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日前,福特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数据,8.87万辆的成绩,同比仅下降了34%,在合资车企中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貌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折射了福特在中国持续五年的“销售饥荒”。由于蒙迪欧臭味门、翼虎断轴门的持续受挫,昔日中国合资企业第一集团的种子选手已经“泥潭深陷”。

虽然有新紧凑级SUV锐际和新探险者,但市场依然对福特的产品体系唉声叹气,其中原因,且听分解。


产品布局乏力

新福克斯“失宠”

曾几何时,福克斯在中国运动紧凑级轿车中没有对手,蒙迪欧在当年扮演的是现在宝马3系的角色,翼虎在与CR-V的竞争中,操控、动力、配置也是全面胜出的。

但谁也没想到,不可一世的福特在中国栽在了质量上,福克斯双离合不治之症,蒙迪欧内饰臭味经年不散,翼虎断轴更是击垮了老百姓对这个百年品牌的最后一点儿信任。

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财务危机,导致福特干脆砍掉了整个北美的轿车产品线,让旗下所有轿车产品的更新换代都陷入了停滞。

在中国市场,傻大黑粗的金牛座国产时,赶上豪华品牌大降价风潮,上市即滞销。早早就没了声音的嘉年华,老款福克斯“借尸还魂”的福睿斯,福特4S店里门可罗雀。

长期缺少新车的状况,让福特全国经销商吃糠咽菜两三年,好容易等来了全新换代福克斯,竟然是全系三缸机,这让其多年营造的以运动和操控见长的产品形象彻底毁掉。

酷似起亚的外观,更让憋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的金牌销售们叫苦不迭。

再加上金牛座和蒙迪欧长期采用高折扣的销售政策,特别是时不时在二手车商朋友圈里出现五折六折特价车,彻底打碎了福特轿车产品的价格体系。

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为了挽回福克斯的尴尬局面,长安福特可谓绞尽脑汁,不但风传今年会引入旅行版车型主打细分市场,还有消息称他们正在跟长安洽谈采购“蓝鲸”四缸发动机,准备装在福克斯上。

无可奈何花落去,重拾消费信心谈何容易,福特轿车今天的局面,不是一台三缸机造成的,更不会因为一台四缸机就逆天改命,更何况是一台本土研发的四缸机。


翼虎自相矛盾

锐际难挑大梁

SUV领域中,福特当年可谓特立独行,翼虎在众多中庸无聊的日本车中杀出一条血路,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心。

但是,之后福特引进了南美洲的低端产品翼搏,并最早在中国试水三缸增压机,用A00级的身材卖A级SUV的价格。

这种博傻,让市场反应冷淡。

雪上加霜的是,后来发生了断轴门。翼虎的销量急转直下,即使终端优惠幅度越来越大,在消费者的心愿清单中还是渐渐消失了。

无奈之下,福特引进锐界并加长了轴距,但在同级别竞品纷纷搭载1.5T小排量发动机时,这款车的2.0T和2.7T发动机恐龙般的油耗,还有鸡肋的第三排,让人们对美式中型SUV望而却步。

更一个重大失误是,福特中国用合作伙伴江铃自主研发的驭胜S330,通过简单的拉皮打造出了领界。

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用比合资品牌低两成的价格,向更便宜的自主品牌SUV开炮。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失败的举措。

数据可以证明,上市至今一年多,领界的销量还不及几款主流自主品牌热销产品的零头多。

这也说明,中国老百姓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糊弄了。

但即使是这样,这款“假合资车”仍然是福特在中国目前卖得最好的产品。

一片狼藉中,千呼万唤的翼虎,终于在欧洲开始换代,并于去年底在国内上市。

但又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举措是,这款车不叫翼虎了,改名锐际。

为什么福特会这么做?

很简单,老翼虎还将继续销售。

如果说福睿斯是“借尸还魂”,那翼虎就是“棺材板没盖住”,一款终端优惠之后进入12万价格区间的车,外观内饰没有任何大改动,在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情况下,竟然玩起了多代同堂。

这不但是对老用户保值率的暴击,更是对新产品历史积淀的否定。当年二十多万的当家花旦,如今售价对折后,竟然连江铃拉皮后的领界都卖不过。

如同销售的抱怨:没毛的凤凰不如鸡!

