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最新消息:美國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 Inc.)宣佈,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於本週晚些時候關閉威斯康星州和密蘇里州的工廠。此前,該公司週日宣佈關閉位於南卡羅來納州蘇福爾斯(Sioux Falls)的工廠。

肉類加工廠大批量停工和減產對美國肉類產業鏈影響巨大!


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還難以準確預測,不過對於中國進口凍肉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對此作出分析報告,著重於提出分析方法,並進行初步分析。(提醒:文章較長,請大家耐心觀看


一、全球疫情現狀及推演



(一)疫情現狀: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幾乎波及所有國家。在疫情最為嚴重的美國,確診病例已突破60萬大關。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的確診人數也早已突破10萬。

更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數國家頂峰仍未到來,未來疫情持續多久,也撲朔迷離。


(二)全球各國疫情推演


優合集團優頂特研究院在綜合分析WHO、各國官方、第三方機構等數據、預測的基礎上,對全球肉類主產國的未來疫情變化做了初略的推演(下圖)。圖中,5種顏色代表疫情發展的5個階段。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二、對中國進口凍肉影響分析


(一)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全球肉類供應鏈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從農場一直到餐桌,對各環節的各要素及可能影響進行了全面分析。


  • 1.牧場

牛、羊大部分以天然牧草為食(草飼),少量以穀物為食(谷飼)。

(1)受影響程度:天然牧草生長基本不受疫情影響;牧場人員密度很低、所需人工很少,易替代,因此其受疫情影響程度:低。

(2)受影響時段:牛羊生長週期較長,因此其受影響時段為:遠期(12個月以後)。


  • 2.飼料

本環節可能受影響的要素包括:飼料加工廠、原料及成品運輸。

(1)受影響程度:主要肉類生產國的飼料主要原料(糧食)基本上是本國供應、本地銷售因此其受疫情影響程度:較低(除非該國疫情極其嚴重)。

(2)受影響時段:飼料供應的短缺對動物飼餵可能有雙重影響,一是影響動物生長,二是促使大動物提前出欄。因此其受影響時段為:近期(1個月內)及遠期(12個月以後)。

  • 3.養殖

本環節可能受影響的要素包括:員工、飼料供應、活動物運輸。

(1)受影響程度:養殖場人員密度較低、所需人工較少,易替代,而且本身就有防止傳播動物疫病的生物安全措施;運輸活動物所需人工較少,易替代。因此其受疫情影響程度:較低。


(2)受影響時段:中期(2-6個月)及遠期(12個月以後)。

  • 4.屠宰分割冷藏

本環節可能受影響的要素包括:工人、活動物來源。

(1)受影響程度:相對其他環節來說,屠宰分割工廠人員密度大,防護用品需求大,因此其受疫情影響程度更高。總的來說,美國(牛、豬)、意大利(豬)、英國(豬)、荷蘭(豬)、西班牙(豬)、法國(豬)影響很高;美國(雞)、墨西哥(牛)、巴西(牛、豬)、丹麥(豬)、瑞士(豬)、阿根廷(牛、雞、豬)、愛爾蘭(豬)、烏克蘭(牛)影響較高;其他28個國家影響較低。(注:美國雞肉廠自動化程度很高,受人員短缺的影響比牛、豬小。)

(2)受影響時段:當前(1個月內)、中期(2-6個月)。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 5.生產效率

除了上述各環節的影響外,疫情還將對整個供應鏈的生產效率帶來負面影響。一是影響人員生產力。除了直接的因病減員外,一些正常工作的員工也可能會帶有不安、畏懼等情緒,難以專注於生產。二是提高生產成本。防疫物資、人員輪休等等,將提升生產成本。三是阻礙信息傳遞。在趨嚴的社會隔離下,線下信息傳遞受阻,這也會導致效率降低。

(1)受影響程度:低。

(2)受影響時段:當前(1個月內)、中期(2-6個月)。

  • 6.運輸

(1)出口國國內段

本環節是指冷櫃從屠宰廠、分割廠(或冷庫)運抵啟運港。可能受影響的要素包括:空櫃數量、司機、道路。空櫃不足,將導致凍肉無法裝載。司機短缺、道路擁堵甚至阻斷,導致冷櫃無法及時運抵啟運港口。

這將導致:發貨時間延遲數週至數月。


受影響程度,需要根據國別具體分析:

總的來說,意大利(豬)、英國(豬)、荷蘭(豬)、西班牙(豬)、法國(豬)影響很大;墨西哥(牛)、巴西(牛、豬)、丹麥(豬)、瑞士(豬)、阿根廷(牛、雞、豬)、愛爾蘭(豬)、烏克蘭(牛)、美國(豬、牛、雞)影響較大;其他28個國家影響較小。

受影響時段:當前(1個月內)。


(2)海運段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本環節是指冷櫃從啟運碼頭到抵達中國港口。可能受影響的要素包括:啟運港口、航線、沿途港口。疫情將導致港口吞吐量下降,甚至因人員短缺、貨物嚴重堆積導致港口關閉。某些航線可能取消。沿途港口禁止船員更換且不得登岸,導致某些船次到港日期可能延遲。

目前來看,全球範圍內出現大面積港口關閉的可能性較小,但疫情影響嚴重的局部地區港口可能出現低效運轉的現象。在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有些港口在權衡貨量下降與疫情防控造成的影響時還是選擇了暫時關閉旗下的部分碼頭。

