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數次走訪全成都及周邊學校不下百所,與家長對話、與學校高層對話、與學生對話,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學校,一定要看校長是誰,要看管理團隊,要看名師師資!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成都校區)這個來自北京的名校團隊,對於好學校可持續的發展,他們認為,一流的學校靠文化。
成都校區100%傳承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課程設置、師資配置等。
如何培養兼具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如何滿足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尋找到適合孩子未來發展的教育,如何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釋放自己潛能,從而實現做"完整的個體"和"最好的自己"。
今天,小編與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副校長、成都校區執行校長、成都校區黨支部書記楊旭面對面,他給大家帶來詮釋。
讓完整的教育體系說話
2020年9月,全人教育理念將在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成都校區生根落地。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黨總支書記、執行校長範勝武說:"我們將從學生成長需求出發,通過十二年一貫制'世紀課程'體系培養未來人才。""孩子的發展是連續的,一貫制學校有著課程貫通的先天優勢學校。""一整套的課程體系都會複製到成都校區,成都校區將100%傳承總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課程設置、師資配置等,為成都地區孩子們走國際化品質教育發展之路提供又一全新選擇!"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為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小班化高效課堂,通過施行學科整合、選課走班、分層教學、導師制、過程評價等系列措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創設了適合學生未來發展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更看重的是對校長、老師們,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管理方法,不斷完善整個教育體系。
當然,對於北京校長是否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楊旭校長說,自己親歷過學校整個課程建設的全過程,對於學校課程的認識、理解和執行有一定基礎,更能讓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優質課程在成都校區紮紮實實落地生根。
從總校調任成都校區的校長,無論是從對本校的教育理念、辦學方針的理解,同本校教工和學生的溝通等,都具備一定優勢。
傳承優秀
將北京成功經驗全部移植成都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作為學校它起步不算早,但作為一所擁有國際課程體系的和國際視野的學校,它卻擁有整整27年的經驗。學校要將在北京的所有成功經驗,全部移植到成都,傳承優秀!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從1993年開始創辦,雖然時間不長,但從家長滿意度到學生綜合成績,都備受矚目。
在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眾滿意度調查中,學校中小學遠高於北京市、海淀區平均水平,初中綜合得分在海淀區連續三年位居第一,小學綜合得分在海淀區連續三年位居第二。中考成績連年位居海淀區前列……
在這背後,是學校從創建到現在始終堅持的理念。
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從學生成長需求出發,整合中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確立"弘揚中華文化精髓,中西課程優勢互補,適合學生未來發展"的課程定位,構建十二年一貫制立體課程體系——"世紀課程",構建起"育全人"為目標的立體課程,真正做到讀懂孩子,理解孩子,創建適合他們未來發展的教育,助推他們成長。
學校採取的是十二年一貫制"世紀課程"體系,是建立在國家課程體系基礎上一種補充,包括了橫向課程、縱向課程兩條脈絡。縱向課程是滿足學生髮展需要的學段課程。以小學主題融合課程,初中選課走班,高中國際課程本土化為特色。橫向脈絡則是基於落實學校培養目標的十二年貫通課程。
學校打造小班高效課堂,通過學科整合、選課走班、分層教學,實施導師制和過程性評價,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自主研發校本教材,除了滿足孩子們發展需求的學段課程,更是培養孩子核心素養,開設中華傳統文化課程、英語直通車、藝術、世紀演說家、電影、禮儀、研學旅行課程等,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及課外實踐活動。
小學教育亟待放慢腳步,重拾教育本質,從低年級開始實行的主題融合課程,採用主題教學理念,將割裂的學科打通,所有課程整合成綜合課程,以主題形式進行單元式教學。
初中階段是培養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自主選擇、自我規劃和發展的階段,開設"選課走班"豐富課程,培養獨具個性的人。根據自己的成績、興趣,選擇不同課程,一人一課表,實現了課程的"私人定製"。
(廚藝教室)
高中階段國際課程中西合璧,只為學生需要而設計。目前,已開設AP課程、AP預備課程等,數學、物理、計算機、生物等科目實行全英文授課,STEAM課程以本土化為特色,更符合中國孩子發展的需要。
學校以課程為載體,確立了弘揚中華文化精髓、中西課程優勢互補、適合學生未來發展的"中西合璧"的課程定位,把塑造"中國靈魂"放在培養目標的首位,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傳承與創新,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又注重培養未來人才的視野和胸懷,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及全球意識,提升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力。
(美術教室)
水土要服
因地制宜深挖特色地方課程
當然,雖然說是"照搬"北京成功經驗,但也要融合當地特色。
落戶成都,學校同樣將課程體系與當地課程進行深度融合,深挖出具備特色的地方課程,例如:與溫江農高園為載體,開發園林課程,成都校區在建設之初就設計了空中花園;成都文化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作為古蜀魚鳧文明發源地,源遠流長的魚鳧文化是古蜀從田園聚落向田園城市演進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立足溫江魚鳧文化,開設相應的地方課程,瞭解本地文化的歷史和背景等。
結合主題融合課程背景下,小學以成都為範圍,開展每個月一次的研學課程,如: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都江堰及輻射溫江周邊區域文化,讓孩子更加了解川蜀文化及特點。
初中既可以滿足學生中考方向的課程設置,也可以滿足孩子未來對接國外的國際課程,雙規並行,更好地為孩子提供多一些選擇,而對於選課走班背景下的課程設置,就要更加地深入、細緻、科學。
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發揮孩子的個性優勢。只有這種適合孩子自身特點的教育方式,才能達到既能管教孩子,促進孩子成才,又能被孩子欣然接受。
高中以國際化課程為主,2018年和2019年,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總校在高中畢業生出口方面100%進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學;80%以上進入世界排名前50位大學;2020年,在世界Top30、Top50大學排名中,學校高中畢業生能夠進入全國前10強,這樣的成績在川內遙遙領先,而如何讓成都分校更具核心競爭力,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派出自己的團隊。
"從學生出發,對接未來。"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用心守望每一個學生。學生是教師送給社會的禮物,送給未來的禮物。作為國際學校,它要為世界放飛一群有特殊文化基因的未來人才,他們長著中國心,懷著中國夢,能說流利外語,通曉中外文化。中國的世界、世界的中國,都是他們的舞臺。
(來源:圖片和文字部分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