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促“三優” 震澤裝配式建築行業瞄準百億級

“我們生產的裝配式箱房能在8小時之內完成安裝,組裝效率、市場價格均超過傳統的彩鋼板。”近日,吳江賽馬鋼架彩板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馬”)董事長章春鳴向記者介紹公司的主打產品。

“三治”促“三優” 震澤裝配式建築行業瞄準百億級

高大的廠房、整潔的廠區和現代化的辦公樓,讓你很難想象,僅僅在四五個月前,章春鳴和賽馬的其他47位“合夥人”,還在經營著48家“散亂汙”彩鋼板小作坊。在吳江“治違、治汙、治隱患”整治的倒逼下,在震澤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幫扶下,他們由“散”到“合”,組成了“超級合夥人”,攜手開拓轉型升級的“新事業”。曾經制約高質量發展的落後產能,目前正向百億級高端裝配式建築產業積極“蝶變”。

“對震澤來說,做好‘退二優二’,加速‘騰籠換鳳’是第一位的。震澤將全力推進‘三治’工作,進一步優化全鎮產業佈局、優化城市有機更新、優化田園鄉村風貌,不斷培育和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震澤鎮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注入強大的動力。”震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沈俊霞表示。

“作坊”式生產難以為繼

積弊難除 “三治”整治勢在必行

彩鋼板是震澤鎮的特色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至今,震澤彩鋼板產業不僅吸納了大量就業、創造了社會財富,也讓震澤成為國內知名的彩鋼板生產基地。然而,隨著生態環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成為產業主流,“高汙染、高能耗、低產出”的生產方式漸漸走入發展“死衚衕”。

“說是企業,但許多其實就是小作坊,租一塊地蓋個廠房,夫妻兄弟搭檔做管理,拉幾位工人就可以做起來了。”在震澤傳統彩鋼板行業中,章春鳴也是一位“老法師”,在大船港村的時候,他經營著一家名為“蘇州市中成彩鋼板房廠”的小企業,“佔地只有4畝多,掙錢是肯定掙了一些,但說實話這幾年越做越累,競爭壓力不說,我們這個行業還一直被老百姓投訴,環保壓力也越來越大。”

在震澤彩鋼板企業相對聚集的大船港村、朱家浜村等地,不需要走進廠區,你就可以聞到刺鼻的油漆味道。眾所周知,彩鋼板行業的一大特點是需要表層噴漆,因此對廢氣的處理有著較高的要求。但由於大多數小企業都是“作坊式”生產,在沒有任何環保和安全設施的車間裡噴漆,甚至露天噴漆的現象普遍存在。即使有老闆願意花錢購買環保設備,廢氣處理能力也難以達標,更何況許多設備買來不久也大多擱置不用。“我當時花了8萬塊錢買了一套環保設備,這在我們行業裡已經算是肯在這方面花錢的了。”章春鳴告訴記者。

進入新時代,“唯GDP論”的發展模式切換至“高質量”發展模式,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同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2018年,吳江區啟動“治違、治汙、治隱患” 三治工作,作為 “兩高一低”整治對象,震澤彩鋼板行業由於在多年發展中累積了不少環保、安全和違建等問題,自然也成為了“三必拆”整治重點。2019年,章春鳴的企業被列入“三治”整治點位。這一年,震澤鎮全年拆除各類“散亂汙”企業474家,包括彩鋼板企業在內的彩板企業數量下降63%。

“三治”促“三優” 震澤裝配式建築行業瞄準百億級

故土難離 生存何以為計?

