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或因为设计缺陷导致客户亏损300亿」的事件?

饶河清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两次了。

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实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很多都没有完善。所以才会出现WTI2005串仓—37的情况。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构建中,出现过很多次。没有一次是因为金融技术的不完善而得到赔偿的。

这种技术的不完善,全部被算入投资风险中。

所以你可以把这种情况当成是投资风险的其中一种。

这样的官司是不可能打赢的。所以只能祝福,希望他们能在往后的投资中,赚回比这次损失更多的钱。


豆一服装工艺配搭师


个人估计一个最终的结果,纯属瞎猜:

这种事情,最终很可能是要闹到法院来解决的,不过最终可能也只能是协商解决,比如用户承担本金亏完的损失,但是负值部分的损失由银行来承担,毕竟这事儿说到底,双方都有过错。

投资就要承担可能的损失,但是产品设计或运行出问题导致的损失,银行也推卸不了责任,如果银行把全部责任都推给用户,那以后还有谁会掏钱?

这里面,还有个第三方的责任,就是当时原油期货的极端走势,但是这个第三方你没办法去追究某个具体人或者主体的责任。


野风财经


大概率会由投资者承担,毕竟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但这应该会有一段长时间的拉锯战,毕竟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

投资者的理由:期货价格都已经跌破保证金了,为什么不平仓。产品设计有严重的漏洞,才是导致出现目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银行:按照协议约定并已提前公告,该原油期货产品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时间为当日22:00。按照协议约定,会在合约到期时在合约到期处理日按照客户事先指定的方式,进行移仓或到期轧差。并且已经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的,不在盯市与强平。

这次巨大的损失给所有的投资者、参与者都敲响了一个警钟。虽然最终损失如何“分摊”目前还无定论,可能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但是损失已经发生不可避免了,在这里没有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