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死士”、“罵手”和“墨攻”、“墨守”

劉德華曾主演過影片《墨攻》,不論其它,對這個片名我一直不以為然。

墨家歷來主張的是“非攻”,他們沒有一支能夠展開正面攻擊的正規部隊,只有一批散佈在草野民間的“死士”,攬的主要是劫持、綁架、暗殺這樣的活,類似於現在的基地恐怖組織。

淺談“死士”、“罵手”和“墨攻”、“墨守”

《墨攻》說的也只是墨家死士協助一個小國樑國守城阻擋趙國十萬大軍的故事,如此看來叫《墨守》應該更為貼切。

01 “墨守成規”的“死士”

墨家的死士多是來自草野民間的武林高手,他們有著相當嚴密的組織和相當嚴明的紀律規定,如果有人違反了紀律規定,根本不用領袖發號施令,違反規定的死士會很自覺的切腹自殺,這就是“墨守成規”這個成語的由來。

墨家死士是一群正義之師,他們主張非攻,反對戰爭,他們暗殺的對象多半是主張侵略的戰爭販子和將領。在主張非攻的同時,他們更主張兼愛,主張平民路線,反對“富侮貧,貴傲賤”,因此劫富濟貧也是他們的主要工作。

他們還身體力行的節衣縮食,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直至今天我們都不能否認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然而,同樣不可忽視的是他們“烏托邦”式的理想抱負至今沒有實現。反倒是更務實頗得統治階級賞識,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法家在那個時代取得了全面勝利。

02 市場衝擊下“罵手”的困境

說完“死士”再說“罵手”,這裡所指的“罵手”是指那些在論壇裡喜歡張口開罵的寫手,尤其特指各文化領域論壇的“罵手”。當然,這裡所指的開罵不是鍵盤手,張口閉口髒話連天,沒有一點素質和主張的開罵。

而是指那種有思想有見解的指責和批評,也包括一部分喜歡發牢騷的“跟手”。

其實,在秦腔文化圈子裡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到“死士”的影子,只是極少極少。在國有劇團這樣的正規軍裡是找不到的,只有在草野民間才能零星的發現。

淺談“死士”、“罵手”和“墨攻”、“墨守”

他們的特徵是甘於清貧,堅持傳統,崇尚原汁原味的秦腔,他們不圖名不圖利,主張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還秦腔於民間,反對花裡胡哨在他們看來改的非驢非馬的秦腔。

這其中就包括連自己的兒子上戲校都供不起的董厚生,名動一時現已漸行漸遠的商芳會,散佈在各地仍在民間活躍的民間藝人,甚至包括秦腔論壇隊伍逐漸龐大的“罵手”群。

不可否認,他們的主張是正義的甚至高貴的,他們是一群可愛的人。

然而,並不能因為可愛就無限制的縱容,尤其對秦腔論壇的“罵手”的觀點,我極其不以為然。

罵手多厚古薄今,老先人的東西就是經典就是聖旨千萬改不得,一個字一個詞一個音符都不能動。你只要稍改一下,那就是不學無術,就是邏輯混亂,就是某某派的胡編亂造。

前輩名家尤其是解放前的名家的唱段拿出來個個都是經典,哪怕唱片劃傷音質沙沙鑼鼓轟轟,把人聽的昏昏欲睡也是經典。他們完美無暇完全找不到任何缺點。

他們認為現在的任務主要是挖掘繼承,恢復原樣,沒必要改來改去,沒必要創新,應該保持原汁原味,因為老先人們環肥燕瘦自身完美,添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只可惜“罵手”們的理聽上去很正,卻不合時宜。

現在的新文藝形式的衝擊,市場競爭對秦腔觀眾流失造成的當代秦腔困境成了解不開的死局。

03 科舉改革“墨守”的弊病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得天下後十分重視培養人才,重視科舉。洪武三年(1370年)詔曰:

自今年八月始,特設科舉,務取經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實相稱者。朕將親策於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

由於明初缺乏官員,“舉人俱免會試,赴京聽選。”國子監待遇十分優厚,“令入禁中文華堂肆業,太子贊善大夫宋濂等為之師。帝聽政之暇,輒幸堂中,評其文字優劣,日給光祿酒饌。每食,皇太子、親王迭為之主,賜白金、弓矢、鞍馬及冬夏衣,寵遇之甚厚。”作為科舉第一級的秀才,明初也給廩膳。

淺談“死士”、“罵手”和“墨攻”、“墨守”

然而,考過三年之後,朱元璋發現,所取多後生少年,能以所學措諸行事者寡,而大失所望。洪武六年(1374年)詔停科舉:

朕設科舉,以求天下之賢オ,務得經明行修,文質相稱之士,以資任用。今有司所取,多後生少年,觀其文辭,若可與有為,及試用之,能以所學措諸行事者寡。朕以實心求賢,而天下以虛文應朕,非朕求實求賢之意也。今各處科舉,宜暫停罷。

明初,三年科舉的事實證明,王安石改科舉以來,以經義式考儒家經典,不能選拔出朱元璋所希望的“能以所學措諸行事者”。

但是,十分遺憾的是,朱元璋沒有致力於科舉的改革,而是罷科舉,求助於察舉,察舉是早已被歷史證明為弊端多於科舉的方法。

於是,在停科舉10年後,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已再恢復科舉。禮部經過認真研究,沒有重複宋代經義詩賦的離合反覆,以及洪武三年(1370年)的作法,而是決定考八股。

淺談“死士”、“罵手”和“墨攻”、“墨守”

歷史就是如此。他們沒有走回頭路,也未能開闢新路,而是沿著王安石走過的老路,在洪武三年的基礎上繼續走下去。明代這一走,就是二百多年;清沿明制,又走了近三百年,共計五百多年。

其間,八股文的弊病曾多次受到批判,但都未形成或出現根本或重大的改革,最終由八股文的弊病而導致科舉失敗。表面看,科舉敗於八股,而實質上,八股、科舉都敗於不能考察實用的能力。

04 時代洪流下需“墨攻”

再比如82版的《射鵰英雄傳》,那絕對是60,70,80後那一代人眼中的電視武俠經典,在他們眼裡堪稱完美。但是,如果讓現今的年輕人再看這部堪稱完美的82版《射鵰英雄傳》,估計沒幾個人看。

淺談“死士”、“罵手”和“墨攻”、“墨守”

這區別在於在互聯網還沒有那麼普及的年代,觀眾在什麼時間段能看到什麼節目都是由電視臺決定。觀眾如果不喜歡,只能選擇換臺或關機不看。

而隨著視頻平臺的興起,用戶在這方面的選擇權越來越多,甚至可以自行決定用什麼樣的速度播放內容。目前,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幾大視頻平臺都為用戶提供了各種節目內容。

在現代年輕人眼裡,82版的《射鵰英雄傳》太土了,無論在特技、畫面、色彩、化妝、動感、藝術效果等各方面同現在美輪美奐的高科技特效拍出的武俠片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

不論你說這部劇的黃蓉演的多麼高妙,郭靖的演技如何超凡,他們只會當耳旁風。如果你硬逼著他們看下去,不到十分鐘他們就會呼呼大睡。

如果再讓今天的年輕人看距今20年前年輕人喜歡看的高科技動作武打片,他們就會說20年前的年輕人幼稚,看武俠只看《武林外史》,其他都是騙人的把戲。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僅僅一個武俠劇從82年至今短短37年,就有了三次審美趣味的重大變化。以不變應萬變的“墨守”怎麼能抓住當代觀眾尤其是當代年輕觀眾的心呢?

如此,誰能否認年輕人才是各個領域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