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公元353年(距今恰好1666年),王羲之寫下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此後,關於《蘭亭集序》真跡的去向變得撲朔迷離,甚至有不少人為此殞命。

《蘭亭集序》真跡到底落入誰手了呢?被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手的說法是最接近歷史真實的。對王羲之書法到了痴迷程度的李世民,臨終前留下遺詔,讓兒子把自己收藏的上千幅王羲之作品陪葬,並將《蘭亭序》放在自己棺槨裡的枕頭下永遠陪伴自己。後來大盜墓賊溫韜盜墓事實證明,騙來《蘭亭集序》的李世民很可能被兒子李治給騙了!

在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1666年之際,讓我們一起看看“天下第一行書”撲朔迷離的命運。

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書聖王羲之畫像)

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蘭亭集序》臨摹本)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成就了被大書法家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曠世奇作。

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王羲之的超級粉絲唐太宗李世民)

得不到最愛,李世民悶悶不樂

大唐貞觀盛世,文韜武略的李世民對書法情有獨鍾,尤其喜愛“書聖”王羲之的墨寶,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廣為蒐羅王羲之作品。每每得一真跡,便視若珍寶,餘興來時摹揣度之,體會其筆法興意,領略其天然韻味之後,便珍藏身旁,唯恐失卻。不僅如此,他還倡導王羲之的書風,使得學王之風在貞觀年間大為盛行。據載李世民曾親自為《晉書》撰《王羲之傳》,至太宗晚年,喜好王羲之更甚。

一國君主,卻不能得到前朝稀世之珍品,太宗每一念此,便悶悶不樂。

設下騙局,智取《蘭亭集序》

原來,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蘭亭集序》,把它視為傳家之寶,一路傳下,至第7代孫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愛書法,對祖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極為欽佩,決心將祖傳書法再現風華。他練習書法極為刻苦,在永欣寺時,就曾蓋一座小樓專做練字,誓言“書不成,不下此樓”。就在這座冷冷清清的小樓裡,他如痴如醉地運筆揮毫,經三十年之功,智永的書法名氣也越來越大,《真書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書作,歷代評價頗高。智永年百乃終,逝前他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也對書法很有研究,他知道《蘭亭集序》的價值,遂將它珍藏在臥室樑上特意鑿好的一個洞內。

當李世民聞言《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處,興奮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

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蕭翼設局騙辯才)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頗有研究,與辨才和尚相談甚歡。待兩人關係密切後,蕭翼故意拿出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辨才和尚欣賞。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傳世之寶。” 蕭翼不動聲色地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猶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訴他是《蘭亭集序》真跡。蕭翼故言不信,說此帖早已軼失,怎麼可能在你這裡呢。辨才見其甚疑,一時起興,就從屋樑洞內取出蘭亭真跡予蕭翼賞鑑。蕭翼仔細察看了一番,果為真跡。只見他臉色一變,迅即將其納入袖中,同時向辨才出示太宗 “詔書”。辨才此時方知上當,但悔之已遲。

夢寐以求的東西終於到手了,李世民高興得不得了。而辨才因受此事的刺激積憂成疾,一年後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敕令侍奉宮內的拓書人趙模、韓道政、馮承素、諸葛真等四人,各拓數本,賞賜給皇太子及諸位王子和近臣。因此當時這種“下真跡一等”的摹本亦“洛陽紙貴”。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臨本傳世。

李世民死後被坑爹?

李世民臨死前在遺詔中要求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面,要永遠擁有這件摯愛的寶貝。

昭陵(唐太宗陵墓,位於今咸陽市)被合上的那一天,《蘭亭序》就作別人間,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過千年長夜。

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蘭亭序》真跡埋在昭陵,這是目前真跡去向最主流的說法。

但歷史的一個插曲又讓真相變得撲朔迷離。攪局者名叫溫韜,是五代時期的一個“盜墓狂人”。

據《舊五代史》卷七三《溫韜傳》記載,溫韜為耀州節度使時,把境內的唐陵盜了個遍,昭陵也不能倖免,幾乎被他偷了個乾淨,“昭陵所出金器,十萬人三十日猶運不絕”。不過在溫韜的盜墓品目錄裡,並沒有《蘭亭序》的記載。

後世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說溫韜不通文墨,將《蘭亭序》真跡損毀了;有說溫韜把《蘭亭序》真跡盜出,流落民間。

此後歷史上時不時就爆出《蘭亭序》真跡現世的消息,當然大多是譁眾取寵。

除了《蘭亭序》真跡陪葬昭陵的說法外,另外一個最主流的說法就是真跡埋在乾陵。

有文獻記載,當年陪葬李世民昭陵的只是《蘭亭序》的一個摹本。

真跡讓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給調換了,陪葬在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

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蘭亭序》最有可能埋在李治的乾陵中)

因為溫韜盜墓事件,使得很多研究者對於《蘭亭序》陪葬昭陵產生了懷疑,而乾陵又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被盜過的陵墓,埋存《蘭亭序》的可能性最大,這種說法也最靠譜。

因此,坑了王羲之後代的李世民,很可能被自己的兒子坑爹了!

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騙到《蘭亭集序》,沒想到被兒子坑爹

歡迎關注頭條號《鬍子教授》,你將看到最新和全部有趣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