30CM)拍攝時,應該儘量避免使用廣角一端拍攝,寧可將相機挪後一些,使用中長焦一端拍攝。否則,由於廣角鏡頭在透視上對近大遠小的過分誇大,會使被攝物產生變形失真,從而影響人們對物體形狀的判斷。

廣角變形調整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廣角變形.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二,拍攝角度
相機相對於被攝物的高低位置,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一個細節。以拍攝一件圓形立件為例,在畫面上應該能明顯看到器物口沿的後半周。這是一個參照性很強的例子,同時也是一個大致的要求,具體拍攝時要看器物的造型而定,以產生視覺美感為準則。(附圖)

常規拍攝角度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三,儘可能在較強的光線下拍攝
大多數相機不能手動調節光圈和快門,如果拍攝時現場光照較弱,相機就會自動選擇較大的光圈值與快門速度相匹配,拍攝出來的照片的“景深”就會很淺,很難保證所拍攝的立體物前後都清晰可辨。儘量選擇較強的照明光線,可使相機在拍攝時自動收小光圈,從而達到增加“景深”範圍的目的。(附圖)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四,一件供鑑別的藏品至少需要配備幾幅照片
一件供鑑別(注意不是觀賞)的藏品,到底需要用幾幅圖片來表達才能達到全面直觀的效果?這是一個沒有嚴格定論的問題。還是以圓形立件為例,大致需要正反兩面、口部、底部、底部細節、釉面特寫以及內腔形狀(如果方便拍攝的話)等六、七幅照片來加以說明。藏品的種類不同、器型不同、材料不同,以及每個人的鑑別手段、方式、依據不同,拍攝藏品照片時視角和部位取捨也會不盡相同。(附圖)

正面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反面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口沿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胎釉結合部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底部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五,後期處理
最後談談圖片的後期處理和文件壓縮。根據“形狀真實,材質真實、色彩真實”的原則,數碼照片的後期製作,使用普通的圖片處理軟件是完全可以勝任。一般來講,適當地調整一下照片的對比度、亮度、銳度應該在原則範圍之內,超出這個範圍需要謹慎操作,以免產生失真帶來的視覺誤導。按照雅昌網的圖片附件上傳規定,圖片的縱向長度應控制在650左右,這種尺寸便於在論壇貼子裡全幅觀看;文件大小盡量向290KB上限靠攏,最大限度地保證圖片具備足夠的象素和觀賞質量。
附圖中左側為較低象素照片,右側為較高象素照片。

象素較低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象素較高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前面說過,網絡上發佈的一部分古玩藏品照片存在兩個普遍問題,一是偏色,二是模糊。相對模糊而言,偏色問題到不是致命的;而一但照片模糊,鑑與賞都無從談起。


產生照片模糊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按快門時抖動,二是對焦不準。前者需要多練習,就象射擊訓練一樣。使用三腳架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但許多朋友嫌麻煩。後者屬於操作上的失誤,應該找出具體原因並予以克服。

數碼相機取景屏中央的小方塊是自動對焦區域(較高級的相機有數個對焦點),拍攝時將對焦區域對準被攝主體半按快門,相機發出“滴”一聲提示音,說明對焦完成,再按下快門完成拍攝。問題在於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對光線弱反差小的物體的識別能力會明顯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對焦拍攝,即便相機發出響聲提示對焦完成,但焦點還是虛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跑焦”。要避免這種結果產生,需要增加光照的強度,或者提高被攝體對焦區域的反差。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手持相機進行拍攝時還有個問題需要注意:當半按快門對焦,相機發出提示音時,表明對焦區域的焦點已經合焦並鎖定;此時最好不要再移動相機,尤其是相機與被攝體之間的前後距離,否則焦點容易失去。
友情提示:儘量選用較強光照拍攝。看看凡是在室外充足光線下拍攝的照片,絕少有焦點模糊的情況出現,那是因為強光下增強了被攝體反差的緣故。較強的照明下相機會自動選擇較小的光圈;光圈縮小隨之景深範圍增大,即便在對焦時相機有輕微移動,主體也在清晰範圍之內。因此,添置高亮度的攝影燈作為我們平時拍攝古玩收藏品的照明光源應該是首選。

關於使用閃光燈的幾點建議。電子閃光燈的光線色溫達到6000K,使用這種光源拍攝彩色照片應該不會產生偏色問題,無論是單獨連接的閃光燈,還是與相機一體的。但是,使用閃光燈拍攝會產生光線死板、陰影濃重、光斑刺眼等弊端。尤其在近距離(30CM內)拍攝,往往中間曝光過度,四周曝光不足,畫面不堪入目。
因此,在光線較弱、又不具備專門照明設備的現場,應關閉閃光燈,尋找依託物持穩相機,使用較慢快門速度拍攝。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用閃光燈,應儘量拉開與被攝主體的距離,使整個畫面曝光儘可能均勻一致。
在拍攝時,與相機一體的機載閃光燈是可以強行關閉的。用人造光源拍攝表面光亮的物體,最頭疼的是被攝主體表面反射的刺眼光斑。
採用帶柔光罩的燈具照明或使用偏振鏡,是減輕光斑的有效手段。但前者體積龐大不易擺放收藏,後者僅適用於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小巧門:利用家庭用抽拉式餐巾紙(面積在20平方釐米以上)作為柔光介質,經濟實惠效果顯著。使用起來很簡單,用幾層(具體層數看試拍效果而定)餐巾紙疊鋪,包在照明燈泡上並用橡皮筋捆紮住,便是一盞效果非常理想的柔光燈了。


一般來說,被攝體表面殘存一些光斑有利於體現立體感,不必全部消除。
(餐巾紙只適合包裹在冷光源燈泡上,否則發熱後易燃。)
色差與環境色:看到網上一位朋友拍攝的幾張白釉瓷器的照片,整個主體表面都被淡淡的一層粉紅色所籠罩。這位朋友是利用窗外的自然光在室內拍攝的,相機設置也沒有問題,出現這種情況有點摸不著頭腦。

大家都知道在自然光下拍攝彩色照片偏色的程度最小,但往往會忽視透過窗戶的自然光會不會被半掩的窗簾所“汙染”,尤其是半透明的彩色窗簾。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戶外光線透過帶顏色的半透明簾布後,肯定含有肉眼不易察覺的偏色,一但反映在照片上就會非常明顯。
我曾經用厚厚的紫紅色天鵝絨窗簾擋住窗外直射陽光,架上攝影專用燈來拍攝一批古陶瓷照片,結果被攝主體朝窗的一側毫無例外個個都是“鼻青眼腫”,慘不忍睹。厚的窗簾布尚且如此,薄的就可想而知了。
純白色的窗簾布應該是安全的。


玉器拍攝:玉器,尤其是通體一色的玉,拍攝起來確有難度。


不妨把握以下幾個要點:首先“白平衡”一定要準確,這牽涉到照明光源的性質和相機本身的調節;其次,對焦一定要精準,儘量使用較小光圈以保證足夠的景深範圍;末了最重要的是用光,一般採用一側低角度照明,另一側使用反光板補光以消除陰影的布光方法,立體擺件可酌情增加背景燈或頂燈等輔助照明。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關於拍攝古玩收藏品鑑賞照片的幾點淺見


這是一個普及性質的貼子,初衷是儘可能的通俗易懂;因此,難免在表述上邏輯不是很嚴密,術語也不專業,敬請大家諒解並提出批評與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