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淨利均兩位數增長 江蘇6家農商行誰最牛?

具有國內“A股上市銀行天團”之稱的江蘇省,有上市城商行3家、上市農商行6家,還有2家農商行已排隊入場。截至目前,上市農商行中,紫金銀行、常熟銀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蘇農銀行均已披露年報,擬上市的崑山農商行也發佈了年度財務報告;數家銀行同時披露一季報經營情況。

透視財務數據發現,去年江蘇地區農商行均維持了營收、淨利潤的雙位數增幅,在銀行息差承壓的大背景下,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受到考驗,大零售業務轉型仍是銀行戰略重點。不過,今年一季度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已有銀行一季度信用減值損失明顯大幅度提升而影響營業利潤,其中蘇農銀行一季度零售貸款首次出現負增長,數家銀行不良率則有所抬升。

營收淨利雙位數增長

持續發力大零售轉型

受益於區域經濟發展結構、民營經濟資源稟賦,以及銀行現代化治理機制改革,江蘇省上市農商行扎堆。近期發佈的年報顯示,這些銀行去年均維持了營收、淨利潤的雙位數增幅;儘管成效不一,但大零售仍然是業務的重點發力方向。

2019年,常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4.45億元,同比增長10.67%;歸屬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7.83億元,同比增長19.95%。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1.52%,淨息差3.41%。這也是省內農商行最好的淨利增速。常熟銀行零售業務貢獻度有所提升,截至去年末,該行個人貸款佔總貸款53.79%,較年初提升2.77個百分點;個人經營性貸款佔總貸款的34.62%,較年初提升1.83個百分點。

位於省會南京的紫金銀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6.75億元,同比增長10.54%,實現淨利潤14.17億元,同比增長13.03%;淨息差2.12%,比上年末略微提升0.04個百分點。業務結構有所優化,利息淨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中間收入增速加快,銀行卡手續費收入比上年增長近兩倍。記者從紫金銀行了解到,去年該行堅定大零售轉型方向,上線雲掌櫃、大零售平臺,落地房易融、高新補貼貸等小微企業專屬產品、“村村通”農村項目等,這些項目帶來的業務收入成效顯現。

無錫銀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5.40億元,同比增長10.89%;歸母淨利潤12.50億元,同比增長14.07%。去年,無錫銀行加快了零售轉型,得益於業務規模的增加,2019年該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高達31.89%,主要源於理財手續費的貢獻。

蘇農銀行自“吳江銀行”更名後年報首秀,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5.21億元,同比增長11.79%;實現歸母淨利潤9.13億元,同比增長13.84%。去年,該行零售貸款較年初增長33.24%、高淨值客戶規模較年初增長42.50%,零售貸款佔各項貸款的比重首次突破20%,貢獻多元化收益。

疫情影響多大?

蘇農零售貸款負增長

疫情導致的外部經濟環境波動、消費需求收縮、復工復產節奏放緩等不利影響,使得個貸、小微貸款等零售業務不良率有所抬升,部分銀行增強了清收並加大不良處置核銷力度。

從目前已披露的一季報來看,常熟銀行一季度不良率較2019年末上行2BP至0.98%。為了應對外圍風險波動,崑山農商行在今年一季度信用減值損失明顯大幅度提升,報告顯示該行一季度末信用減值損失達到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3.5%。受此影響,崑山農商行營業利潤3.34億元,同比減少21.04%。

“資產質量階段性承壓。一季度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為2.04%,相應的,二季度不良貸款率也可能會有小幅上升。”交通銀行(港股03328)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告訴記者,但當前受疫情衝擊嚴重的行業和區域貸款規模相對較小,只會對局部信用風險產生一定影響;且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強,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將持續加大,預計行業全年資產質量仍將保持穩定。

疫情影響也直接波及業務經營。數據顯示,江陰銀行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5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35%,淨利潤為2.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36%。蘇農銀行一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9.27億元、2.43億元,同比增長6.04%、10.96%,而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增速分別為11.79%、13.84%,主要是生息資產平均規模增速下降、淨息差降幅擴大令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速下降所致。

從發力大零售轉型中受益的蘇農銀行,在今年一季度的零售貸款首次出現了環比負增長。該行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末,零售貸款為143.73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0.02%。與零售貸款一起下降的還有存款總額,截至3月末,蘇農銀行存款總額為959億元,較2019年末減少6990萬元,其中企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合計下降19.7億元。

武雯認為,隨著政府推動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逐步開工,預計信貸將進一步向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民生工程等領域傾斜,此外民營、小微領域的貸款保持較高增速,預計零售貸款將逐步恢復穩健增長,尤其是普惠金融方面的個人性經營貸保持較快增速,住房按揭、消費金融貸款佔比可能略有下降。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