海外各碼頭選擇關閉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防疫、為了保護員工;有的是因為擁堵使港口陷入“癱瘓”;還有的是因為貨量下降(大部分美國碼頭即因此關閉)。

這些因素將導致:貨物無法按時運抵中國港口,延遲的時間短則數週,長則數月。此外,運輸服務質量可能下降,甚至可能因冷鏈斷裂導致肉品變質;極端情況下,或因混亂導致貨物滅失。


  • 7.清關

本環節是指冷櫃達到中國港口後的清關階段。可能受影響的要素包括:碼頭凍櫃積壓、港口及周邊冷庫庫容、海關檢疫措施等。

2020年春節前後發生的中國港口凍櫃嚴重堆積現象,是肉價暴跌、新冠疫情、豬肉關稅下調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預計2020年此種情況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基本可以排除碼頭凍櫃積壓、港口及周邊冷庫爆倉的風險。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對於海關檢疫措施,短期內海關不會對進口凍肉加強檢疫(除非有新的科學證據支持)。

理由:一是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病毒能通過物品傳播;事實上,之前對中國輸出產品採取限制措施的國家,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解除了限制。

二是2020年中國肉類供給缺口仍然很大,鼓勵進口仍然是中國的基本策略。

三是中國不可能違背WTO原則、冒著被其他國家反制的風險,對進口凍肉採取更嚴的檢疫措施。


  • 8.國內需求

一般來說國內需求下降、國內自產供應量上升、國內庫存量較大,會導致進口肉類需求整張放緩。目前,國內餐飲業正在恢復,肉類消費進入相對較旺的季節、庫存量在逐漸消化;同時,國內生豬存欄還在恢復過程中,預計豬肉短缺至少將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因此,2021年上半年之前,進口豬肉需求穩中有升,至少不會出現大幅縮水。此外,出於糧食安全、穩定肉價的考慮,國家可能將加大國家儲備肉的收購。禽肉與豬肉存在類似的情形。對牛羊肉來說,國內供需缺口更大,因此進口牛羊肉的相對需求更大。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按照目前國內復產復工以及餐飲業恢復的勢頭,若非發生多個省份的二次疫情或面臨輸入病例的更大壓力,則國內主體需求不會受影響。

  • 10.走私

走私不屬於正常供應鏈的範疇,但客觀來說長期存在、不可忽視。疫情對走私行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別是牛肉,因為以往走私牛肉主要來自印度,因此牛肉走私的抑制作用將尤為明顯。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三、主要結論


(一)全球肉類供應鏈安全

總體:中國進口肉類來源有保障


從供應端看:肉類主產國(歐美澳)的肉類行業不能垮、也不會垮。


原因:第一,肉類行業屬於民生行業,該行業以及相關的飼料、養殖、屠宰加工、分銷配送等環節,都屬於各國政府全力優先保障的對象。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貿組織於3月31日聯合聲明,在採取措施保護民眾健康和福祉的同時,各國應確保貿易相關措施不會阻礙糧食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第二,這些國家的肉類產業是支柱產業,肉類產業佔國民經濟比重很大;同時也是主要消費國,本國老百姓也要吃肉。所以該國的肉類產業不可能停擺,政府肯定全力支持;

第三,主產國大範圍限制肉類出口可能性不大。這些國家的肉類產業還肩負著穩定就業、出口創匯、提振經濟的重任,因此不太可能採取大範圍的限制肉類出口措施。況且全球並非鐵板一塊,如果某國限制出口,其所佔國際市場的份額將被他國替代,這將導致其經濟雪上加霜;

第四,大部分主產國的疫情控制能力相對較強。歐洲、北美、澳洲這些主產國,雖然前期麻痺大意導致疫情一度失控,但作為發達國家,其疫情控制能力總體上是比較強的。南美疫情控制能力較弱,但人口密度較小、地理位置等因素也決定了其疫情相對可控。疫情控制能力最差的非洲、印度、東南亞等地都不是全球肉類主產國。


從消費端看:肉類消費是剛性需求。


從中國市場看:中國掌握主動權。

在全球疫情陰霾下,中國幾乎是唯一的“淨土”。只要中國能持續保持這種狀態,則中國國內的消費量將持續恢復,因而進口肉類需求將持續增加。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國肉類行業面臨洗牌?​硬核分析!


因此,全球肉類出口巨頭、巴西JBS公司預計,中國的強勁需求仍將使其貿易量保持穩定,因此 JBS並未削減投資和生產計劃,其首要任務是繼續生產食品的同時保持就業。


(二)國際貿易肉類價格

總的來說,全球範圍內的肉類供應將繼續處於“緊平衡”狀態。


1.短期跌價可能性大。一方面,疫情可能導致生產資料、原料、能源、人力資源等成本上升,導致國外、國內肉類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原料和產品也將因物流受限而滯銷,造成局部供過於求。所以引起肉價漲、跌的因素同時存在。因此,預計短期內(4-6月份)總體價格將保持平穩或略降,肯定不會大幅上漲。實際上,適度的價格上漲不僅不會威脅供應鏈的總體安全,還將帶動整個市場持續運轉。

2.長期漲價可能性大。若疫情持續時間過長,比如在歐洲、南美、北美持續至7月仍無明顯好轉,則勢必引起貨源緊缺而大幅漲價。


(3)金融匯率

匯率波動將導致進口肉類價格波動;而且貨物交付不確定性的升高,可能將加劇這種肉價波動。

材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