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公元353年(距今恰好1666年),王羲之写下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此后,关于《兰亭集序》真迹的去向变得扑朔迷离,甚至有不少人为此殒命。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落入谁手了呢?被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手的说法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对王羲之书法到了痴迷程度的李世民,临终前留下遗诏,让儿子把自己收藏的上千幅王羲之作品陪葬,并将《兰亭序》放在自己棺椁里的枕头下永远陪伴自己。后来大盗墓贼温韬盗墓事实证明,骗来《兰亭集序》的李世民很可能被儿子李治给骗了!

在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1666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看看“天下第一行书”扑朔迷离的命运。

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书圣王羲之画像)

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兰亭集序》临摹本)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成就了被大书法家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旷世奇作。

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王羲之的超级粉丝唐太宗李世民)

得不到最爱,李世民闷闷不乐

大唐贞观盛世,文韬武略的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罗王羲之作品。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馀兴来时摹揣度之,体会其笔法兴意,领略其天然韵味之后,便珍藏身旁,唯恐失却。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使得学王之风在贞观年间大为盛行。据载李世民曾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至太宗晚年,喜好王羲之更甚。

一国君主,却不能得到前朝稀世之珍品,太宗每一念此,便闷闷不乐。

设下骗局,智取《兰亭集序》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下,至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对祖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将祖传书法再现风华。他练习书法极为刻苦,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做练字,誓言“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运笔挥毫,经三十年之功,智永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真书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书作,历代评价颇高。智永年百乃终,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也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当李世民闻言《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处,兴奋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萧翼设局骗辩才)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与辨才和尚相谈甚欢。待两人关系密切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 萧翼不动声色地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犹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言不信,说此帖早已轶失,怎么可能在你这里呢。辨才见其甚疑,一时起兴,就从屋梁洞内取出兰亭真迹予萧翼赏鉴。萧翼仔细察看了一番,果为真迹。只见他脸色一变,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太宗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而辨才因受此事的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奉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临本传世。

李世民死后被坑爹?

李世民临死前在遗诏中要求将《兰亭序》枕在脑袋下面,要永远拥有这件挚爱的宝贝。

昭陵(唐太宗陵墓,位于今咸阳市)被合上的那一天,《兰亭序》就作别人间,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过千年长夜。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兰亭序》真迹埋在昭陵,这是目前真迹去向最主流的说法。

但历史的一个插曲又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搅局者名叫温韬,是五代时期的一个“盗墓狂人”。

据《旧五代史》卷七三《温韬传》记载,温韬为耀州节度使时,把境内的唐陵盗了个遍,昭陵也不能幸免,几乎被他偷了个干净,“昭陵所出金器,十万人三十日犹运不绝”。不过在温韬的盗墓品目录里,并没有《兰亭序》的记载。

后世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温韬不通文墨,将《兰亭序》真迹损毁了;有说温韬把《兰亭序》真迹盗出,流落民间。

此后历史上时不时就爆出《兰亭序》真迹现世的消息,当然大多是哗众取宠。

除了《兰亭序》真迹陪葬昭陵的说法外,另外一个最主流的说法就是真迹埋在乾陵。

有文献记载,当年陪葬李世民昭陵的只是《兰亭序》的一个摹本。

真迹让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给调换了,陪葬在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

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兰亭序》最有可能埋在李治的乾陵中)

因为温韬盗墓事件,使得很多研究者对于《兰亭序》陪葬昭陵产生了怀疑,而乾陵又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陵墓,埋存《兰亭序》的可能性最大,这种说法也最靠谱。

因此,坑了王羲之后代的李世民,很可能被自己的儿子坑爹了!

唐太宗李世民煞费苦心骗到《兰亭集序》,没想到被儿子坑爹

欢迎关注头条号《胡子教授》,你将看到最新和全部有趣历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