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大運河承載的歷史和未來

  為了以更加生動鮮活、群眾喜愛的方式普及大運河知識、傳承大運河文化、弘揚大運河精神,北京市社科聯、北京市社科規劃辦組織製作了“‘社科小普’帶你看大運河文化帶”系列科普動漫短片共三部36集,並於2019年12月27日正式上線發佈。此外,北京市社科聯、北京市社科規劃辦力邀社科專家撰稿,從多個角度普及大運河文化知識,傳承運河文化。

  這次,我們請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北京古都學會副會長吳文濤教授以《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大運河承載的歷史和未來》為題,就大運河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

“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大運河承載的歷史和未來

  從空中俯瞰祖國大地,有一條巨龍,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綿延橫亙在中國的北方,那是雄偉的長城;還有一條藍絲帶,從北京到杭州縱貫南北,蜿蜒穿行於中國的東部,這就是悠悠大運河。這一橫一豎、一硬一軟的兩大文化帶支撐起中華民族奮進、抗爭、融合、發展的歷史大軸,展現了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這大運河。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運河不過是一條河流,而對於沿岸的城市和居民來說,它更是一個時代的記錄和綿厚的鄉愁。大運河的柔波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將這條曾為“國之血脈”的繁華熱鬧,帶入新時代的風景。

“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大運河承載的歷史和未來

  早在隋唐以前,中國各地就已經有了區域性的人工運河,如春秋時溝通江淮的邗溝、秦朝時連接湘漓二江的靈渠、三國時曹操在華北平原修的泉州渠、平虜渠等。隋朝統一後,為保證首都洛陽的物資供應和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聯繫,開通了南北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後又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寧波)。呈“人”字形仰臥於東部平原,又像張開的兩隻臂膀左牽幽燕、右攬東吳,連接了當時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成為南北交通物流的大動脈。

  自元朝後,中國大一統王朝都定都北京,而北京的位置偏居東北,其周邊的經濟供給又不足以支撐都城的消費。於是,元朝將隋唐大運河裁彎取直,並開鑿了元大都和通州之間的通惠河,建立了一條直接聯繫江南富區和華北糧倉的物資供應鏈,這就是京杭大運河。

  建成後,漕船首尾相連,川流不息,直抵皇城根下的積水潭碼頭,帶來了物質的繁榮和市場的興盛,保障了都城的經濟穩定。一直到明、清兩朝,大運河都是京城的生命線,不僅是糧食、物產,城市建設所需的大量建材如紫禁城名貴的木材石料、金磚青瓦等也大都由運河從南方運來,所以老百姓有“飄來的北京城”之說。外國人則更是讚歎運河的“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清代朝鮮使臣樸趾源),可見當時大運河漕運的重要和壯觀。

“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大運河承載的歷史和未來

  更重要的是,大運河還是一條保障中央政令通達,方便控御全國的政治通道。通過大運河,官吏、公文往來便利,軍隊、糧草運輸方便,可以及時掌控江南社會動態,有利於維護多民族國家的政治統一。北京作為都城在地理位置與經濟環境方面的欠缺,通過陸路與運河構成的水陸交通網得到了有效彌補。北京城因此“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確立了首都地位,成為真正的全國政治中心。

  大運河不僅是加強國家政治統一、經濟聯繫的紐帶,更是在五大水系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溝通的橋樑。通過它,有了廣泛的人員往來、書籍流通、生產技術的推廣、藝術和思想的傳播、生活習尚的交流融匯等,使得都城的文化傳播到各地,也使北京吸收各地文化精華,兼容幷蓄集大成,成為引領潮流、輻射四方的全國文化中心。運河沿岸也形成了凝聚南北精粹、底蘊深厚、風格鮮明的流域文化,成為一條綿延1700公里的“大運河文化帶”。

  千百年來,大運河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源的綜合體,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聯繫京城與地方的大動脈,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厚重歷史和古都北京的發展記憶。如今,大運河雖然不再是經濟大動脈,但仍有超過三億的中國人生活在運河兩岸,這條世界上里程最長、年代最古老、工程最宏大的人工運河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隨著大文化帶建設的展開,未來大運河將以文化長廊的獨特魅力和靚麗風景縱貫南北,成為實現大國復興的一條文化大動脈!

  大運河系列科普動漫片已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同時線上線下矩陣式傳播,普及運河知識,傳播運河文化。

  (圖片來自大運河系列動漫系列短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