同樣的問題 黨委政府也在思考

“三治”整治,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在區委、區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謀劃出臺實施的一項創新舉措,“三治”猶如一把利劍,揮向經濟高速發展中的種種弊病,以優化空間佈局、改善環境質量、消除安全隱患,為推動吳江高質量發展快上新臺階提供支撐保障。

這樣的“大勢”, 章春鳴和其他彩鋼板行業的老闆們,心裡都很清楚。“大家雖然情緒都有些波動,但也知道這一天總歸要來,只不過未來的出路該怎麼辦,包括我在內,不少人都很迷茫。”章春鳴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在震澤,從事彩鋼板行業的老闆和員工,大多是本地人,所謂故土難離,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去闖異鄉,但要留在本地發展,要麼轉行,要麼轉型升級。短時間轉行難度相當大,轉型也不是件輕鬆的事。要想轉型,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作坊式’的經營模式走向規模化經營、集約式管理的道路。“以前大家各自為政,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悶頭做生意,規模不大,自然也不願意投錢到環保上去。”章春鳴說,“我也有過做大做強的念頭,但在我們這裡有句俗語,叫‘寧肯一個人養條狗,不想三個人養頭牛’,你就知道,單靠企業自覺聚散為整的難度有多大了。”

同樣的問題,震澤鎮黨委政府也在思考。在鐵腕整治的同時,有望做到百億級水平的彩鋼板產業,與其讓其退出歷史舞臺,不如順勢而為,倒逼行業轉型升級。如果說,在生存的危機下,已經讓不少企業主有了一起“養頭牛”的意願,那麼接下來就應該由政府伸出“援手”,幫助行業解決轉型升級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這期間,震澤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和我們溝通,瞭解大家的想法,還組織代表去外省參觀學習。在政府的幫助支持下,我和其他的‘合夥人’搬進了‘新家’,並在最快時間內完成了環評審批和技改立項。感謝黨委政府給了我們轉型發展的信心。”章春鳴說。

一條時間線,印證了章春鳴的說法:去年10月,政企雙方達成轉型發展共識,48位老闆先後“入夥”; 去年11月,這48家“散亂汙”企業順利拆除;去年12月,新成立的“吳江賽馬鋼架彩板製造有限公司”通過技改立項;今年1月,公司租下了新廠房;今年2月,企業拿到環評手續……

從經營作坊到打造企業

“新事業”路上風景大不同

“工人正在安裝的叫塑粉噴塗線,這裡面有防爆裝置、隔火設施,粉塵回收和除味功能更是不在話下。”在賽馬的生產車間裡,集裝箱總工顧為峰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在已經建成運行的三條生產線上,投入了600多萬元用於廢氣處理,整個生產過程完全符合環評標準和排汙指標。

去年,顧為峰和章春鳴一樣,也是大船港村的一位小企業主。賽馬公司成立後,他由老闆變為股東,工作的重心也放在了生產技術上。“以前自己是老闆,人、財、事都要管,現在我只需要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技術崗位,和以前比,更有職業成就感。”顧為峰說。

和顧為峰一樣有成就感的,還有史劍榮。同樣作為48位“合夥人”之一,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傳統板材業務的生產管理上。不過,由於企業傳統產品的佔比正逐步縮小,裝配式箱房等智能化、模塊化產品的佔比逐步擴大,史劍榮的壓力也不小。“以前自己當老闆,七八個員工,小日子過得也算滋潤。但說句心裡話,自己做夢都想有一家像現在這樣的公司,哪怕收入少一點也值!”在充滿現代風和設計感的辦公室裡,史劍榮感慨著自己的變化,“以前忙完生意,要麼睡覺要麼看電視,現在有學不完的新知識。企業凝聚力強,自己的精氣神兒也不一樣了。”

因為在行業裡極具號召力,章春鳴被推舉為賽馬的董事長。他告訴記者,公司的48位“合夥人”,有的是以入股的方式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有的則化身‘超級業務員’外出跑訂單,生產則是由賽馬來負責。“以前我們這48家小企業,佔用了大約250多畝的土地。現在經過資源整合,新廠區佔地只有41畝,完全能滿足以前的生產需求。”在章春鳴看來,涅槃而生的賽馬,還有效整合了48家企業原有的技術和產品優勢,讓賽馬有能力向產業鏈的高端延伸。

“第一季度我們完成了20億的銷售額,相信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有能力向百億級產業進軍,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章春鳴笑著說。

融媒記者 付棟棟 史亞玲 孫瑋 | 責編 金剛 | 編輯 顧瑩 倪晨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