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吐槽前,再说说真正的翼虎——锐际。

这款疫情期间上市的新车,3月首次交付,到现在还有6000张需要交车的订单。

虽然看起来红火风光,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与全系三缸的福克斯低开低走不同,锐际走向了高举高打的另一个极端。

竟然只推出了三款车型,还都是2.0T的四驱版本。

在全系“没有低配动力”的情况下,凭借18万多的起售价,一分钱不优惠的销售政策,锐际能在开张首月交付2700辆,全靠国内年轻人对福特的运动信仰。

可能在福特规划中,前期锐际将和翼虎组成双子星座,共同冲击市场,以后在推出两驱和低配车型上市。

但现实是,翼虎已经没有能力承接低端需求,目前福特经销商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向高端自主品牌和日系紧凑级腰包。


换药不换汤

探险者生存空间狭窄

可能有用户会说,福特还有探险者啊。

没错!

诞生于1990年探险者,是福特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四门SUV。

历经五代累计销售400多万辆后,第六代产品即将在中国生产。

不过,在探险者准备大干一场前,也要先问问汉兰达、途昂、指挥官、CX-8答不答应。

从新锐际到新探险者,福特车为何“难有起色”?

一句话,前路太难了。

详解第六代国产探险者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正在甩货的第五代进口探险者。

实话说,探险者家族最严重的倒退,非承载车身改为承载式,纵置发动机变横置,后驱平台变前驱,彰显了刚刚度过财务危机的福特当年“多快好省造新车”的理念。

这一代车型最大的败笔是,用户口碑变差导致销量下滑,广受诟病。

国内第一批车主的抱怨主要来自油耗,百公里动辄十七八升,还有自主品牌都比不过的粗糙内饰,越用越多的异响和偏高的故障率,保值率十分不理想。

虽然第六代探险者换掉了喝油的3.5T双增压六缸发动机和6AT变速箱,却还是油耗惊人。

而且,探险者的小排量车型并没有采用通用和大众那样的高低功率2.0T,甚至冠道的1.5T,而是采用了野马同款的2.3T。

参考上一代探险者2.3T和野马动辄十三四升的油耗,即使用上了10AT,新探险者也不会太省油,3.0T版本更是油耗子。

另外,探险者采用了更加运动的调校,完全没有美系车开船一样的驾驶和乘坐感,油门灵敏得甚至有些神经质。

这种设计,十分有可能重蹈Jeep大指挥官的后辙,让驾驶者爽却让全家人头晕脑胀。

还有鸡肋的中排两个独立“船长椅”,即硬又薄,无法实现慵懒的坐姿,一副“是兄弟就坐上去一起拼命”的架势。

中间的水杯架却比座椅还宽,空间被白白浪费,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间也比途昂明显小很多,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后备箱,等于是逼着消费者在实用性和舒适性上做出妥协。

很多人认为这一代探险者最大的硬伤是前脸,不但老款的气势没了,辨识度极高的“马丁脸”也被“菱角嘴”代替,竟有些酷似韩国现代最新的家族设计。

还有,福特本土化最大的败笔——中控大屏,像搓衣板一样戳在正中心,破坏了福特总部设计师精心营造的豪华氛围,显得突兀而又多余,甚至会有些遮挡视线。

据悉,探险者十分有可能全系四驱,三十多万起售,主力车型在四十万区间.

高傲的孤芳自赏,让销售人员无语说凄凉。

别克昂科旗、雪佛兰开拓者憋足了劲儿准备打价格战,汉兰达已经开始平价销售,冠道全新出击,途昂售价进入了29万区间,再加上自家大哥林肯飞行家准备启动低价策略……

“残酷的现实,让长安福特希望靠探险者和锐际两款车型翻身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这不仅是笔者的看法,下期将有市场人士的更多爆料。

正所谓:

五年步履蹒跚时,大势已去难倒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