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們匆匆地建起了從緬因州通往得克薩斯州的磁性電報,但是緬因州和得克薩斯州可能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需要交流……我們滿腔熱情地在大西洋下開通隧道,把新舊兩個世界拉近幾個星期,但是到達美國人耳朵裡的第一條新聞可能卻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八卦傳播的速度遠比想象的要快。

當然這是一個在如今早已普遍開來的現象,我們享受著科技發展帶來的成果,開始在互聯網上社交,擁有了智能手機,有了更快速的4G網絡,有了更豐富的信息,可我們更關心的東西卻不再是溝通交流,娛樂為王。

而信息的價值只取決於它是否新奇有趣(雖然這麼說,可是很遺憾,我還是要為如何起一個讓你們可能對我的內容感興趣的標題思考許久),而不是取決於其在社會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信息也可以脫離語境傳播。

關於柯勒律治的詩句“到處都是水卻沒有一滴水喝”,和這個正在失去語境成立的信息環境恰恰吻合:在浩瀚的信息流裡,想找卻找不到一點有用的東西。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如果你在問什麼是脫離語境的信息,那麼我想問一個問題:對於目前的各類環境汙染問題,你有什麼看法?你準備今後採取什麼措施?有什麼長期可行性計劃?承認吧,你什麼也做不了,甚至你可能什麼也不會做。

人們時時刻刻都可以交流,而交談的內容可以是對方根本不瞭解不關心的。

於是在感嘆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無聊之餘產生了一個目標:三十歲之前,去實現財務自由吧。

什麼是財務自由呢?有人說,大概就只是地產大亨口中的一個小目標而已——1個億!只是某些一線小鮮肉的半部片酬而已!而大多數人,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假如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後呢?就開始過著一勞永逸無拘無束的生活了嗎?就不會再有其他的動力了嗎?如果真是這樣,世界上一半的人財務自由了,那麼便什麼也不再做,不再勞動,農夫不再種地,科技工作者不再研發……剩下的另一半人,繼續掙扎。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但財務自由了,馬雲那麼有錢了,他還是沒得到自由。人家實現了多少個小目標了,他停得下來嗎?

已年過花甲的高中班主任以前常跟我們說:在你們能真正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前,你們要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你們現在上學,以後上班,很多很多。

鼓吹了那麼久讓那麼多人羨慕的財務自由,不就是要迅速抵達終點之後娛樂人生嗎?看看我們現代人又是如何娛樂我們的人生的?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新浪微博,一個主要聚集了17-33歲年齡段的年輕人的娛樂媒體平臺,一時之間,娛樂明星、搞笑幽默成了微博用戶的主流愛好。

在實時熱搜排行榜上,出現的許多“大事”都是某個小鮮肉或者某個女明星的新聞。下方評論,大面積擁護偶像的,群體出現合體攻擊批評者的,反攻擊表示風氣日下的……讓人們越來越疑惑起來這一群“長江後浪”們的理想與價值觀。

反觀當前諾貝爾獎頒佈之際,話題參與度與明星話題之爭遠不能及。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同樣,將任何一個有過偉大貢獻的國家英雄跟網紅明星相比,他們受人的關注度,推崇度,恐怕都遠不能及。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前不久頗受人爭議的網紅Papi醬名列“改革開放40週年人物評選”榜單,讓人有一種精神世界錯亂之感。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很多人在批判,覺得這是:褻瀆文化、娛樂至死。而很多人又在支持,表示:文化多元、兼容幷包。

至於評選這個榜單的意義,倒是不重要了。

現在很多的大流量視頻節目,也是集娛樂大眾為主想方設法博人眼球。怎麼好玩怎麼來,引導用戶跟隨娛樂,也是一種潮流。以至於節目裡再無發人深省的觀點,只有哈哈一笑之後的索然無味。

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一書中論述了:通過電視和網絡媒介,娛樂得以達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人類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最終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是不是我們的悲哀?


現在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娛樂至死

至少,現在的各大平臺,各種遊戲,都是要想方設法吸取人們有限的時間,來提升用戶對它們的依賴性,於是目標達成。還有一部分人呢,則是在覬覦如何搶佔用戶玩王者榮耀和吃雞的時間。

用戶在自己娛樂的世界裡沉迷無法自拔,創造者繼續滿足地研究著娛樂他人的新方法。

而當大量娛樂信息過剩的時候,就意味著人們將面對喪失社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