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法院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

经常接待要到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我都跟他们说,可以考虑起诉的时候一并申请财产保全,然后,当事人就会问,什么是财产保全,律师你觉得要不要财产保全呢?财产保全要不要交钱啊?今天这篇文章正好就这个问题解释一下。


到法院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通俗一点说就是,财产保全就是“未雨绸缪”。

比如,债务人欠你10万元钱,你刚到法院起诉的时候,债务人的银行卡上正好有10万元钱。法院向债务人送达传票以后,债务人知道你起诉了,债务人不想还你钱,就把银行卡上的10万元钱全部挥霍一空了。这样,即便你最后拿到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也没办法执行到钱了。

而如果你在起诉的时候一并申请了财产保全,那么法院就会在向债务人送达传票之前对债务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查封、冻结,这样,债务人就没办法挥霍那10万元钱了,待法院判决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就可以直接把这10万元划给你了。

可以看出,财产保全实际上是一种防范性措施。


到法院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

那我们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呢?

结合多年的律师行业从业经验,我是建议当事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申请财产保全。因为财产保全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 一旦查封、冻结到债务人的资产,便可有效保障后续生效判决的强制执行,不让生效法律文书成为一纸空文。
  • 查封、冻结债务人账户可能会对债务人形成一定压力,迫使债务人尽快还款。比如债务人向银行贷款,但债务人账户被查封冻结了,银行一般就不敢放款了,必须等债务人把债务纠纷解决以后才能放款。

但有一种情况下可以不申请财产保全,就是债务人已经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债务缠身,即便申请财产保全,也不会查封到财产,债务人的债务情况,可以通过执行信息公开网或者裁判文书网查询一下。

到法院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

那申请财产保全要不要交纳什么费用呢?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可能发生两个费用。

第一个就是向法院交纳的保全费,顶额是5000元,无论申请保全多大价值的标的。这个费用通常是由诉讼的败诉方来承担,也就是说,如果你赢了官司,这个钱还是由对方来出,你只是先预付。

第二个就是担保费用,这个属于或有费用。依据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人需要提供财产保全担保,我们可以拿房子、现金担保都行。实践中,有些人不想拿房子、现金担保,就会购买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函来提供担保,目前实践中采用保函担保的方式已经比较广泛。既然是保险公司担保,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费用,担保费用一般是按照担保数额的大小来收费,担保金额越高,收费也就越贵。


到法院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对方欠我钱,我申请财产保全还要提供担保呢?

这是因为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之前,究竟谁是对的还是个未知数,法院也不知道谁是对的。如果申请人保全错误是会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但这个锅肯定不能由法院来背,所以,必须申请人拿出财产来担保,以保障被申请人可能被侵害的权益。


到法院起诉,究竟要不要申请财产保全

具体如何申请财产保全,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