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需要的越小,他的幸福就越大

01

一天晚上,我打电话给我的朋友问件事情,才知道她每天晚上九点就睡觉了。

我很奇怪:你孩子今年好像是六年级吧,马上要小升初了,你这么早睡觉,不用帮他检查功课吗?她说:“这小子要闹独立,从四年级开始就不让我检查作业了。”

我问:那你不担心吗?她说:他做作业倒是挺自觉的,就是做的比较慢。每天晚饭后,休息个20分钟左右,就自己去做作业了,每天做到11:00左右就休息。

我问:成绩怎么样?考试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上。我也不要求他考第一,他能自觉,不用督促,我已经很满足了。她说。我从她的话里听到的是真正的安心和满足。

因为她对孩子没有很多的要求,怪不得她能够安心早早睡觉。如果她不满足孩子只是能够自觉做作业,而是要求孩子成绩更好一点,名次更靠前一点,必然需要每天陪在孩子身边,督促孩子更用功的学习。而她的孩子个性又很强,不希望家长老是跟在身边。两个人肯定会产生矛盾。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的:谁需要的越小,她的幸福就越大,谁希望的越少,她的自由就越多。我朋友无意当中就做到了需要的少,而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谁需要的越小,他的幸福就越大

02

我还有个朋友叫小欢。

小欢有个好婆婆,把小欢家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活儿全包了,每天买菜,做饭,打扫,接送孙子…连小欢的贴身衣物,她都给洗得一干二净。

小欢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多少人羡慕得要死。

可是近阶段,小欢对婆婆开始不满。

她的朋友圈现在很流行晒餐。看别人晒出来的一日三餐,五彩缤纷,造型漂亮,而且有荤有素粗细结合营养搭配,看着就很诱发人的食欲。可是婆婆做饭,就是老式的米饭,馒头,炒菜,更加不会讲究摆盘。

小欢只好自己动手做,从此每天要早早起床购买新鲜食材,再也不能睡懒觉了。夏天如果不动作麻利一点,早一点出门,太阳就火辣辣地晒;冬天早早出门,迎面寒风刺骨。

小欢以前最不屑看到妇女们在菜市场和各种小贩讨价还价,现在需要精心计算每天的支出,为了能省下一毛两毛,自己也不惜多费嘴皮子了。

儿子时不时还提点小要求,今天想吃点炸的,明天想吃点海鲜…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不吃饭。小欢觉得很奇怪,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儿子这么会闹腾呢?

她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轻松和惬意。

再看婆婆,每天早上不用买菜了,改成去公园遛遛弯打打太极,晚上的时候跳跳广场舞,跟大伙儿唠唠嗑,过得越来越潇洒了。

两个人的生活仿佛掉了个儿。你说她们两个谁更幸福呢?

谁需要的越小,他的幸福就越大

03

为什么我们对家人会有越来越多的不满。

因为人是一种爱比较的动物。

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家人跟别人作比较。我们经常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为了让比较更有说服力,我们往往放大了别人的优点,同时放大了家人的缺点。我们老觉得别人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自己的家庭是有很多不足的。讽刺的事实是自己的家庭在别人眼中,更幸福美满。

在这样一次次的比较当中,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家人的缺点和不足上面。一想到他们有这么多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就会忧虑,会不满,再也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

谁需要的越小,他的幸福就越大

04

我们总是希望好上加好。如果妻子年轻美貌,我们还希望她能知书达理;如果孩子健康活泼,我们还希望他能学习优秀。我们似乎想打造出我们心目中完美的爱人和孩子,却忘记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我们的欲望永远都无法填满,就像《渔夫和金鱼》故事里的那个老婆婆,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怎么样也没办法快乐。

如果我们转变思维的重心,从我们想要的转而专注我们所拥有的,我们就会快乐起来。

比如说我们虽然想住大房子,但是想想现在这个小房子是我们自己亲手布置的,既干净又温馨,装载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想到这里是不是就会开心一点?

比如说你希望家里的小孩擅长唱歌跳舞,在客人来的时候能够展示一下,让自己更有面子。转念一想,其实客人来的时候孩子总是彬彬有礼地打招呼。客人也是赞不绝口。这样一想是不是就觉得孩子其实挺不错啦,要求孩子学习才艺也没有那么必要啦。

幸福的本质是一种满足,如果我们节制自己的欲望,不断从我们拥有的东西上面得到满足,我们的幸福感就会越来越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